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莱州湾西岸的永丰河边,眼望成方连片的海参养殖池,高加夫心中充盈的喜悦不亚于那些在池畔劳作、即将迎来收获的渔民。
“基本不需投放饵料,养海参的收益是传统养殖的10倍以上。”这位东营市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转头告诉身边的经济导报记者,这些深藏于宁静水面下的“宝贝疙瘩”明年就能收获,亩产能达100公斤,每公斤鲜参可以卖到140多元。
从过去根本没有自然分布的海参,到盛产可与辽参媲美的黄河口参,海洋科技的进步使此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海珍品养殖基地。
在高加夫眼中,他管理的这个渔业示范区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态与高效。而这也是东营融入蓝色经济大战略的关键词。
生态与高效的叠加
生态与高效的叠加,使东营经济版图中的那一抹蓝色更为纯净而绚丽。
“你看旁边引水的泵站。”高加夫用手指向远方,这里从南到北建设了3个大型水库,海水引进之后,不直接进入养殖池塘,而是在水库中沉淀、净化,水质检验合格,方可引入池塘养殖海参。
之所以称之为生态渔业区,部分缘于其养殖用水的零污染排放。养殖海参的尾水,还要用来养殖虾、蟹及贝类,之后再进入盐场提取溴素,制作食盐。他们在生态养殖的同时,还开发风电、地热等新型能源,力求多种资源的保护性综合利用。实际上,单纯按生物的自然分布,黄河三角洲本不出产海参,但是海洋科技的突破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这种基于生态保护基础上的现代渔业,效益之高令导报记者颇感惊讶。
高加夫告诉导报记者,大自然厚待东营,黄河从此地入海,使得周边渤海湾中海水有机物含量是东部沿海地区的4倍,有丰富的饵料资源(尤其是适于海参生长的底栖硅藻),海参基本不需投放饵料,只吃海水中的藻类和有机质就能“膘肥体壮”。
由于不需喂养,成本远低于常规养殖,而海参的价格又远高于虾、蟹等常规品种,因此养殖效益颇佳。高加夫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近几年养殖经验分析,目前海参平均亩产100公斤,每亩产值1.4万元,扣除种苗、水电、捕捞等成本5100元,亩收入高达8900元左右。
如此好的养殖收益,吸引着社会资本的投入。高加夫介绍,明年初这里将建起总共10万亩的海参养殖池塘。此外,东营市在小岛河以西又规划了10万亩的养殖池塘,届时仅海参养殖面积就达20万亩,能为东营创造18亿元的年均收益。
“蓝色文章”破题
11月14日,星期六。尽管是个休息日,但位于东营市东城经济开发区内的山东中凯风电设备制造公司仍是一派繁忙。
“今年已做了4亿元销售额。”中凯公司总经理杨永辉虽然略显疲惫,但神情中透着欣喜。“由于订单充足,我们现在基本没有休息日。”
杨永辉介绍,中凯公司是风电塔筒国内最大的生产商,而且正涉足海上风电安装市场,此项业务市场前景极佳,中凯已将目标瞄准为我国第一大海上风电施工企业。“大唐、中电投以及各个省级电力公司都是我们的客户。”
中凯的绝活是海上风电施工中的海底打桩以及风力发电机的海上整体吊装。这一施工工艺相对于传统工艺有较大突破,科技含量相当高,这为中凯赢得了丰厚利润。
这家公司仅是东营发力产业结构调整,走向新兴产业高端的一个缩影。
东营市委常委、副市长曹连杰向导报记者表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凸显东营特色。深思熟虑之后他们认为,必须以高效生态的鲜明特色区别于其他经济区。
导报记者在查阅当地高效生态经济区暨蓝色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设想时发现,立足于东营传统优势的石油及精细化工、石油装备制造、以及新能源和高端产业,是东营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
将东营港与广利港之间1200多平方公里的临海区域作为集中突破区,集中规划布局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建设黄河水城。这里将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效生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和能源供给基地,还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承载区。
“这4个区涵盖了一产、二产和三产,将主要围绕着海,做蓝色文章。”曹连杰说。
大交通支撑
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曹连杰表示,自己一直在思索,东营总共有413公里的海岸线,涉海经济多,要将整个东营纳入与海相关联的产业中,要先从何处着手?
“一个城市的发展,没有大交通的支撑是不现实的。”他深有感触。
只有打破交通瓶颈,才能带动人流与物流的汇聚。于是,他们重点推进“三路”(荣乌高速、黄大铁路、德大铁路)、“两港”(东营港、广利港)、“一场”(东营机场)建设,目标是形成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交通枢纽。
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东营港与中海油合作建立两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在东营港区,向海延伸7公里水深可以达到-15米,这在淤泥质海岸颇为难得。随着之后的发展,东营港将因巨大的地理优势,带动周边内陆腹地。
而东营机场扩建和航线开辟,又使制约人流涌入的瓶颈得以打破。东营市投资9.3亿元扩建机场,扩建完成后,将有直飞韩国、日本的航班。
“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将使东营的蓝色经济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