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汶川重建>最新报道

地震废墟上铸就人间奇迹

一年多来,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汶川、北川、青川、什邡、都江堰……这些曾经让亿万国人血脉同搏的地方,在19个省市全力以赴的对口支援下重现生机,在地震废墟上创造了新的人间奇迹。
    今天,我们再赴灾区,见证复生。

  灾难的痕迹已经变得有些模糊,顽强的野草渐渐覆盖大自然的伤口。

  一年多来,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汶川、北川、青川、什邡、都江堰……这些曾经让亿万国人血脉同搏的地方,在19个省市全力以赴的对口支援下重现生机,在地震废墟上创造了新的人间奇迹。

  重建成果,创造惊人奇迹

   “5·12”汶川特大地震留给我们一连串冰冷的数字:400多万名伤病员需要救治,50万平方公里土地受灾,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波及4600万百姓。

  国际舆论惊叹: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受灾面积,相当于西班牙的整个国土,受灾人口“比北欧五国人口总和还多”,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多亿元。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大复杂,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

  从城市到山村,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们能否及时“复原”?

  大地震使都江堰—汶川公路沉埋于垮塌的山腹。那条在余震中时断时续的“生命线”,成为全国人民心头之痛。

  一年后,汶川传来喜讯:全长82公里的“都汶生命线”正式通车。其中,都江堰至映秀镇全长近26公里的高速公路,实现双向通行。

  在什邡,被当地百姓称为“北京大道”的广青公路一期工程已经建成通车,现在二期工程正向龙门山深处进发,到2010年4月底,全长78公里的广青公路建成后,将成为贯穿什邡南北的经济大动脉,为提升什邡区位发展优势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持。

  学校、医院、住房、供水供电……“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一年多来,灾区老百姓眼见着自己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在彭州市小鱼洞大楠村新型社区,42岁的杨成和妻子这几天正在往即将入住的二层小楼搬东西,“这里一共安置了300多户居民,每户居民都分到了新房,3口人分的是3室1厅,一共105平方米,上下水、电、燃气管道齐全,连空调孔都给打好了。最迟到3月,大家都能搬进来。”杨成乐得合不拢嘴地说。

  在汶川第一小学,欧式和川式建筑结合的风格,既简朴又很有厚重感,教学楼外墙上的荷花、菊花浮雕尤其引人注目。汶川县教育局局长胡正安说:“经过恢复重建,汶川县学校硬件条件大大提高了,跟地震前相比,至少超越了50年。”

  在青川县竹园镇,大地震震裂了竹园镇中心卫生院的骨架。如今,4层白色小楼的新竹园镇中心卫生院落成,建设规模达160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放射科、心电图室,还能进行骨科、普外科手术。乡亲们说,现在不用出镇就能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非常方便。

  3个月,半年,一年,18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新项目开工,每天都有新项目推进。

  截至2009年年底,18个省市确定对口支援四川项目3105个,确定项目总投资额776亿元。其中,已开工对口支援项目2820个,占已确定项目的90.8%;已建成项目1552个,占已确定项目的50%,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既定目标。

  一年多来,39个重灾县需重建的3002所学校几乎都已开工建设,目前95%以上的学生已经搬进永久性校舍学习,2010年春季开学,所有学生将告别板房校舍。

  一年多来,126.3万户恢复重建的农房已全面完工,农村受灾群众将在2010年春节前后搬入永久性住房。

  一年多来,133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项目开工。损毁于大地震的世界文化遗产二王庙重新立起,伏龙观抢救保护项目圆满竣工,千年都江堰经保护安然无恙,川北群山之巅“云朵中的民族”笑容依然动人……

  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短短的一年多,我们用一砖一瓦重绘破碎的山川、倾覆的家园,铸就惊人的历史奇迹。


余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