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留在小岗的“第一书记沈浩”

2011-09-20 14:19:00     作者: 鲍晓菁    来源: 新华社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候选人;模范;小岗村;规模种植;第一书记沈浩;改革;2009年
[提要] 这是2008年10月7日,沈浩(前右)与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严俊昌、严金昌、严学昌交流小岗村的改革发展情况。”可是,三个月后,45岁的沈浩终因连日劳累,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位“第一书记沈浩”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留在了老百姓的心里。

  新华社合肥8月14日电(记者鲍晓菁)又到了葡萄丰收季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村民隔三差五总会给沈浩墓前送去几串葡萄、几根香烟,乡亲们想念这位下派到小岗村的第一书记。

  这是2008年10月7日,沈浩(前右)与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严俊昌、严金昌、严学昌交流小岗村的改革发展情况。新华社记者王雷摄

  2009年11月6日,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猝逝在他在小岗那间破旧的宿舍里,年仅45岁。悲痛的村民在请愿书上按下一个又一个红手印,要求把沈浩永远留在小岗村。

  “我一定按照领导要求,引导和带领小岗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我相信,我一定能干好。”2004年2月,沈浩作为安徽省财政厅第二批选派干部被派往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党委第一书记。

  从此以后,他就成了小岗人的主心骨、小岗村的顶梁柱,时刻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和职责。在六年的下派时间中,沈浩带领群众修路、引导村民发展现代农业、为小岗引进先进工业,将“一夜跨过温饱线、20年没迈进富裕坎”的小岗村一步步引上快速发展轨道。

  村里的友谊大道凝结着他辛勤的汗水。修路时,为了尽可能节约资金,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沈浩决定让村民成为这条路的建设者。那段时间,沈浩天天都在工地上,和村民一起扛水泥、拌砂浆,什么脏话累活都干。有一次,沈浩在即将收工的时候看见一桶水泥泄漏在地上,身边却没有任何工具,情急之下,他就把袖子一挽,双手插进水泥,用手将水泥一捧一捧地运回桶里。

  村里的现代农业归功于他智慧的谋划。2006年,在村民纷纷质疑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时,沈浩默默承受着各种非议,挨家挨户向村民耐心解释。最终,小岗村1800亩土地有600余亩得以顺利流转,村里发展起粮食、葡萄规模种植等现代农业。村民严俊昌在这场“改革”中尝到了甜头。他一个人承包了200亩葡萄园,每亩收益是种粮的10倍。严俊昌父子逢人就讲:“现代化农业是小岗人的救星。”

这是2009年,沈浩(前左二)与在小岗村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交谈。新华社发

  落户于小岗的GLG等现代工业见证着他辛勤的奔走。2008年12月25日,美国GLG董事局负责人来到小岗考察投资,沈浩与他们一直商谈到当天下午,送走客人后,他又参加广州从玉菜业集团的投资商谈会直至傍晚。晚上刚坐上饭桌,沈浩就接到GLG集团相关负责人要求在明光市进一步商谈的电话。于是他马不停蹄又赶往明光,午夜12点结束会谈后,沈浩带着一身疲倦冒着漫天大雪回到小岗。

  沈浩三年下派期满,小岗的村民舍不得他离开,就像当年“大包干”一样,朴实的小岗人在请求沈浩留任的请愿书上按下98个鲜红的手印。沈浩被感动了,他说:“我是农村长大的,了解农民的难处,就让我再干三年吧!”

  然而,长期的过度疲劳,一点一点地侵蚀着沈浩的健康。2009年8月初,沈浩在出差返回的途中突然觉得心里难受,提出让同行的村干部来开车。村干部问:“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沈浩摆摆手说:“今年4月份,财政厅组织体检时,医生告诉我心脏不大好,需要休息和治疗。最近事情太多,等忙过一段时间再说吧。”可是,三个月后,45岁的沈浩终因连日劳累,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位“第一书记沈浩”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留在了老百姓的心里。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