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球互射决胜始于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在这之前的点球判罚更像是一种极端的处罚,但在这之后,由于淘汰赛之间的球队经常在加时赛中无法决出胜负,国际足联于是推出了互射点球决胜的更为残忍的规则。绿茵场上的“轮盘赌”由此应运而生。
“轮盘赌”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士兵的军营里,是种残忍的赌博游戏,战败后的沙俄士兵借酒浇愁,以命相搏。如果不把“轮盘赌”与点球结合,绿茵场上有哪位悲情英雄的眼泪在飞?英雄终归是英雄,即便悲情,即便结局注定要失败。
绿茵“轮盘赌”从它面世的第二届世界杯开始便让人们体验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残酷。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的四分之一决赛,被无数球迷看好的巴西队遭遇“任意球大师”普拉蒂尼领衔的法国队,比赛结束前比分还是1:1,终场前巴西获得点球机会,但“白贝利”济科却射失。此后双方进入点球大战,苏格拉底第一个出现失误,他的点球被扑出,随后擅长定位球的普拉蒂尼竟然也没有得手,不过最后法国还是赢得了这场点球大战。一场比赛三位巨星射失点球,这一纪录至今也未被打破。
1990年世界杯的马拉多纳、1994年世界杯决赛的巴雷西和巴乔、2006年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的舍甫琴科……几乎每届世界杯都会留下点球点前巨星们惆怅的背影,为什么每到大赛,看似简单的点球却屡屡从巨星的脚下射失?后人归结为巨星之所以成为巨星,是因为他们太过看重自己的完美形象。于是,点球也被赋予了“平常心”,产生了后来的“数据库”,甚至于波兰籍的利物浦门将杜德克在球门线上跳起了七扭八拐的“自编舞”,说老实话,在对手面前没有比那更丑陋的舞蹈了。
一份从容,一份淡定,或许是点球制胜的关键。历史上最潇洒的“轮盘赌玩家”莫过于美国芝加哥摇滚乐队的首席歌手特里·卡什,他扣动扳机的枪里不巧正好有一颗子弹,临死之前他口中还在念念有词:“没事,这一发没装子弹。”没准儿就是这个原因,他的许多不着四六的歌曲被广为传唱,成为旷世经典。经典来自于勇气的支撑,同样,敢于站在点球点前的斗士自有一份英雄的情怀,在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我们已经对他崇敬有加了。
阿根廷被德国“算计”
波谲云诡的点球互射是可以计算的吗?如果你看过2006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德国队与阿根廷队的点球决战,将得出肯定的答案。
在点球决战前,德国队教练组精心准备,守门员教练科普克将一张9×10厘米的“纸条”交到门将莱曼的手中。那张纸条是科普克写的关于阿根廷球员点球施射的习惯,“在赛前,莱曼和我一起分析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科普克后来表示,他所说的“信息”是主帅克林斯曼手下的首席球探西根塔勒尔和他的助手们所搜集来的阿根廷球员的情报。
另外,莱曼在赛前还曾打电话给沙尔克04的教练施戴芬,希望这位以前的恩师能够提供给他一些私人的数据库信息。之后,施戴芬的儿子迈科尔向莱曼提供了所有阿根廷国家队球员射点球的信息,科普克说道,“当然,我们不可能将这些厚厚的资料全部看过来,在给莱曼的纸条上,我只写下了对方最有可能主罚点球的人以及他们的射门习惯。”事实上,迈科尔掌握着全球2000名球员的13000份点球资料。
令人叹服的是,科普克所写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完全一样。正是凭借这张“绝世秘笈”和莱曼的出色发挥,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点球被拒之门外。德国队获胜后,人们可以从电视画面上看到莱曼并没有十分兴奋,脸上也基本没有笑容。赛后,德国队领队比埃尔霍夫开玩笑地说道,“我知道纸条上写的什么,‘扑出两个点球’。”
阿根廷人在赛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德国人会做如此周密的准备,很多人可能觉得点球是靠运气,但是日耳曼人用自己超乎寻常的勤奋和执着的精神将一件看似没有规律的事情“计算”出规律来。正像贝肯鲍尔所说的一样,德国队在世界杯中点球不败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之前的精心准备和在赛场上一颗勇敢的心。
眼中没有守门员
点球规则历经了一百多年风雨,早已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有好事的学者通过种种科研手段研究出提高点球命中率的诸多方式,但对于真正的主罚者来说,这些都仅仅局限于“学术范畴”,一击命中的最好境界还是“眼中没有守门员”。说到底,点球更像是心理的搏杀。
曾有研究人员找来10个水平一般的足球运动员,按照“以我为主”和“欺骗”守门员两种战术进行试验。在“以我为主”的战术中,研究人员要求罚球的运动员,不管守门员如何移动,一门心思只打出现在球门内左侧或右侧的靶标。而在“欺骗”守门员战术中,靶标与守门员扑救的方向相反,球员射门时,要随守门员的反应而进行临时调整。
研究结果发现,在“以我为主”战术中,球员在方向选择上几乎百分之百正确,射出的足球距靶标中心的平均距离为90厘米。但在“欺骗”守门员战术中,命中率则随靶标出现的早晚而有所差别,当靶标在球员触球半秒前出现时,近半数球飞向了错误方向,即使方向正确的球,距靶标的平均距离也误差到了140厘米。
研究者认为,这种对罚点球战术的模拟研究表明,在罚球最后一刻做出选择,不仅会增加判断错误的几率,而且还会降低射门的准确性。其实,球员只要心无旁骛地将球朝球门里踢就行了,守门员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因为足球飞进球门仅需要半秒左右的时间,而守门员做出扑救反应则需要1秒左右。正是有了上述研究的参考,终于形成了目前足球界最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提前选择好射门角度,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而后者往往能成为成功的关键。
起源
点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1年的英国——斯托克队和诺丁汉队之间的残酷较量,这是一场夺杯锦标赛,被看作是1872年以来在英格兰最重要的比赛,甚至比冠军赛的影响还大。
比赛只剩最后两分钟,斯托克队以0:1落后。这时,斯托克队的一名中场队员射门,守门员倒在地上,眼看着皮球就要飞入网底,防守队员别无他法,只得用手将球挡出端线。根据当时规则,裁判判罚任意球。由于诺丁汉队11个队员用身体沿球门线排出了一道无法逾越的人墙,结果斯托克队未能追平比分。不久之后,英格兰足总收到了斯托克城俱乐部领队的一封“愤怒的来信”,信中列举了这场比赛的“不道德不公平”的现象,这封信的结尾是这样的:“我们保留在类似情况下要求至少1000英镑赔偿金的权利。”倒不一定是这封信造成了一条新规则,但是英格兰足总立即把在类似情况下判“无人防守的罚球”写进规则,乃是一件事实。确切地说,那是1891年9月15日。
勺子点球
勺子点球,顾名思义,特指主罚点球时,皮球在飞行时划出的弧线类似勺子的形状,而且必须是越过守门员头顶的那种。“勺子”是点球中最具难度和美感的一种,脚法的运用上更强调“搓”而非“挑”,因此动作更为隐蔽,难度更大。这种踢法说白了就是一种吊射。因为在面对点球时,守门员往往选择向一个方向侧扑过去,所以一些主罚点球的球员有意将点球吊向中路,令门将措手不及。
1976年欧洲杯,捷克名将帕连卡在对前西德队的比赛中发明了这样精巧唯美的射门,现在用得最好的人是意大利队的托蒂和法国人齐达内,2000年欧锦赛半决赛对荷兰的点球大战中,托蒂使用“勺子”彻底戏耍了范德萨;2006年的世界杯,在意大利和法国的决赛中,齐达内也以一个美妙的勺子点球为法国队取得领先。
提姆·凯布尔的“完美点球”
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的体育运动科学总监提姆·凯布尔教授利用上千份“点球素材”确定了主罚制胜点球时的最完美方案:
1.时速应该至少在104.6公里/小时;
2.助跑距离,从禁区线到12码点,分5到6个碎步完成;
3.罚球时皮球的飞行角度为20至30度之间;
4.皮球在越过门线时的位置,应在球门上角距门楣和立柱均0.5米范围以内。
凯布尔教授称,达到上述要求的点球就是“完美点球”,基本上保证100%入网。
小贴士
54%
门将球衣的颜色确实与点球成功率有关。研究者在一周之内,让40名球员每天都朝同一个门将踢点球,但门将每天都换衣服。结果,面对红色服装,点球成功率只有54%;蓝色69%;绿色72%;黄色75%。研究者猜想是因为红色让人焦虑。
规则
1.当比赛进行中,一个队在本方罚球区内由于违反了可判为直接任意球的十种犯规之一而被判罚任意球,应执行罚球点球。
2.罚球点球可以直接进球得分。
3.在每半场比赛或决胜期上下半场结束时,应允许延长时间执行完罚球点球。
■罚球点球时球和队员的位置
1.足球:放定在罚球点上;
2.主罚球点球的队员:确认由其主罚;
3.防守方守门员:留在本方球门柱间的球门线上,面对主罚队员,直至球被踢出;
4.除主罚队员外的队员应处于:比赛场地内;罚球区外;罚球点后;距罚球点至少9.15米(10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