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倩与同学们合练梁山癞子锣鼓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通讯员 刘辉 摄
王彬不仅学会用左手写字、吃饭、自理生活,而且还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比赛
在抗震病房里用左手艰难写下自己“王彬”两个字的小女孩 资料图
地震中受伤的高雅倩
高雅倩表演打钗子
梁平“面孔女孩”春节亮相央视
孩子们在汶川大地震后陆续走出阴影,村民们也将在新房中过春节
鼻子中插着氧气管,肿胀的脸上沾满灰尘,眼里透出惊恐无助。这是汶川大地震时,梁平礼让镇来宝小学三年级学生高雅倩接受治疗的照片,她也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被称为“面孔女孩”。
如今,一年半时间过去了,在我市重灾区县梁平县,倒塌的校舍原址上,现代化的新学校屹立,经历了灾难的孩子们陆续走出了阴影,失去了房子的村民们,也忙活着在新房中的第一个春节了。
高雅倩也将和其他四个同学一起,去央视表演梁平县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山癞子锣鼓。
“她比原来更开朗了”
“咚咚呛……”昨日,梁平礼让镇来宝小学的一间教室里,热闹的锣鼓响个不停,高雅倩站在表演队列的第一排,随着节奏卖力打着手中的钗子。她扎着长长的马尾辫,面带羞涩的微笑,和当时照片上的小女孩已经判若两人。
老师们回忆说,大地震发生时,高雅倩被吓坏了,之后很长时间,她都不太说话,看见熟人也不叫了,非常让人担心。现在,她已经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她比原来更开朗了,也更懂事了。”方校长说。
即将去央视表演锣鼓
“2月9日,孩子们要去央视录节目,只有趁着寒假练习了。”来宝小学方校长说,高雅倩将和其他四个同学一起,表演梁山癞子锣鼓,节目将于春节期间在央视农村频道播出。
方校长说,梁平县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山癞子锣鼓的流传地,来宝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都要上锣鼓课,读四年级的高雅倩也在锣鼓传承班上课,“负责打钗子,是在锣鼓表演中控制节奏的。”
据了解,高雅倩现在上课的来宝小学,在震后的第13天即在原礼让镇中心小学旧址开建,仅用5个月就建成投入使用。“新教室,有新桌椅,能抗7级地震,很多叔叔阿姨还带来新书和文具。”高雅倩很喜欢现在的学校。
村民:建新房的欠账今年就能还清
“要不是儿子在县城开鞋店用了钱,我家去年就把盖房欠的账还完了。”54岁的邹发均一边收拾着房子,一边乐呵呵地说。他的新房就建在梁山街道上八村1组,上下两层,共200多平方米,宽敞漂亮,在二楼的阳台上,挂着早就准备好过年的香肠腊肉。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邹发均家里的两间土房子受损严重。此后,他们只好在院坝上搭了救灾帐篷,一家人在里面睡了一个月。
为了能快速开建新房,当地政府帮灾民集体办理了相关手续,还按照损失每户补贴了1万元左右。拿着自己的3万元积蓄,找亲朋借了5万元,加上政府补贴,邹发均开始建新房。
邹发均说,他在村里的乐队上班,负责联系红白喜事表演,每月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加上还有一手写对联的手艺,一直要忙到大年三十,还有卖猪的收入。这一年半下来,欠债已经还了一大半。“今年就争取全都还完了。”
记者从梁平县政府了解到,从2009年7月开始,我市的“特殊党费”援建项目投入建设,援建农户倒损房恢复项目共272万元,包括受灾农户倒房重建62户,受灾五保户倒房集中重建140户。春节前,他们将全部搬进新房。
“断臂天使”参加乒乓球比赛
身穿绿色大衣的王彬,蹦蹦跳跳地跑上梁平英利育才小学的新教学楼。随着她跑动的脚步,空空右臂袖管无力地摇摆,这是汶川大地震留给她的伤痛。
王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断臂天使”,因为她一直开朗和乐观。
她唯一表现出来的情绪低落,仅在地震刚过时,已跑到操场的王彬跑回去找老师和同学,不料被垮落的水泥板切掉了右臂。此后,她一度难过几天不愿吃饭。后来,医生才弄明白原因,王彬父母在外打工,奶奶常年抱病,“奶奶有病,现在我又‘病’了”,她担心会给家里添负担。
此后,无论在病房里,还是回到学校,王彬就恢复了乐观。地震前,打乒乓球和羽毛球是她的最爱,地震后,她很快学会了用左手打球。“我打得不错呢,同学们还推选我代表班里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比赛,可惜是最后一名。”王彬说完,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王彬参加了表演,朗诵了《生命的力量》,讲自己的故事,还参加了全市大中小学讲故事比赛。“我现在用左手写字、画画,还会用左手上网、打字。”说起自己新学的本事,王彬滔滔不绝。
王彬说,为了照顾她,妈妈今年没有外出打工,父亲前几天也从广州赶回来过年了,昨天晚上,我还和爸爸一起看了一部关于残疾人的电影。“电影里那个姐姐两只手臂都没有了,会用脚写字、洗衣服,我以后肯定也能自己照顾自己。”记者 姜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