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8 11:2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东营讯(记者 冯炜程 韦辉)日前,东营市市长助理、蓝办主任温龙亭就东营发展蓝色经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温龙亭表示,东营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机遇,做大做强海洋产业。
记者: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城市,在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优势是什么?
温龙亭:东营既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唯一一个在“蓝”、“黄”经济区中完全重合的市。
经过26年的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76.6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299.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0.87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列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5位。
东营加快发展蓝色经济具有许多优势和条件:一是区位优势明显。东营市位于京津翼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与天津滨海新区2.5小时的里程,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可连接广阔中西部腹地,向南可通达长江三角洲北翼,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临近,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有力条件。
二是自然资源丰富。同时具备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和海洋四大资源优势。东营拥有未利用地452万亩,同时黄河平均每年新淤土地1.5万亩左右,是中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境内,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亿立方米,原油产量稳定在2700万吨左右。同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渤海湾地区年产2000万吨原油,也将在东营港储备中转。
三是公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完备。四是产业基础较好。东营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多年来在稳步发展石油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石油替代产业,地方经济实力快速壮大,油地结构由2005年的各占一半调整为2009年的28:72。工业整体实力快速增强,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58亿元,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94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居山东省前列。
五是科技支撑能力较强。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汇集了一大批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人才。
记者:蓝色经济大都是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强大的人才储备,请您详细介绍下东营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东营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的情况。
温龙亭:东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新能源及装备、新材料等五大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其中,石油装备产业总产值占中国同行业的三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化工、造纸、纺织、轮胎等传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040万吨,是中国地方炼油能力最大的市;离子膜烧碱产能达到100万吨,居山东省第一位,另有在建产能85万吨;造纸能力达到210万吨,新闻纸产能居全国第一位;纺纱能力达到260万锭;轮胎产能达到6900万条,居山东省第二位,其中子午胎产能4100万条;阴极铜产能达到20万吨,居山东省第一位。企业规模和实力逐步壮大,2009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468家,其中过百亿元的达到6家。
在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东营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2万,其中中级职称以上近4万人,所占比重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已与2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全市已建成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国家创业中心、1家省级高新区和1家省级创业中心,正在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生态谷”等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根据国家新的认定管理办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6家,占黄河三角洲地区的52%。“十一五”以来,全市实施市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688项。东营连续八年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东营市列全国地级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第29位。
记者: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请您谈今年以来是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温龙亭:去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东营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部署,把东营列为七个前沿城市之一,这又给东营提供了重大机遇。黄蓝交汇、两区相融,东营在全省战略布局中日显重要,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今年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认真落实蓝色经济区建设决策部署,为加强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组织领导,3月中旬,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东营市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委员会,设立了高规格的市蓝色经济建设办公室,与市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两个机构、一块牌子,合署办公,内设4个处室,事业编制25人。
加快规划编制,完善全市蓝色经济区规划体系。依据《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详细的规划编制方案,截至目前,已编制完成《东营市蓝色经济区规划发展纲要》,其他相关专项规划正在抓紧推进。
抢抓发展机遇,奋力实现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新突破。2010年是实施国家战略的第一年,东营市正在按照“面向2020年、重点抓好前三年、全力突破2010年”的工作思路,重点突破“四区一城”主体产业区、重大基础设施、生态、发展平台、县区产业园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高效生态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区、全国宜居宜业城市。
记者:请您谈一下东营市蓝色经济下一步的工作。
积极开展蓝色经济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东营蓝色经济优势,编制东营蓝色经济试点总体方案;强化海陆统筹,做大做强临海和海洋产业,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强化由陆及海、由海及陆、海陆统筹,着力构建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在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同时,全力打造蓝色经济区,做大做强临海和海洋产业。具体工作包括一、现代海洋渔业,重点发展特色养殖、渔业增养殖、水产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休闲渔业,努力建成现代渔业基地。特色养殖,突出发展海参、对虾、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鳖等名优特品种。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区和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二、海洋新能源,突出抓好风电电源基地、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地热能、东营发电厂、电网工程建设。三、海洋生物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保健)食品、海洋生化制品等领域深度开发和成果转化。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五、海洋化工、盐化工及精细化工。六、海水综合利用,积极推广使用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建设一批海水淡化项目,逐步提高海水淡化水供应能力。 七、文化旅游,加快推进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水城河海风情旅游区、孙子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建成国家级旅游区,打造知名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八、现代物流,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和重要货物集散地,重点规划建设临港、中心城、空港、广饶四大物流园区,加快推进东营西郊物流中心、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中心建设,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九、基础设施建设。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确保到2015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超过310天。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大力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土地、水、矿产、能源高效利用。继续抓好10大工程和“海水一水多用”等25个循环经济项目,力争到2012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