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奖盛典,18日晚在青岛开发区会议中心举行。在年度奖项的评选中,据称是“华商报摄影记者张轶”拍摄的《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根据参赛者提供的资料,该照片素材来源于湖北荆州大学生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一事,而照片中的船夫正在向岸上的人们讨要“捞尸费”。(8月19日《人民网》)
消息一出,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在网上发文,质疑这张照片被“误读”,一瞬间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抛开这些争议,如果照片背后的故事确如我们先前知道的哪个版本,《挟尸要价》完全可以当作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标签。
一方面,就事论事地说,《挟尸要价》获奖的事实反映了新时期本土摄影比赛的专业性回归。由于历史原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大大小小的摄影比赛都掺杂了许多专业之外的评判标准,这使得以“高大全”为主旋律的摄影作品长期“垄断”各大摄影展。相比之下,国外那些知名的摄影比赛更注重摄影作品本身的艺术性、真实性和故事性,在追求真善美的同时,也毫不避讳身边的灾难、事故以及假恶丑。《迈阿密先驱报》摄影记者帕特里克·法瑞尔所拍摄的一幅父亲抱着在洪水中死去的5岁的孩子的尸体的照片,就被评价为“对绝望的事情的刻画具有煽动性并且十分镇静沉着”而荣膺去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让情感的归情感,让新闻归新闻,这才是我们面对《挟尸要价》这幅作品时应有的理性态度。如果这张新闻照片的背景确如它的名字那样,公众有理由愤怒,因为船夫们索要天价“捞尸费”的举动已经突破了社会道德的底线,也违背了我们尊重死者的传统伦理。然而,必须要指出的是,让公众觉得反感与愤怒的,是“挟尸要价”的行为本身而非记者拍摄的这幅照片,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进而不分青红皂白地予以指责。
记录新闻现场是记者的天职所在,驱使他按下快门的,只是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本能的职业冲动和新闻敏感。新闻界自有其运行规律,新闻照片的取材、选景和构图的整个过程,也时刻受到新闻伦理和新闻规律的规范。从这一层面来说,记录这幕“挟尸要价”的记者和这幅新闻作品,具有专业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而这张照片再国内各大专业摄影比赛中屡屡获奖,恰好是新时期的中国摄影开始摒除陋习、回归理性的标志。
另一方面,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者拍下“挟尸要价”这一幕的瞬间,也记录了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的另一个侧面。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这样一张照片,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公众对这一事件的一轮,都能让我们以此管窥特定时代的社会道德状况和国民心态。
谁都无法否认中国在过去数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我们的“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世界,我们已经是数值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下“独领风骚”,我们的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然而,一个国家整体性的可持续繁荣,有赖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多个维度的共同发展,任何一个维度的错位与缺失都有可能影响全局。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可能就是社会建设的相对不足——传统的社会道德和社会伦理在扬弃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断裂,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尚未完全确立。这就好比一列一遍铺轨一遍行进的列车,列车行驶的速度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基础性的轨道建设却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这样的社会无疑是饱含风险的社会。
即使经济发展得再快,即使文化再繁荣,社会建设也不能偏废,否则,社会道德的底线将无限制地向后退缩。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挟尸要价》这样一张照片恰好可以当作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一个标签。这张照片及其背后的新闻事件都不是独立的,而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细胞组织切片,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真实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