从温家宝总理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到地方领导开博客听取民意;从广东省领导邀网民“灌水”“拍砖”,到“网络问政”被写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网络问政”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一方面是领导干部、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了解民生、听取民意,另一方面是群众更直接地向领导干部、有关部门表达自己的诉求,‘网络问政’适应了双方的需求,其逐渐兴起在情理之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说。
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网络问政”,无疑是一种集纳民智、政府与群众双向互动的有效方式。
“网络拓宽了民意传达渠道,便于群众监督政府,也有利于政府了解民生、民意,改进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说,网络民意表达是社会公众意见的重要表达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说,直面网民就是直面群众,‘网络问政’就是问政于民。”
颇具人气的江西文明网上,有个“民生博客”专栏,有60多位区县领导干部的实名博客在此“安家”。去年12月17日以来,江西省崇义县县长陆续在博客中就网友所提问题贴了9条细致的“反馈”,一位网友在回复中说:“县长真的看了我的留言,还回复了。谢谢。”
但记者在浏览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博客时也发现,“网络问政”的渠道并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有的留下一封类似开场白的信后便销声匿迹,有的地方政府网站设有“市长信箱”“县长信箱”等,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常得不到回应。
“因为各级政府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一样,确实有一些‘网络问政’流于形式。”全国政协委员刘凤之认为,这种状况应引起重视。
网络问政未来如何发展?一些省份的做法和经验给人以启示。
自去年7月广东省信访局设立网上信访办理处以来,网上信访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新通道。去年9月在15个厅局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后,广东初步形成了与网民经常性、制度化的网上沟通机制,有效推动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日前,广东又有7个厅局加入其中。最近广东举办第三届网友集中反映问题暨网上信访事项交办会,政府部门承诺网上接到的20个问题将在3个月内办结。
在安徽亳州,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市政府网上在线访谈活动的通知》,要求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在线访谈,每月举行一两期。安徽铜陵则对“网络问政”进行了制度化规范,要求及时搜集整理网络舆情,建立网友留言办理及回复督办等制度。
“使‘网络问政’制度化、常态化,真正形成长效机制,是‘网络问政’的发展方向。”刘凤之委员说。
姚玉舟代表认为,“网络问政”不仅要问出实效,还要根据群众需求的变化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进行制度创新和形式创新,真正实现群众“问事于政府”和政府“问政于人民”的良性互动。(记者何宗渝、程士华、郭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