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现实选择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一)
2011-03-24 09:59:00 作者:范恒山
来源:大众日报
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批复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规划,本报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该规划编制组负责人范恒山撰文进行权威解读。
■编者按
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批复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规划,本报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该规划编制组负责人范恒山撰文进行权威解读。
□ 范恒山
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要求积极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关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
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更是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矿区,对外贸易运输量90%是通过海上完成的,我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在我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科技迅速发展和海洋综合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海洋国土开发,积极争取国家海洋权益,不仅是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山东半岛战略地位重要,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实力雄厚,在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拓展对外贸易,提高海洋维权和国际海域开发的后勤服务能力,保障我国黄、渤海运输通道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战略权益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入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海洋国土开发,建设海洋强国,增强海洋发展对国家战略的保障支撑能力。
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山东半岛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规划》的批复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发展海洋经济的综合优势,加快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大海洋经济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乃至山东全省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两大经济增长极的重要结合部,其快速崛起,有利于强化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接合作,推动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融合,进一步优化我国沿海地区总体开发格局。
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理念,倡导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方式,推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山东作为海洋资源储量大省、利用大省,也存在海洋资源利用比较粗放,局部海域污染较重等问题,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这一地区加强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建设,探索建立海陆环境污染同防同治的机制,推进海洋环境由污染防治型向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型转变,不仅有利于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有利于改善黄、渤海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山东半岛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发挥与日本、韩国经贸合作紧密的优势,以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巩固和提升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地位,提升黄、渤海和黄河流域的开放水平,深化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五个突出”指向“转方式”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充分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强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统筹海陆发展,强调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
突出科学发展。随着陆上资源逐步枯竭,海洋已经成为提供国民经济发展所需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开发利用海洋,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必须倍加珍惜海洋资源,抓住科学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根据这一要求,《规划》提出要密切跟踪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突出海洋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海洋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由粗放增长型向集约效益型转变。
突出可持续发展。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打造和建设好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开发理念,粗放的开发方式,必将导致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海域、海岛、岸线开发秩序混乱,海洋污染加重,防灾减灾压力加大等问题。《规划》遵循人海和谐理念,强调要按照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要求,依据不同海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重点与开发方式,加大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力度,加快建设生态和安全屏障,美化优化人居环境,推动蓝色经济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突出海陆统筹发展。统筹海陆发展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任务。蓝色经济区具有典型的半岛型地理特征,海陆经济联系紧密,是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的最佳试验区,在推动海陆统筹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原则,《规划》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谋划发展布局,要求实行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带动内陆腹地开发开放。为此,《规划》明确了主体区和联动区。主体区着力打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四大基地”,提高对联动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联动区要加强与主体区的对接合作,以海洋产业链为纽带,以海洋产业配套协作、产业链延伸、产业转移为重点,建设一批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形成海陆联动、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全国树立海陆统筹发展的典范。
突出错位发展。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优势明显,是对接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平台;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具有深水良港、腹地广阔的优势,发展现代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潜力巨大,是连接长三角地区的纽带;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产业基础好、科研力量强、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外向度高、港口体系完备等方面综合优势,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海洋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坚实的支撑,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规划》针对三个不同区域的特点,按照提升核心、壮大两极、构筑三条开发保护带、培育三个城镇组团的要求,明确了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共同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布局合理、良性互动、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突出创新发展。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体制机制,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规划》把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作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战略,着力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进一步强化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突出强调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海洋产业政策体系,推进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加快构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关链接
范恒山简历
范恒山,1957年10月出生,湖北省天门市人。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
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进入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学术研究领域广泛,被多所院校、研究单位聘为兼职教授、研究员。受聘担任一些政府部门的高级顾问。参与了国家一系列重大文件的起草,主持了一些重要发展改革、区域发展规划和专项方案的制定。
高娜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