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假洋货 “阿诗丹顿”穿上“洋马甲”

2011-07-15 10:35:00     作者:    来源: 四川在线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假洋货 阿诗丹顿 品牌
[提要] 网友报料,阿诗丹顿并非美国公司生产,而是一个彻底的“假洋品牌”。据调查,“阿诗丹顿”商标于2003年3月12日申请,申请人为中山市欧亚乐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夜已深,成都小伙刘笑无法入睡。他一次次站在自家阳台上望着那台引以为豪的阿诗丹顿电热水器发呆。“它怎么也会是穿上洋马甲的国产货?”

近几年,因为国产货穿上“洋马甲”欺骗消费者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其中不乏知名品牌,是什么原因导致“假洋品牌”屡打不绝?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了“洋马甲”?谁在促使“假洋品牌”成长?

遭遇假洋货

刘笑一直是个讲究的人,吃的穿的用的,都要“品牌货”,最好是“洋品牌”,同事笑话他是“崇洋媚外”,他却自得其乐,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一直崇尚的“洋品牌”竟然有可能是国产货时,他傻眼了。

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

2009年,刘笑搬新家,在选择热水器时,他毫不犹豫地买了宣称是美国货的阿诗丹顿电热水器,“美国品牌质量信得过,一定比国产的好。”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阿诗丹顿就出事了。

2010年4月,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网友报料,阿诗丹顿并非美国公司生产,而是一个彻底的“假洋品牌”。据调查,“阿诗丹顿”商标于2003年3月12日申请,申请人为中山市欧亚乐电器制品有限公司。从中山市工商局所查询到的资料得知,中山市欧亚乐电器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13日,注册资本为50万元,其注册地址及其法人代表与阿诗丹顿公司的完全相同。同时,阿诗丹顿公司营销总监罗兵表示,“从来没有说过我们在美国卖得有多好。”

虽然事件还在调查中,然而,这一切已经让刘笑觉得荒唐,再次登陆阿诗丹顿的网站,网站上巨大的美国自由女神雕塑图像下,“阿诗丹顿有限公司注册于美国内华达州”、“源自美国的专业”的大字和图片现在看来却是那么刺眼。

网上寻踪迹

让刘笑吃惊的是,在网上,大量国产货穿“洋马甲”的报道数不胜数。上市公司罗莱家纺也卖 “山寨洋品牌”?一名自称“家纺设计师”的人士近日爆出“罗莱家纺下属品牌、号称20世纪最有代表性之一的法国时尚品牌SaintMarc‘尚玛可’的床品设计几乎都是翻版改抄欧洲或韩国品牌的设计”。

在中国商标网上,记者发现,“SAINTMARC尚玛可”这一商标是由上海尚玛可申请注册的,其申请的日期为2004年6月30日,而这个商标真正注册成功则是2008年2月7日。上述信息可以清楚认定,是上海尚玛可在2004年向商标局申请该品牌。而在巴黎,尚玛可专卖店的身影难寻。

刘笑无奈地看了看铺在自家床上的“尚玛可”。

“时尚就是卡姿兰。”随着“百变女王”蔡依林代言的卡姿兰化妆品广告热播,卡姿兰品牌的知名度也日益提升。然而近日有网友举报:动辄声称自己是法国彩妆品牌的卡姿兰其实是地道的国产货,纯粹的“假洋鬼子”。

4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不仅卡姿兰是出自广州的“土特产”,法国卡姿兰(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的其他姊妹品牌——凯芙兰和莲蔻均属同样的情况。其实,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充斥在化妆品、服装、体育用品、家装建材等行业的,像 “欧典地板”、“丸美化妆品”等都是典型的穿“洋马甲”者。

“洋品牌”为何受宠

为什么商家要把自己的产品变为“洋货”,难道本土品牌就那么不招人喜爱吗?其实,这是大多数跟刘笑一样有“崇洋媚外”的心态所致,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一大批消费者有着“月亮总是外国的圆”的消费者心理,导致了本土产品穿“洋马甲”的状况出现。

走进卖场,化妆品、日用品、服装,除一些人们较熟悉的国际知名品牌外,更多的是叫不出的洋名,乍一看像是国外品牌,仔细查看原来大都是产自广州、福建等地。

尽管价格不菲,但记者注意到这些“假洋品牌”还是被大多消费者所认可。“每天都能卖不少,有些新款上市几天就能卖到断货。”一国产品牌工作人员表示,这些看上去像是洋品牌的产品与国际品牌相比,有价格优势,所以销售很好。

“国内消费者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严重。”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分析说,很多人认为国外的产品都是好东西,质量就有保证,于是,买东西就偏爱国外品牌。“这是心态不成熟的表现。”

监管有漏洞

这些假洋货能堂而皇之地在市面上出现并躲过执法部门监管,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法律的缺失。

据记者调查,这些“假洋货”多数由国内企业一手运作,其设计生产和销售渠道完全在国内,只是牌子的注册地在国外。

还有一些企业,直接在国内注册,然而却在宣传上打擦边球,宣称拥有国外的技术,在国外销售受到好评等,以此麻痹消费者。此外,由于国内对外资投资有着许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争取这些优惠政策,国内很多拥有其他国籍的企业家或商人,在他国注册公司,并以这些公司的名义在国内投资。

面对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企业想通过“洋品牌”武装自己,对企业来说,这样做也是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如市场发展不好,撤离的、牺牲的仅是“洋品牌”一个品牌,而非整个公司。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对离岸公司或类似空壳公司的主要监管机构有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尽管商务部等部门均有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有很多薄弱之处,尤其是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管理协调的审批备案还有漏洞。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