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电台周末版:"茶王之乡"感受独具特色茶文化

2011-11-07 11:06: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您好,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施晓亮,我现在是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一个热带季风气侯,热带雨林气候这么一个,像童话一样的王国,一个南方的令人非常向往的地方,十年前,我来到这个地方采访,西双版纳这边不仅仅有浓郁的热带雨林气侯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主持人:上午好,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到的是潍坊广播新闻频率每周六上午为您奉献的庆祝建党90周年特别制作的“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采风活动,我是主持人刘静,我们的活动的详细情况,您可以收听我们每天新闻频率的整点新闻,也可以登录大众网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采风活动的网页,也可以通过前方记者施晓亮的微博来关注,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连线前方特约记者施晓亮,听他讲述一路上的点点滴滴,施晓亮您好。
    施晓亮:您好,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施晓亮,我现在是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一个热带季风气侯,热带雨林气候这么一个,像童话一样的王国,一个南方的令人非常向往的地方,十年前,我来到这个地方采访,西双版纳这边不仅仅有浓郁的热带雨林气侯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十年前,我在此采访了傣族、布朗族和基诺族三个民族,但实际上,西双版纳不仅仅是这三个民族,它是一个傣族自治州,但是它生活着,应该我记忆没错的话,是28个民族成份,这么多民族在这边和谐相处,民族团结,其乐融融,千百年来就在这边生活着。刚刚我一开始接进电话来的时候,可能就有一些乱,精力稍微有点分散,因为我正开着车到了西双版纳的州人民政府来接一位十年前给我采访很大帮助的老大姐,现在的州政协的副秘书长,当年的外办主任,叫于金,于金大姐,因为我们来这边,我们马上再过几分钟,跟听众朋友连线以后,我马上就要到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的家庭里,十年前我来采访这边的一个终身州长辈,那里的人民称为永远的老州长,这么一个原来的封建领主土司召存信,召是号召的召,他曾经是封建领主,但是他非常开明,被毛泽东亲自加封为版纳的终身州长,尽管已经退下来很多年,现在已经是九旬高龄了。但是是非常非常受到版纳人民的敬仰,要采访傣族,在方整个西双版纳,老州长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人,正是因为像他这样的领袖人物的存在,西双版纳才像今天一样,如此美丽富饶,特别是民族团结,这里面他是功不可没,在里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主持人:像西双版纳现在的温度怎么样,是不是一个旅游的季节,尤其现在是周末,人多不多呢?
    施晓亮:西双版纳现在应该来讲,当地的朋友跟我讲,现在并不是西双版纳的旅游高峰,相对来讲是他们的淡季。但是我来到西双版纳已经整整一周了,我所看到的西双版纳淡季并不淡,可能比我们相对山东的旅游高峰季节人都要多。在他的主要街道上,来自全国各地与云南省内的旅游大巴车,自驾车,反正是没有停的地方,包括昨天晚上我们要到西双版纳老城区步行街,珠宝一条街去参观、游览,但是找不到停车的地方,路两边全都是密密麻麻的车,他们很多也找不到地方。因为西双版纳的旅游有三大旅游资源,一个是我刚才说了,像章童话一样的热带雨林风光,自然的风光。另外一个是多样性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动物的资源,大家会想到大象、孔雀等等,再一个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现在还有一点,他们经济的发展非常有特色,会有橡胶的产业,工业原料的橡胶,还有香蕉,吃的香蕉,  什么芭蕉、芒果、椰子等等,这边吃的东西非常丰富,另外还有他们的主打产业,就是茶叶。茶文化,我这几天,在这边采访的第三个民族就布朗族,布朗族其实和其他的傣族、景颇族、基诺族一样,他们都是有着种茶的历史。但是有关中国茶文化上,布朗族是一个特别特殊的民族,他们被称为最古老的茶农,整个西双版纳的茶境地,茶文化也丰富发达。我们所熟知的云南的普洱茶,在茶文化中,普洱茶是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普洱茶其实发源地并不在普洱,而且在西双版纳的勐海县布朗山。因为在这个地方,至少是在解放前,世界上并不认可中国的茶,认为是茶出印度,认为印度的茶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的茶默默无闻,改变这一现象的是1961年在西双版纳的勐海县发现了一株1800年高龄的野生茶树王,经过联合国的有关权威的机构和权威的专家,经过鉴定、认定以后,从此茶出印度的观念被改变,都认为茶出中国。再说一点,茶出勐海,这就岔开一个话题了,这边总而言之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包括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发展,都带有强烈的地域的特色,民族的特色,非常丰富,值得一看,看的我眼花心乱。在这个地方,你会感觉到非常有口福。
    主持人:四季的水果不断是吗?
    施晓亮:不光是水果,我说的吃不仅仅是水果,就普通的大米,我们无非是大米干饭、单炒饭、大米稀饭,而在这个地方,我仅仅说一种大米装在细细的香竹中,比较细,大概直径有3公分,比较细的香竹中,用竹子本身有水分在火上烤。
    主持人:竹筒饭。
    施晓亮:就把它蒸熟了,然后一刀剥成两半,米也都不散开,嫩嫩的竹膜就像鸡蛋里面的那一层薄薄的膜一样包裹着大米饭,有一种香米的香,又有竹子的清香,而且你吃起来不光是有口福,你会感官上,你的眼福,甚至你的心灵上、心态上会有一些美好的想象,看到这样的饭会有美好的想象。另外还有相当相当多,比如说还有菠萝饭,菠萝把三分之二的肉挖掉,放上大米,放上各种水果粒,蒸出来也是特别特别好,又好看、又好吃,又好闻,他把人所有的感觉器官,耳、鼻、口、眼,另外思维都调动起来,你每天生活在这个地方,身体感觉到很舒服,心灵上也感觉到很愉悦。我就讲起来,若干年前,可能你们年轻的听众朋友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我想着我高中还是初中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当时非常风靡,叫《孽债》,讲的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下,有一帮主要是上海的知识青年来到西双版纳这个地方,就发生了一些传奇的故事,浪漫的故事。我就想到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当然人的很多一生中的经历是不可选择的,无论这个经历是顺利还是困难还是幸福,都是上帝给人的财富,但是相比起来,去其他地方的知青,比如去戈壁荒漠,去新疆、西藏这些知识青年,相比起来,来到西双版纳这些知青就没有他们幸福。我觉得这些知青来至少冻不着,这个气侯好,饿不着,这个地方是植物资源,各种资源相当丰富。另外闲不着,他们在这个充满异域风情,浪漫温馨的地方会发生很多浪漫的故事,这些知青来这边上山下乡多少年,结果弄出了很多孩子来,弄出很多孽债来。我看完这个电视剧竟会生出这样的一些感慨,这也是算我在年轻中的一些小插曲。我接着说,今天我们已经到了老州长的家门前了,因为来之前跟当地的支委宣传部联络,要采访老州长,宣传部用各种理由婉言谢绝了,因为老州长今年已经年过九旬,高龄的老人身体并不是很好。一直宣传部做为挡箭牌,推掉各种新闻单位的来访,也确实是为了老州长身体健康的考虑。但是我们十年前来采访过老州长,做为十年前,十年以后跨度的回访,如果见不到老州长,见到版纳和傣族人民的历史性的标志人物,毕竟是非常遗憾的。很幸运的是,十年前,因为我采访的人物就是今天陪同我来的于金大姐,当年她是外办主任,是我们的一个老大姐,她是老州长夫妇的干女儿。今天她以私人的关系,说这是自己家里的事情,十年前的记者朋友,就把我们带过来,因为我现在在连线,还不能进入老州长的家里,在门口等连完线再进去拜望西双版纳永远的州长,永不退休的州长。这个州长的威望有多高呢,我就说一件事情,当地党委和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请老州长出来。这样说,无论是在西双版纳,甚至在西双版纳周边的地区,一提到老州长,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专有词汇,就像我们很多年来一说总理,说到总理都会想到周恩来。在这边一说到老州长,都会想到召存信。以后是在城乡,城市、乡村,最偏远的农村,你问男女老幼,任何一个人,老州长是谁?他们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的威望有多高呢?当年修建西双版纳机场的时候,因为要占用老百姓大片的土地,很多老百姓就比较抗拒,因为民族地区工作也不是很好做,就僵持在这儿了。最后没办法,政府就把老州长请出来,老州长只说了一句话,闹什么闹,你们这些土地原来全是我们家的,老百姓就都没有话说了,就纷纷退去,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就足以看的出老州长的威望,他的号召力。尽管老州长连续七届的州长位置上退下来,但是他现在的威望和号召力,并不比现任的州领导差。每年的傣族的传统节日,当然了,平常的时候也会有很多老百姓来拜见、朝拜,很多人到他面前跪拜,会让他摸顶,摸头。然后各个村寨会逢年过节,傣族的一些传统节日会派出村寨中最德高望重的代表,也是怕太打搅老州长,就派一些代表,经常这些代表就多达几十人,上百人,就把老州长家里的院子阻的。
    主持人:围的水泄不通的。
    施晓亮:结结实实的,能够以见老州长一面,跟老州长说句话,被老州长摸顶感觉到是无上的荣耀。还有一个,老州长的威望并不是用个人作威作福,享受的一个借口,一种条件。而是充分利用这种威望,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睦。正是由于它的威望和当时明大体,识大局,西双版纳就得以和平解放。没有一枪一弹,没有死一个人。所以说这样的世纪老人值得我们尊敬。现在时间过了多少了?
    主持人:还有十分钟的时间。
    施晓亮:我大概的说一下,我最近一周来在西双版纳做的一些采访的情况。
    主持人:好的。
    施晓亮:时隔一周了,我也说过曾经采访过三个民族,十年前采访的民族是布朗族、基诺族和傣族傣族就不用说了,傣族是大家。
    主持人:非常熟悉的。
    施晓亮:熟悉的一个民族,说熟悉是在各种传媒上都看到,非常漂亮,身体又漂亮,生活又浪漫,以泼水节而著称的,这些信息大家已经比较熟悉。
    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一下像布朗族,这些民族。
    施晓亮:基诺族同样是生活在西双版纳这样一个浪漫的地方,他们跟傣族不一样,他们是相对人数比较少的民族,十年前我来采访的时候,基诺族只有1.8万多人,现在可能也不会超过2万人。整个基诺族生活在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下面的一个乡镇,叫基诺山民族乡。所说它特殊,它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它是中国的第56朵花,是中国最后一个民族,这个最后并不是最后产生的,最后发现的,而是最后认定的。在1975年经过民族认定,它就成为中国的第56个民族,基诺族。这个民族的特殊性还在于它是从原始社会形态一步跨入社会主义,它跟我下面要说的布朗族是一样的,都是跨越了几个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就表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它把一个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这么一个蒙昧的民族代入了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阶段,正和其他的少数民族一样,党的优惠政策。还不能这样说,应该说比其他的民族更享受着党的优惠政策,因为对于这些人数相对较少,而且比较特殊的民族,党的政策特别特别的优厚,在基诺山乡采访的是基诺族的乡镇文化站站长,叫沙车,在十年来,沙车退休了,副站长资切替他,副站长兹切当了站长几年以后,05年、06年退休,然后老站长沙车的儿子又在做文化站长,他们这些人是一棒接一棒的在传承着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前几天到达基诺山乡的时候,以后退休的兹切现在还是在发挥余热,他搜集整理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歌舞,因为歌舞是每个民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部分,他就成立老年协会任会长,然后每天会把这些整理的布朗歌舞交给这些大妈、大爷们,通过他们的传唱来影响到整个民族,带动这个民族的文化,不至于淡化消失,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基诺族是一个信奉以太阳为崇拜物的民族,他们的服饰上都有太阳花,他们每个村寨都有两面基诺大鼓,基诺大鼓叫太阳鼓,基诺太阳鼓,太阳鼓是用千年,几百年的老树,不经过任何拼接,直接掏成一个鼓身,然后再蒙上厚厚的,没有去过毛,没有熟过的生牛皮,上面有放射性的17根木棍,代表太阳的光辉,每当他们的节日,每年春节前后,他们有一个节日叫特毛且节,他们会穿上太阳花的服装,敲起大鼓来过民族节日叫特毛且节,每年国家财政也会拨大量的钱,为他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包括特毛且节都是政府在支持他们做。所以这个民族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他们本民族的文化还在延续,这是非常幸运的。另外一个民族,我在这边采访的一个民族是布朗族,我刚才说了,这个布朗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农,他们制茶,以制茶、种茶、饮茶、茶的贸易,他们这边所谓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就是用茶叶做成茶饼,运送到西藏,整个茶马古道的起点就是西双版纳的勐海布朗山乡。现在随着07年,大家记得普洱茶有一轮疯狂的炒作,这轮炒作尽管已经很不理性,但是它让普洱茶的茶文化为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进一步的认识,近几年普洱茶的价格回归理性,回归理性之后这个产业就得到了更加健康的发展,在勐海县我就发现整个茶的企业,现在注册的生产厂家有120多家,我们最熟悉的叫大益普洱茶,也就是勐海茶厂,它在西双版纳的勐海县,整个勐海县一半收入来自于茶企业。像勐海县茶厂早在1938年国民政府中央企业,央企。所以单纯从这一点上来讲就说明这边是茶的品质,茶的历史是最正宗的,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现在大益普洱茶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普洱茶的生产企业。现在年收入,我昨天采访的时候是过十亿,它的五年计划,五年以后将达到四五十个亿,那么作为中国茶曾经有非常尴尬的一段历史,虽然我们现在是中国茶叶大国,饮茶大国,但是没有一个正规的很大的茶叶企业。反而像西方的袋泡茶,又杀回中国来,他们的年产值、利润率远比中国最大的几个茶企加起来还要多,这种局面是比较尴尬的。现在普洱茶就打破了这种局面,原来很多人认识中国是因为北京,就像说到美国,就会说到华盛顿,说到中国肯定要说到北京,但是东南亚来讲,他们了解中国是从茶开始的,是从勐海开始的。所以说,茶出中国,现在在这边,在西双版纳云南这边的说法是茶出勐海,只要是普洱茶占上勐海出品,那么就会身价倍增,我在这边也有一个门外汉,成为一个普洱茶的爱好者,我也喜欢这边的茶,茶的味道,茶的文化,茶道,跟朋友们,跟两三个好友坐在千年的古茶树下,听着布朗族的三弦弹唱,这种弹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喝着顶级的普洱茶,然后谈着我们的历史、文化、过去,畅想着自己的未来,畅想着我们以后美好的生活,谈论着我以后走过来的56个民族的多样性,丰富多彩,一路上的故事,我感觉到那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主持人:随着普洱茶的世界文明,对他们的经济来说,这十年之后又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施晓亮:非常大的变化,比如说无论是基诺族还是布朗族,以及我采访过的与茶有关的拉祜族等等这些民族,前些年,所谓的前些年也不用太久,十年前,他们的茶的价格大概是1公斤五六块钱,也就是说一斤3块钱,甚至不到3块钱。我现在上半月采访的佤族的翁丁村寨,那个地方至今还是1公斤10块钱,1市斤5块钱,他还不够采摘的费用。在西双版纳这些地方,由于茶经济的迅速发展,就带富了一方百姓,成为县里致富经济。布朗族经常询问一下,现在一般的古树茶的收购价格现在叫古花茶,比春茶价格要低很多了,它是每年几个季节的第二好的,除了春茶就是现在的古花茶,古花茶的价格是1公斤220块钱。一般就是这个价格,1斤100多块钱,老百姓动辄就有几千棵古茶树,甚至上万棵古茶树。另外还有10亩、20亩的茶园,他们的经济收入还是非常好的。人均收入,在云南我做过一些采访,其他的地方,人均收入云南这个地方还是比较低的,年收入是一千五六百块钱到两千块钱,这个是很普遍的,而在布朗山乡,他们的人均收入达到了两万块钱。在最厉害的一个种茶的布朗族的山寨叫老班章,这个种茶的人就非常清楚了,比茶的发源地,他们这些村寨里的农民,现在人均收入达到2万多块钱,甚至老班章去年进出小山寨的资金接近2000万,而他们山寨仅仅是100多户的小小的布朗山寨。所以说每家平均起来二、三十万的年收入,不要说是一个贫穷,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过来的一个布朗族,就是在我们城市中,这也会让那些大学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也就是一两千块钱,每天在一平方的四方格子里在卖命,让这些所谓的上班族们情何以堪。
    主持人:施晓亮,你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您在西双版纳还能呆多长时间呢?
    施晓亮:我在西双版纳,一直等到今天才采访老州长,昨天我从勐海县刚刚出来,回到西双版纳的州府所在地景洪,采访完老州长之后,  我们再做一些旅游的休闲,这边的旅游风光也比较多,我还没有说,前几天参观过的叫橄榄坝,西双版纳  傣族风情园,这边更有野象谷,孔雀成群、野象成对,这还是可值得参观的,值得游览的。其实这本身也是民族文化采访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下午游览完野象谷之后,我们就会恋恋不舍的告别这个童话般的王国,继续赶往下一站,因为我们在这边已经超期了,赶往下一站红河州,红河哈尼族自治州采访有着最美的梯田,最美的景色的农耕的民族哈尼族,哈尼梯田在世界上是非常有名的,它跟长城一样,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在采访完哈尼族之后,会来到云南的首府昆明小做修整,然后准备出云南赶往,同样一个民族文化非常丰富多彩被称为民族博物馆的贵州。
    主持人:好的,由于时间关系,非常感谢前方记者施晓亮为我们做的精彩的介绍,非常感谢您,下周我们同一时间再见。
    施晓亮:好的听众朋友们再见。
    主持人:好的,刚才我们听到了前方记者施晓亮在西双版纳的一些见闻,下周施晓亮就要到达贵州,我们在下周同一时间将继续为大家连线施晓亮,来体验贵州那个民族的一些丰富多彩的一些乡情民风,同时也希望您共同的关注我们的节目,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庆祝建党90周年特别活动,“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采风活动历时半年,足迹遍布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民族家庭,前方特约记者施晓亮将随时为您发回最新报道,敬请关注。
马震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