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2010上海世博>直击世博

如何改变场馆“冷热不均”?

  新华网上海5月6日电(记者叶锋 王蔚)几天来,世博园里人流如织,但各场馆有些“冷热不均”:一些热门场馆观者如潮,排队两三个小时才能入馆;有些场馆却相对冷清,观者不多。从方便观众观展、最大限度发挥世博“展览效应”看,这种现象需要得到改变。

  “排队”是这几天世博园内的常见场景。尤其是沙特、日本等热门展馆外面,从早到晚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最热门的中国馆,更是至今依然全部实行预约参观。许多观众进馆后一饱眼福,收获精彩,对世博会交口称赞。也有一些观众抱怨因为等候时间太长,一天下来只能看少数几个场馆。

  5月2日,游客打着遮阳伞在上海世博园台湾馆外排队准备进馆参观。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在一些热门场馆“人满为患”的同时,却有一些场馆“人气不旺”。比如,位于E片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出了“零耗能”的生态建筑、水幕太阳能建筑、活水公园等琳琅满目的“城市作品”,几乎个个都有创新出奇之处,但观众不多,大量“宝贝”受到冷落,倒让一些慕名前来的观众几乎“随到随进”。

  来自长春的游客王贵和在世博园逛了两天。5月2日,他排队近3个小时,看了德国馆;排队40分钟,看了法国馆;又排队2个多小时,终于进了日本馆。5月4日,他来到E片区,不到10分钟,便进入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出来后,他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民企馆太有创意了,十分震撼。”整整一天,他都在D、E片区。他说,这里有很多可看的实物,并能够亲身体验,既有观赏性,又有娱乐性。

  世博场馆为何“冷热不均”?其中有展览内容的“吸引力差异”,也有观众“参观需求”不同的原因,还跟相关服务设计有待完善有关。

  记者认为,要改变世博场馆“冷热不均”现象,首先一些相对冷门场馆的运营方应该更多“吆喝”自己。“好酒也怕巷子深”,一些场馆应通过更多方式推广自己,提高场馆知晓度,并在展出方式上增加互动、创意等内容,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

  其次,绝大多数观众都缺乏参观世博会的经验,舆论应积极引导树立“世博观念”,世博不仅是“看热闹”,更是“看门道”,尤其是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要多引导观众参观那些易受忽视,但却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启示性的展览内容,满足观众各层次的参观需求。

  第三,组织方应加强服务工作,比如即时发布各场馆的人流量信息,引导观众自主选择,并为观众到达更多场馆提供更多便利等。


刘宝才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