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2日北京电 截至2日晚22点,记者了解到,赴京参会的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已全部报到完毕,他们除了带去7份委员联名提案,还带去了共173份个人提案,这些个人提案不仅与联名提案同样精彩,还呈现出新特点。
在关注灾后重建方面,委员们已不仅仅关注如何向国家争取政策,而更加关注如何有效总结我省灾后重建经验,推动相关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地震灾区重建政策的实施,为今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吴正德委员在其提案中提出,农村住房重建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大事,我省地震灾区抓住政策机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统规统建等集约化使用方式,节余出不少建设用地,通过几种模式进行土地流转或土地指标出让,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转化成为资金,成功化解了灾后农房重建资金缺口的难题,这可以为今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启示。
记者注意到与过去委员们多聚焦经济话题相比,今年委员的话题更加广泛。不少驻川全国政协委员非常关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话题,提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建议》、《建立健全舆情管理机制的建议》、《关于尽快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建议》等多份提案。
此外,委员们也更加关注时事热点。很多网络上的话题成为委员的提案线索,如罗霞委员等针对低碳经济,提出《关于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的建议》;施杰委员结合孙伟铭案的思考,提出《关于增加危险驾驶类新罪名的建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