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友windleaf问: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既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我省该如何统筹海洋域、海岸带、内陆腹地开发建设,统筹资源要素配置和生态环境整治?如何把实施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全省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全面提升蓝色经济的综合效益和水平。 姜大明: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促进山东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意义深远。省委、省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了专题论证,出台了指导意见,正抓紧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你提的这些问题,我们正在深入研究。我们将牢牢把握海陆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海域、海岸带、内陆腹地开发建设。坚持海陆产业统筹规划,鼓励大进大出型产业向沿海转移,引导海洋产业链向内陆延伸;坚持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形成海洋开发主战场;坚持基础设施统筹建设,优化港口资源和机场布局,打通海陆交通大动脉;坚持生态环境统筹整治,推进海陆统筹、一体化治理。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内陆腹地的大开发、大开放,创造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海陆协调、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关于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全省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结合问题,我们将通过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一步引导海洋和涉海产业链由东向西、由海向陆延伸,带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立海洋环境保护机制,实施重点海洋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搞好陆域排海污染物治理,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
二、网友疯狂宝宝:近几年来,我省经济不论是在总量上还是人均生产率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物价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企业员工收入增长依然较为缓慢,这说明我省一些职工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带来的实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我省企业员工工资水平,我省今年是否有相应的规划? 姜大明:先告诉你一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城镇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1%,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由全国第15位上升到第13位。但是,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偏低、增长缓慢和分配差距扩大仍是企业工资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这个问题,省委、省政府一直在高度关注,认真解决,努力改进和加强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初步建立了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下一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入手,努力增加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并逐步缩小企业职工收入分配差距。一是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指导督促企业依据省政府发布的年度工资指导线等政策,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的方式,制订并落实工资增长计划。二是适时合理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三是将促进职工工资增长纳入政府责任目标,研究制定职工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考核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列入各级政府及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四是加大《劳动合同法》、《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
三、网友小耗子88:我省2009年初下发了专门文件,推进金融创新,以优化创业融资环境。但从我省总体情况看,创业环境仍需要在多方面加以改善。在2010年,我省在推进再就业,改善创业环境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姜大明:我在今年山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进一步完善财税、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和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城乡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机制,广辟就业渠道,组织好农民外出就业、就地创业。”打算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就业创业。一是坚持抓政策落实扶持创业,进一步加大创业补贴落实力度和小额担保贷款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解决劳动者在创业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二是坚持抓重点群体帮扶创业,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返乡农民工为重点,分类制定详细的服务计划,着力解决重点群体的创业难题。三是坚持抓服务平台保障创业,重点针对高校毕业生等创业群体,分类建立政策发布、项目展示、创业孵化和咨询服务四大平台,实现创业信息资源共享。四是坚持抓典型鼓励创业,通过树立一批创业典型,推广一批创业经验,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四、网友飞虫:在新一年里,如何消除山东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在障碍问题,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省里是否有相应的措施? 姜大明: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民生的头等大事。抓好这件事情,首先必须找准制约农民增收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帮助和指导农民拓宽多渠道增收的路子。我多次在省里的工作会议上讲,要把农民收入一块一块列出来,详细剖析农民收入构成,农产品的收入是多少,出去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是多少,转移性收入是多少,财产性收入还有多少,然后一块块地去抓增收。总之要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农村非农经营收入空间。三是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四是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民转移性支付力度,特别是严格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今年,我省也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二是落实好促进农村消费的各项政策,增加家电下乡的品种,扩大补贴范围,延长家电汽车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时限。三是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工程,抓好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搞好“农超对接”,方便农民群众消费。四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广告等违法犯罪行为,努力为农民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五、网友纳兰性急:姜省长,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是日益迫切的社会问题。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把进大城市、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作为首选,而最需要人才的偏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却很少有人愿意去。这一方面固然是大学生观念问题,但另一方面,政府是否可以对在艰苦行业和偏远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另外,城乡壁垒、垄断行业壁垒依然存在。缓解就业压力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取消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壁垒,实现户籍流动,缓解大量大学生扎堆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省里对此有否有相应的考虑? 姜大明:我是想把这个事做好的。记得当我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下乡到黑龙江,在中苏边境,那时候的气温是零下40多度,天气条件很恶劣,不过我去了以后却感觉很自豪。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山东建设兵团月工资是二十八块钱,在黑龙江的其他地方是三十二块钱,我在黑河,却是四十一块八毛六,为什么呢,在那里工作有高寒补助,有边疆补助。我觉得政策应该是鼓励大学生到边远的地方去。我个人十分赞同对到偏远山区和艰苦行业工作的大学生毕业生以政策倾斜。 具体来讲呢,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省里出台了一系列综合性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全省46.5万2009应届毕业生有39万人落实了去向,全面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2010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有48万人,供求缺口依然巨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将把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改善就业环境,使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确保全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实施岗位拓展、创业引领、特困帮扶、就业见习、就业服务五个计划,千方百计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二是进一步清理制度性障碍,打破垄断行业壁垒,打破城乡壁垒,加强执法监督检查,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三是继续改善参加基层项目和到艰苦偏远地方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生活待遇。 对于这个网友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想也是各级政府都非常关心的。现在山东在校大学生每年有150多万,每年毕业的有50多万人,户籍壁垒的问题,我想也就是牵扯到济南等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的标准应该是比较低的。所以,我希望大学生毕业以后,不要都去挤那几个大城市。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讲,不到艰苦的环境去锻炼,就成长不起来。所以就业要看准,要经受磨练才会成才。 最后,感谢网友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们继续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出主意,多想办法。
六、网友夜之守护:我省2009年确定的20个省直管县,除荣成市外,其余皆为各市的困难县(市),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财政收入增长较慢,财政供养人员较多是这些直管县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县相比,目前财政支出规模仍然较小,保障能力依然较弱,仍然需要省政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今年,省里在增加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减少配套资金方面是否有相应的政策思路? 姜大明:多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财政困难县的财政保障问题,2009年我们实施了财政收入质量改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县级财力差异均衡、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和县乡义务教育债务化解等“五个机制”政策,引导财政困难县科学发展,提高基层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能力。同时,安排专款补助,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保等民生方面投入,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各级财力和事权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的帮扶力度。一方面,结合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进一步梳理县级基本支出保障政策,细化基本保障标准,继续对自身财力达不到基本保障线的县(市、区)给予补助,保障基层正常运转和县乡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另一方面,对新出台的民生政策方面,省级将适当提高对财政困难县的补助标准。
七、网友酷影:最关心黄三角问题了。 我省对黄三角发展有什么规划或者政策? 姜大明:去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省首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区域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对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高度重视,成立了组织机构,加强了《规划》的组织实施。今年我打算拿出三分之一的精力用在抓黄三角建设起步开局上。我们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临港产业区要尽快抓出新眉目。把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个临港产业区紧紧抓在手上,采取大动作,实现大突破,取得大成效。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快取得新突破。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工作思路,按照区域一体化发展理念,重点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快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和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三是县域经济发展要尽快跃上新水平。县域经济是黄三角整体发展的基石,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黄三角的大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就失去了支撑。我们必须一个县、一个县地进行梳理分析,一方面要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融入开放型经济循环之中;另一方面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四是民生改善要尽快迈上新台阶。加快使公共服务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普及,确保黄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尽快取得新进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突出功能定位的区域规划,为我省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担负着闯路子、创模式的重任。在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建设中,怎样创新体制机制,怎样转变发展方式,怎样调整提升产业结构,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应该注意的是,在项目引进上,必须紧紧从源头把住关口,不能剜到篮子里就是菜,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坚决不能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