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十大渔业>蓝色经济

蓝色经济,山东何处发力?

 

从2009年5月至今,不到一年时间,国务院相继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12个区域规划,全部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2009年被称为“区域规划年”。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打造蓝色半岛经济区并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该向何处发力?两会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来自闽、辽、粤等地以及我省代表委员,倾听了他们关于发展区域经济的所感所想。

海西的启示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标志着海西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继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海西发展以来,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表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3月11日,人大代表、厦门市市长刘赐贵接受采访时说,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临台湾,西邻赣湘,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区位优势独特,是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省里从自身区域特点出发,精心做好规划,全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连续6年向全国两会提出,力推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9年5月,这一愿望终成现实。目前该规划扩展为以福建为主体、跨江西、浙江和广东计20 个城市的区域,实现了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对接。刘赐贵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截至 2009年,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 2004年的6053.14亿元达到 10863亿元;财政总收入从 622.76亿元达到 1516亿元;海洋经济总量进入沿海省市第三位,海峡西岸经济区渐成规模。

“从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区域优势,精心做好规划,持续不断推动”,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海西”经验可借鉴。

找准突破口

近年来,国家在沿海各省市确立了许多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带,

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区域经济一直颇为关注的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教授卢世琛认为,“确立区域发展战略很好,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的区位优势。”但他注意到,“实际操作中,每个省都在建临港产业区,引进的产业也大都是钢铁、化工、发电等,并且传统产业高密度聚集,高技术含量、高效益的产业较少,大而全、雷同化突出。有些地方政府仍依照上世纪80年代建设经济特区的做法,出让土地、引进资金、搞一些所谓优势项目。这不是未来沿海区域发展的方向。”

卢世琛说,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不是简单地意味着国家给政策、给资金,“发展区域经济,前期规划一定要做好,体现出地域特征,综合利用自身的资源、地理优势,发展优势产业,这样才能在全国区域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真正提升区域经济。”

来自珠三角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会长、新恒基集团董事局主席高敬德说,“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有一个突破点,不是建一座大桥,连接几个城市就能解决的。每个区域的经济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根据特点顺势而为。”高敬德建议,山东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不妨借鉴当初深圳、珠海毗邻香港、澳门的发展模式,“山东半岛与日本、韩国距离较近,联系较密切,可围绕日韩做文章。”

统筹与协调

2009年7月,辽宁省沿海经济带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锦州是经济带中的重要城市之一。人大代表、锦州市市长王文权接受采访时表示:“关键是沿海各市要共打一张牌,同扛一面旗,这样才能抢抓机遇,合力前行,错位发展。”

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要包括大连、盘锦、锦州、丹东、营口和葫芦岛六市,“当初规划出来后最难整合的就是港口,因为6个城市都有港口,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每个港口都想发展壮大自己。”为了区域协调发展,在省里统筹下,他们对沿海6个城市的港口进行了整合,大连港和锦州港强强联合,大连港购买了锦州港两亿多股,占到了30% 多,如今的锦州港正在向亿吨港冲刺。”

人大代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介绍:“我省正在抓紧制定规划,争取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还要争取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帮助我们一起调研、规划。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山东的产业结构将在蓝色经济方面为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费云良说,初步设想是:整个蓝色经济区沿全省海岸线呈带状展开,在发展布局上,环山东半岛统一规划,努力形成“ 一体三带”的发展格局;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努力将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人大代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相建海认为,山东具备了发展蓝色经济的优越条件。“将资源、基础、科技、人才优势有序整合,可以进一步发挥山东海洋大省的优势,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从更高层次看,这也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有益探索。”(据:大众日报)


王静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