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2010-10-01 09:31:00    作者:李海燕 晁明春   来源:大众日报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济南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积极配合省里即将举行的转方式调结构现场会,为会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众报业集团近期组织所属8家主要媒体,对我省部分地市进行集中联合采访。采访活动以“转方式调结构看山东”为主题,深入关注今年以来全省在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深入关注各地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的经验、探索与亮点,并进行集中报道。

    本报报道将分两步进行。自今天起,推出“转方式调结构看山东·书记市长访谈”栏目,以记者对各市负责同志访谈的形式,切入各地转方式、调结构的思路、做法和亮点。随后,还将推出“转方式调结构看山东·亮点探访”系列报道,以全省为背景,从提质增效、城乡统筹、区域协调、新兴产业、体制创新、惠及民生等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全面反映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成绩。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李海燕  晁明春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济南市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积极进展。济南如何创新发展举措、打造发展载体,实现经济发展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共进双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专访了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同志。

    记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济南是如何适应新形势任务的要求,谋划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各项工作的?

    焉荣竹:济南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在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双重机遇,也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济南实际,着眼于推进济南的跨越提升、转型升级和全面突破,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了“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的总体思路和“资源消耗少、生态环境好、质量效益高”的目标要求。具体讲,就是突出经济转型升级,在做强主导产业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重大进展;突出城市跨越提升,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带动能力上取得重大进展;突出实施创新驱动,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上取得重大进展;突出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上取得重大进展;突出保障改善民生,在促进增收富民、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近年来,济南始终高度重视以思想解放引领省会建设发展。面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艰巨任务,济南重点采取哪些措施提升思想境界、形成转变共识?

    焉荣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大的难题不是发展方式本身,而在于根深蒂固的陈旧思想束缚。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首先必须打好转变发展观念这一硬仗。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今年上半年在全市党政机关组织开展了“执政为民、廉洁高效”集中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障碍,重点在“ 为什么转”、“ 向何处转”、“ 怎么样转”上统一思想认识,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在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做到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二是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融合,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增强聚集功能;三是坚持创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长效政绩,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记者:济南坚持把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推动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决策。请问是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好这篇文章的?

    焉荣竹:城市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对照先进城市,济南最重要的差距是城市化水平低、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我们坚持新区开发与老城改造同步、实施规划先行,突出功能完善,强力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一是大力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突出抓好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危旧简易楼群改造,以“ 三改”促建设、促发展,向高处要空间、要效益。二是高标准实施新城区开发建设。重点抓好东部新区、西部新城、小清河滨河新区规划建设,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开。三是精心打造城市综合体。努力建成一批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枢纽中心。目前,总投资4000 多亿元的 16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正逐步推进。

    记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济南是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

    焉荣竹:济南是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才智力资源丰富,人流、物流、资金流密集,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我们立足省会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以高端高质高效为主攻方向,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努力形成服务经济主体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强力支撑、现代农业突破发展的高层次产业体系。一是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把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把服务经济打造成为济南的首位经济和主要支柱。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比重达到52.4% ,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 46.3% 。二是加快推进“10+1”主导产业集群建设。以开发园区建设为依托,以大企业大项目为支撑,重点培植汽车、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筑及房地产、石油化工、食品工业、金融、软件服务、现代物流等 10 大产业,加快振兴文化产业,优势支柱产业整体实力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切实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记者:保障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济南在这方面抓了哪几项工作?

    焉荣竹:发展不能光看经济总量,还要看人民群众得到多少利益和实惠。我们始终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在建设发展中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一是着力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坚持民生优先,强化民生投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达到 64.4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29.6%,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52% 。二是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棚户区改造深得民心,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三是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确保了济南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安定。
刘宝才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