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研究》彰显学术品格及风范

2011-03-23 16:39:00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9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汇集了各方研究力量,并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的资助下,推出了堪称中国教育史鸿篇巨制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七卷本,成就了中国教育史研究和出版的一项伟业。

    无论从中国教育史研究还是出版来说,这都是一套呕心沥血之作。这套由我国著名教育史学家陈学恂为总主编,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近代、现代各分卷,凝聚了陈学恂、张瑞璠、孙培青、周德昌、王炳照、郭齐家、江铭、张惠芬、田正平等教育史名家长期积淀起来的研究创见。在长达十余年的写作和研究过程中,中国教育史界一批老中青学者前赴后继地倾注了他们对祖国文化教育历史的深情热爱,也贡献了他们推动中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卓越智慧。并且正如近代分卷主编田正平先生所指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经济大潮奔腾汹涌的今天,为了一部书稿可以等上10年,恐怕是不多见的”。可以说,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做法,充分显示了中国教育史界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难能可贵的学术品格及风范。

    《中国教育史研究》七卷本总的编撰旨意是“立足于断代研究,并突出其专题性”。因此纵观各卷的编撰,总的来说,区别于教育通史性研究,在内容上不求全备和系统性;也区别于教育专题史研究,在研究范围上不限定在某一方面;又区别于断代教育史研究,在研究时段内不作全方位搜索。由此,各卷立足于断代研究,并突出专题性,只是要求在确定的历史阶段内,选择和侧重一些需要深入探索而尚显薄弱的主要问题,重点深入研究,力求避免重复以往的研究成果,强调新的考察,新的开拓和新的见解。这使《中国教育史研究》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教育史研究著作的独具特色的研究风格。

    各卷还努力发掘新的史料,并充分汲取了中国教育史学界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在研究古代六艺教育源流时,运用了最新的考古发现,通过对原始的祭祀活动的考察,为祭祀与教民合一的明堂提供了有力的论证。而从先秦到隋唐各卷,都深入挖掘了佛道教育史料,揭示了中国教育思想多元并存和融通发展的知识图景。另外,近代卷不仅运用丰富的史料深入探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与社会近代化互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且对中国近代教育家群体特征进行了生动地刻画。

    更为可贵的是,此项研究成果,不仅是由各分卷主编在总编撰方针指导下的团队合作成果,也是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一些国内研究中国教育史的重镇之间相互协作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撰写过程中,各卷之间在方法、体例、文字和评论等方面互通意见和相互砥砺,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和校订。因此,这项成果应该是中国教育史界一次精诚合作的体现,其在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上价值已经超越了研究成果本身。

    可以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著作,凝聚了前辈学者对中国教育史的真知灼见,以及对后辈学者辛勤培养的多年心血。如今,其中的陈学恂、张瑞璠、周德昌、王炳照四位先生已经仙逝,而使这些浸透了他们思想的研究成果显得更为弥足珍贵,对于有志于中国教育文化研究的后辈学者,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而其中所展示的学术精神和治学风采也将会永远激励和指引着后辈学者的学术探索之路。

陈雪丹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