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和:资源枯竭,发展的决心不能枯竭

2010-09-12 16:45: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从一个资源枯竭的破产煤矿,6年时间发展为年收入数亿元,十几个项目遍地开花的实业公司,枣庄甘霖创造了一个资源枯竭企业的重生奇迹。

  领路人谈甘霖转方式
  徐永和:资源枯竭了,发展的决心不能枯竭!

    大众网记者 冯炜程

    从一个资源枯竭的破产煤矿,6年时间发展为年收入数亿元,十几个项目遍地开花的实业公司,枣庄甘霖创造了一个资源枯竭企业的重生奇迹,而引领甘霖转型的就是转变发展方式,改变靠资源吃饭这一老思路的信心和决心。在甘霖采访期间,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永和介绍了他眼中的甘霖转型之路。
    徐永和说,作为一家具有50多年的开采历史的老煤矿,甘霖煤矿在2004年政策性破产之初,也曾一度迷茫,资源没有了,发展的前景在哪里?900多名职工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发展?”徐永和说,“首先要解决的是转变思想的问题,是在困难面前趴下,还是在困难面前挺进,又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公司领导一班人坐在一起,痛定思痛,“我们觉得不能再为了井下即将资源枯竭而生存了,一定要转变思路。”要带领职工闯出一条新路。
    徐永和说,企业领导根据甘霖处在离枣庄市政府很近,城区的中心位置上,位置比较好的特点,加上有充足的水利资源,有1300多亩的场地,有充足的厂房,又有充足的人员等优势,决定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筑巢引凤,利用现有的资源吸引技术,吸引好的项目弥补空白的厂房。
    事实证明,完全依靠资源优势的老思路,在转变成综合利用各种优势的新思路之后,甘霖迎来了重生。
    徐永和说,达成转型的共识后,大型节能灯厂、服装厂、鞋厂、高分子管厂、木器厂、纺织袋厂、汽车滤芯厂……等一批好的项目相继落户甘霖,江北最大的良种兔养殖基地也完成扩建,还新上了养猪场,建造了一座日产沼气120立方米的沼气站,将兔粪、猪粪变污为宝,注册了“卡珞丹”商标,充分利用兔毛,建成了国内首家兔绒被生产厂……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让甘霖真正可持续发展。
    徐永和说,重新兴旺起来的甘霖近年来十分注重惠及职工,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我们对职工宿舍的供水、供电、道路、房屋进行了修缮,对近1万平米的家庭宿舍进行修复,对于没有安装煤气的重新进行安装,我们购置了4辆通勤车,让住在薛城、家离公司10几公里的职工天天能下班回家,将职工食堂改造得宽敞明亮、环境优雅,饭菜以成本价卖给职工,并每月为职工发放就餐补助,每年安排劳模等赴外地带薪休假疗养……”
    回顾甘霖的重生发展,徐永和感慨地说:甘霖飞速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枣庄集团公司的关爱,离不开大家对甘霖多年的大力支持和关爱。我们逐步地在资源枯竭、没有资源的情况下,探索出了如何走出去,如何去发展?今年上半年我们的产值已经突破了1.2亿,今年总产值预计能达到3个亿,明年我们的目标是5个亿!”
    徐永和说,“职工的收入上,我们会逐年的提高;从员工的安置上,我们甘霖不能有一个下岗的,不能有一个失业的,能解决的都解决,并且面向社会我们还要招聘一定的职工。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刘宝才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