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会长、新恒基集团董事局主席高敬德第三次出席十一届全国政协的全体会议。如果将这三年他在全国“两会”提交的提案列个题目表,很容易就找到一个关键词:深港合作。
2008年,高敬德与时任深圳市政协主席的李德成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深港共建“两制双城”世界级大都会的提案,希望中央能支持这个战略,将这个问题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2009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高敬德关于深港合作的提案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探讨和论证构建以深港为中心、广佛为副中心、澳珠为次副中心的珠三角超级国际大都会。
2010年,高敬德与另一位香港全国政协委员施祥鹏联名,准备提交的两份提案仍然与深港合作有关。一份是建议中央赋予深圳前海特殊政策,推进港深对接融合,另一份是建议港深先行先试,实行电话联通。
之所以如此关注深港合作,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生命力和时代感的话题,也不仅仅是因为高敬德有企业在深圳,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内心有一种别样的感受。“我觉得香港和深圳,分不开,也分不清了。”高敬德3年前在与深圳的全国政协委员聚会座谈时曾这样感叹说,香港和深圳两座城市如果能联手上演一出经济一体合作发展的大戏,那将是一场世界大戏,一场前无古人的大戏,将拉动全国的发展。
今年关于前海开发的提案,可以说是高敬德综合前两年提案的一个提升。他认为,港深及粤港澳之间的合作正面临战略性突破的关键时刻,港深合作开发前海恰好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前海开发可以使得港深两地政府在小区域范围内进行制度试验性的突破,开创港深及粤港澳融合的新局面,实质性地推进构建以港深为中心的珠三角国际大都市圈,以配合国家发展的大战略。
为此,他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前海开发模式的基本定位应该是:引入香港的高端服务产业和管理制度,以凸显机制上的“又特又新”;二是港深合作开发前海须处理好利益协调的问题;三是建立代表政府进行开发和管理的半官方机构“港深前海管理局”,统筹负责前海开发区的发展和日常的管理;四是前海开发须在CEPA之上有政策突破,授权深圳立法机构享有部分金融管理立法权限;五是将港深合作建立前海开发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