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600年前打制户撒刀的民族

2011-11-22 20:32:00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户撒刀;阿昌族;1983年;项氏;麓川;沐英;民族风味
[提要] 在中国西南边疆,镶嵌着一颗璀粲夺目的碧玉,它就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傣语称之为“勐宛”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在潞西市的街边,记者和一家经营过手米线的店主聊了起来,店家也是来自陇川县户撒坝的地道的阿昌族。

  在中国西南边疆,镶嵌着一颗璀粲夺目的碧玉,它就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傣语称之为“勐宛”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勐宛”是傣语音译名,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斯如其名,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

  600年户撒宝刀“打天下”

  户撒是个萝卜形的细长坝子,距陇川县城章凤只50余公里,仅一山之隔。山上的植被很好。这里海拔1500米左右,天气比章凤凉了许多,人们就大量种植蔬菜,供应章凤乃至瑞丽等地的市场。当然,使户撒出名的并非蔬菜,而是户撒刀。

  户撒是全中国阿昌族最为集中的一个民族乡,中国的大部分阿昌族人口就分布在这里。全乡有1000多户人家,竟有300多家开设了家庭作坊,打制刀具,作各种铁器加工,是名副其实的户撒刀之乡。户撒刀之所以经久耐用,一是选料讲究,二是淬火技术掌握的好,加之刮磨的漂亮美观,所以他们打的刀拿来随便磨一下即锋利无比。在刀刃上放上一根头发,用嘴一吹,头发即可断为两节;用丝绸或毛巾之类的物体向上抛起,迅速抽出利刀可把正在往下落的绸帕斩为两段。一些老艺人还能够把刀打制得刚柔兼备,乃至可以任意弯曲。比如一把长刀,不使用时,可像腰带一样围系在腰间,需要时解下,立即自然伸直,其技艺堪称一绝。

  阿昌族的铁器加工一般就以家庭为单位,分工也比较细致,各家都有自己拿手的产品,还刻上不同甘共苦的记号以示区别。在过去,下芒东寨的尖刀,来富寨的长刀,海南寨的犁头,曼旦新寨的背刀,潘乐村的锯齿镰刀,芒东寨的锄头,户拉寨的刀鞘,曼画寨的马掌,都形成了专一化的分工。打制技术大多是家里祖辈父子相传,不传外人。他们平时跟其他人一样务农,在家闲时才拿起锤子、钳子、以副业补贴家计。就是这家家户户的副业,形成了户撒乡的主要产业,户撒也因此而著名。

  户撒刀刀尖多为平头,主要用于砍劈而不能刺,全长八十到九十厘米,宽大约四厘米,刀把为圆形,长十五到十八厘米,没有护格,一般为竹制铜丝包嵌,也有银柄和象牙柄,往昔多为贵族上层使用。另外也有尖头长刀,比平头长刀短,刀尖形如柳叶,可刺可砍。长刀是西南少数民族男子生产的工具,同时也是歌舞时的道具。节日里山寨欢聚,在铜鼓的节奏下,男人们手舞长刀,以示剽悍。

  记者比较奇怪的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户撒,在过去很长历史时期里,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下,为什么偏偏阿昌族擅长于铁器制作?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明将沐英西征时曾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户撒屯垦,他们将打制刀具的技术传给了阿昌族,自此,600百多年来,这一独特的手工业就一直延续下来。每当清晨六七点钟,户撒乡各个村寨便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远道而来的寻刀人听来,仿佛就是一支古老的晨曲。

  “狂诗佐烈酒,宝刀赠英雄”,说的就是户撒刀近代的故事。1915年,云南出兵反袁护国,户撒人用满腔的爱国热血燃起熊熊炉火,赶制出象征九州睡狮觉醒的“九狮”指挥刀,赠与蔡松坡、唐继尧、李烈钧等护国军将领。讨袁护国的将领们带着户撒人打制的“九狮”指挥刀,埋葬了封建帝制,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新的一页。解放后,户撒刀因独特的制刀工艺,精湛的技术,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1983年以来,三次被评为德宏州优秀产品,两次被评为云南省优秀产品,1987年8月,轻工业部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用品轻工优质产品评选会上,户撒民族刀具厂生的“关刀牌”藏刀,获1987年度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用品轻工业优质产品奖。1990年,户撒人又用自己独特的工艺锻造了象征民族腾飞的“九龙”指挥刀。它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指挥刀,护卫着庄严的国旗,迎来祖国的每个晨曦。2005年,户撒刀的锻制工艺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户撒集市上富有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但最多的却还是那凝聚着阿昌人心血与智慧的户撒刀。外来游客们捧着做工精巧的户撒刀,不由发出“啧啧”的赞誉声。

  走近户撒刀王项老赛

  才到户撒新寨村口,清脆有力的打铁声便传入耳内,顺着声音,记者来到素有“户撒刀王”美称的阿昌汉子项老赛家中。

  项老赛今年46岁,有四个儿子,除了小儿子还在上学以外,其余三个都跟着他学打刀。2006年3月17的户撒阿露窝罗节上,项老赛获得刀王称号,由于这是户撒乡几百年来第一次的官方评比,项老赛从此可以堂而皇之地将刀王的字样刻在他的作品上了。

  刀王是个称号,那刀自然也要有过人之处。项老赛告诉记者:户撒刀的制作过程从下料,制坯一直到组装共有十几道工序,其中淬火是决定一把刀质量好坏的最关键一步,也就是在这个工序,要通过热处理使刀叶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古人对刀的至高评价这样说到:柔可绕指,吹发即断,刚可削铁。

  项老赛从14岁开始继承父业,他没上过学,大字识不了几个,但是他既吃得苦,又善于钻研,靠他的执著,硬是把金属切削的全部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在27岁时,项老赛自立门户,潜心钻研,在父辈的打刀工艺上作了许多的改进。他既遵循传统又不墨守成规,一方面在式样上适应市场的变化,一方面在刀的质量上下功夫。一把宝刀要削铁如泥,真正打造出来却并非易事,项老赛在采用高品质的钢材的基础上,在打刀工艺中最难、最关键的淬火技术上,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秘不宣人的方法,这使得他做出的刀不仅刀型愈加精美,而且锋利无比。深得爱刀人的喜爱。

  多年的经验告诉项老赛,一丝不苟的精神是质量的保证,也是利益回报的关键所在。他也是爱刀之人,在作坊里他挥汗如雨,精雕细琢,他要的是完美。每一个细节无不凝聚着他的灵感与技艺,项老赛把刀的功能与美感演绎到了极致。

  阿昌族户撒刀的品种多样,长短形状各异,有生产用刀、生活用刀、狩猎者护身用的长刀等数十个品种。由于工艺精湛,户撒刀不仅本民族人视若珍宝,而且还深受附近汉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藏族等民族的喜爱。如今,户撒刀还走出了云南,远销到各地和日本、法国、挪威等国家。据项老赛介绍,“项氏刀”价钱最高时3把可卖到10600元,仅卖刀的纯利润一年可达3万余元。

  一把完整的户撒刀是由不同的人家联合制作的,这样一门传统的工艺在流程上既古老却又符合现代化的流水作业要求。项老赛完成的是刀身部分,而其它的刀把,刀鞘等装饰工艺则由他人负责。多年来,项老赛也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合作伙伴。一把刀,需要每个环节的匠人慢工细活而成。由此,人们也可以看出户撒刀之所以代代相传,其秘籍就是在于刀刀的不同,即使是款式相同尺寸相同,也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

  “现在许多有门路的人,特别是有文化的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做生意,也不愿意学打刀。“刀王说这的话的背景是,户撒刀曾经畅通无阻的中国刀具市场,现在已经成了浙江和四川刀具生产商的天下,今天弛名中外的户撒刀一年的销售额才达到400多万元,与其声名相比,实在差的太远。

  实际上今天的户撒刀已经陷入了一个悖论:它因为“锋利”而出名、而畅销、而繁荣,又因为“锋利”而衰落;要想重振户撒刀威风,必须仰仗于它“锋利、耐磨”的传统优势,但这又正是市场对它说“不”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具有自净功能的综合系统,市场不会管户撒刀有怎样的文化背景,它只承认这种商品现在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刀王项老赛正请人规划,准备成立一个户撒刀加工厂,将制刀、作刀鞘、刀柄、刀装饰的行家巧手集中在一起,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又能即时为顾客送货,争取更多的定单,显现出规模效益,增加村民的收入。

  户撒人的现代经商理念

  回到陇川县城时,正是赶街(集)的日子,章凤、拉影、户撒的小商贩都会到这里来赶集,把自己民族的商品拿来交易。

  从户撒来的阿昌族除了卖凉米线的,几乎都是卖户撒刀的,而且多是女性。她们多数已经改穿汉族服装,没有什么特别的装扮。走近一位卖刀的青年妇女面前,她叫记者买把户撒刀作纪念,并且马上用普通话介绍起户撒刀历史如何悠久,工艺如何精湛。有当地人来,她就用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话讲。青年妇女的生意不错,而旁边那位阿昌族卖刀老大爷则生意清淡。老人告诉记者,她的生意天天都好,因为她会讲许多种民族话,招得来买主。她可以用阿昌话、汉话、景颇话、傣话和缅甸话交谈。据说她还爱唱歌,会唱阿昌族歌,会唱现代流行歌。旁边人说唱支来给远方的客人听听,青年妇女果真风趣地唱起:“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的歌来。逗得大家都笑了。一个幽默能干的阿昌族妇女的形象便留在了记者的记忆里。

  记者来到章凤边贸口岸,没想到又遇到了那位卖刀的阿昌族妇女。她说咱们有缘,大大方方地请记者去喝冷饮。这回她认真地说,她叫熊小妹,家住户撒乡上芒东村,专做户撒刀生意已经4年多了。原来她丈夫打刀她卖刀,后来看着生意好,资金也积累了些,就劝丈夫一边管孩子一边去收购刀,她在外面卖。起初,她丈夫不同意,说外面社会太复杂,怕她在外面不安全。她说,有什么不安全的,她有刀,什么都不怕,她要用户撒宝刀“打天下”。她还说丈夫不愿她在外面跑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怕她和外面有钱的大老板好起来。最后,她还是想出了个办法,消除了丈夫的担忧。她要丈夫每个星期到章凤来一趟,把刀运来,交换一下商品信息,他们也就得会一次面。记者问她为什么不让丈夫来卖刀而她在家收购?她笑笑又摇头,说他口笨,只会讲阿昌话和汉话,做不好生意。记者由此相信了那老大爷的话,她是很有做生意的优势的。

  不仅如此,熊小妹还懂得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记者向她试探钱赚多了后怎么办?是不是回户撒盖幢好房子?熊小妹说户撒的房子现在就很好,将来想去芒市或瑞丽办个大商店。她雄心勃勃,记者想她会成功的。在记者看来,户撒刀闻名遐迩,是阿昌族人用以打入现代市场的最有优势的传统商品,但比宝刀还更有优势的是户撒的女子们。

  与户撒阿昌刀一样,近几年走出小天地进入大市场的还有阿昌族传统的风味小吃——过手米线。这种独特的民族风味小吃,它是当地阿昌族人民的美食,过去只有到了阿昌族聚居的户撒才有幸品尝,而如今,在各县市都能吃到味道很地道的过手米线。尤其在陇川县,经营过手米线的餐馆满街都是,而且几乎家家生意红火。就连德宏州州府所在地——潞西市区,如今也开了10余家阿昌族风味的过手米线店。

  在潞西市的街边,记者和一家经营过手米线的店主聊了起来,店家也是来自陇川县户撒坝的地道的阿昌族。这位姓曹的店主告诉记者:前些年他家主要靠承包的田地过日子,虽然解决温饱没有多大的问题,但经济上还是时常感到拮据,甚至有时想整修一下房屋都没办法。几年前,看到别人在陇川县城章凤等地卖过手米线生意红火,还靠此建盖起了一栋栋新房,也动了心,就从亲戚朋友处筹措了些资金,到州府潞西市来试试。这里的生意虽然比不上陇川等地红火,但生活比单一搞农业种植强了许多。现在,除了农忙时节以外,全家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店面上,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魏鹏

editor

更多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