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开放 考古馆揭开考古神秘面纱

2010-11-18 17:08:00    作者:   来源:济南日报  

山东博物馆馆长鲁文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在新馆众多专题展馆中,山东考古馆是国内博物馆中独有的,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考古知识和考古成果为展示内容的博物馆内的专馆,所以值得大家关注。
   
 
 

    山东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吸引了全省甚至全国文博界的目光,因为这座新馆内集中了山东考古、文物事业的精品11万件,加上独特的展览设计和布展方式,相信一定会让各界人士和广大市民、游客充分领略到山东文物事业的辉煌。山东博物馆馆长鲁文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在新馆众多专题展馆中,山东考古馆是国内博物馆中独有的,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考古知识和考古成果为展示内容的博物馆内的专馆,所以值得大家关注。

    为了让广大观众和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这个全国唯一的博物馆内的考古馆,记者特别请负责考古馆设计布展的负责人之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守功带着记者在考古馆仔细转了一圈。

复原考古发掘现场 感受未知考古知识

  进入新馆高大雄伟的大厅,从东侧的电梯直上3楼,就看到了山东考古馆。王守功说,考古馆分为两个展厅,第一个展厅的内容主要是让观众了解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中包含哪些内容,考古是如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等等这些基础知识。在这个展厅里,专门设计、复原了城子崖遗址展示区、“东方半坡” 北庄遗址展示区、凌阳河墓地展示区等我省考古所取得重大成就的几个考古发掘现场的情景,让观众能直观地了解考古人员是如何实际工作的。而“古代工艺技术展示区”也是很有看头的,通过这个部分,人们可以知道制作工艺技术研究是了解古代科技成就及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手段。考古学者通过考古资料对古代石器、骨器、陶器、木器、铜器、铁器、纺织、酿酒、盐业等许多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使现代人进一步了解不同时代手工业发展及古代社会生活、生产情况。这里展示了石器、陶器、铜器、铁器等四类不同材质的制作工艺和生产技术。

  记者看到,展厅内有专门布置的考古场景,“考古人员”正在分工进行工作,有的在探方发掘、有的在研究文物,而考古现场散落的工具、出土的文物和各种破损的文物碎片,以及其他物品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王守功介绍,在这个展厅里,有两部分内容是很多人一点都不了解的,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确实如此,展出的很多专业考古内容,连专门采写考古新闻的记者也是第一次听说。而这些内容大都集中在“考古与科技展示区”和“体质人类学在考古中的运用展示区”。考古与科技展示区介绍了考古年代学及多学科在考古学领域运用所取得的成果。分别展示了碳14测年方法、体制人类学在考古中的运用、动物考古、植物考古、遥感考古、水下考古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及取得的成果,展示了考古学发展的广阔前景。

在“体质人类学在考古中的运用展示区”中间的一个玻璃柜中,展示着一个人的头骨标本,奇特的是在这个头骨顶部还有一个圆洞。王守功对记者说:“别小看了这个头骨,这可是山东省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呢,也是考古馆中展示的最重要的文物。这个头骨是广饶傅家遗址发现的距今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人进行开颅术的头骨标本。经过多学科专家共同研究,该患者成功实施了开颅手术。据了解,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开颅手术成功实例。1985年、1995年、1996年山东省考古部门三次在广饶县傅家村进行发掘,发现了400余座大汶口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一批陶器和装饰品。2001年3月,考古人员在整理人骨标本时,发现编号为392号墓的墓主颅骨右侧顶骨靠后部有一个圆洞。圆洞周围有明显刮削痕迹和骨组织修复的迹象,研究人员推测,这个直径为31×25毫米的近圆形颅骨缺损,是墓主生前施行开颅手术时留下的,所以这是一件让现代人不可思议的文物。”

  那又是如何确定这个头骨做过开颅手术呢?王守功告诉记者,研究人员从考古学、医学的角度综合研究,确定颅骨上的近圆形缺损确实有明显的人工刮削过的痕迹,排除了这个孔是由于病变或者发育不健全等原因天然形成的。研究人员采用现代医学设备,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检查分析研究,证明此缺损边缘的断面成光滑均匀的圆弧状,应是手术后骨组织修复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螺旋CT三维成像,可以清楚地看到缺口的边缘,颅骨的内板和外板已经很好的融合了,这就充分证明392号墓墓主确实做过开颅手术,而且手术是成功的,手术后病人至少又存活了两年时间。

5000年前的人就能做开颅手术,而这个做过开颅手术的人居然还又活了两年时间,不看到实物,不知道这些科学研究结果,一般人是很难相信的。而这些内容,都能通过现场的多媒体投影了解发现和研究的全过程。

内容与形式颇具创意令人震撼

  进入第二展厅,这里展示的是“考古成果”。“在这个展厅里,主要是通过寿光市双王城遗址古代盐业遗址、高青县陈庄西周城址、沂水县刘家店子春秋贵族墓、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大墓、日照市海曲汉代漆木器和丝织品、汉代考古等考古成果的展示,让观众了解山东地区的考古成果,以及考古成果取得的过程。让大家感受并认识山东地区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文物和齐鲁文化的泱泱风采。”王守功先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

  这个展厅中最让人“心动”的又是什么呢?王守功说,2008、2009年连续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寿光双王城古代盐业考古与高青陈庄西周城址考古成果是比较重要的。双王城遗址是从2008年开始,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寿光市博物馆联合发掘的,揭露了比较完整的商周时期的制盐作坊遗址,发现卤水井、盐灶、储卤坑等遗迹,并发现大量煮、晒盐用陶盔形器,为研究商周及宋元时期制盐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被评为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展厅里的盐灶是根据双王城014遗址的盐灶,大致按1:1的比例进行整体复原的,而背景是一幅巨大的实景油画,和前面的复原的盐灶及其他实物一起,再现了商周时期人们生活以及制盐的情景。“陈庄西周城址考古知道的人就更多了,因为从发掘到把车马坑、马坑拉到济南,很多媒体都进行了详细报道。而人们对这个考古发现特别感兴趣的原因,就是因为车马坑、马坑。现在观众看到的几个车马坑、马坑完美无缺,都还保持着出土时的样子,但很少有人知道,每个车马坑、马坑都有几吨重,最大甚至有10几吨重,当时在如何把这些车马坑、马坑运进博物馆,搬到3楼,而又不能有一点损坏,这些都让考古人员和工作人员绞尽了脑汁。”“这几个车马坑、马坑是新馆中最大、最重的展品,这样的车马坑、马坑原物进入博物馆展览在全国首屈一指,而从发掘出土到进入博物馆公开展出还不到一年时间,而且保存得如此完美,可以不夸张地说是一个奇迹。所以这是整个新馆的一个亮点。”王守功的话语间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其实,在这个展厅里,刘家店子春秋墓葬、淄河店2号战国大墓、海曲墓地出土漆木器、海曲墓地出土丝织品、临淄山王村兵马俑坑、九龙山西汉鲁王墓群等其他展示也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很多展品和复原的场景可以用震撼二字来形容。

在参观中,记者发现很多观众参与的项目,比如可以通过触摸电脑屏幕来“参与”考古发掘、修复文物等工作,像人们可以自己动手将一些碎片拼对出一件完整的“文物”,还可以“走进一片考古现场”,用脚来参与考古项目,还可以使用一些考古工具等。王守功说,考古馆利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设计了很多互动功能或项目,形式很灵活,就是要让观众亲自做一回考古人员,亲身体验一下考古的乐趣和艰辛。

    对于考古馆的定位,王守功说,考古馆不追求华丽和繁缛,而是追求真实再现,就是把那些普通人看不到的,又特别想了解的考古发掘现场,以及文物的保护、研究的情景真实地反映出来,让考古真正能走向大众,使其具有更强的科普性。在布展和新馆试运行期间,不少领导和专家学者都来考古馆参观过,都对这个馆的内容表示出很大的兴趣,都认为有创意,因为其中展示的不是死的文物,而是“活”的工作和研究场景,这一定会让很多观众有意外收获。

高娜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