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汉族:屯堡,梦回大明感受汉风

2011-11-23 19:15:00     作者: 刘国栋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党旗漫卷中国红 汉族 屯堡 活化石 安顺地戏
[提要] 走进56个民族,当然少不了对于汉族的采访,而汉族作为第一大民族由于人数众多,不像少数民族那样“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分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那么哪里的汉族才最具有代表性呢?是中国最早产生人类文明的黄河流域,还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称的山东?十年前,领队施晓亮就已经遇到这样的问题,“中原作为中国的发达地区,各种文明在这里相汇交融,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也更为彻底,那里已经没有了保留最初样貌的汉族了,只有屯堡汉族却相对传统”,施晓亮介绍着,我们的公羊房车也慢慢驶进了天龙屯堡村寨外地停车场。

生活中,屯堡女人就是如此打扮,保持着600年前明朝时的模样。

天龙屯堡大汉族村寨中的三贤寺,儒、释、道三方一并供奉,兼容并包(施晓亮摄)

屯堡大汉族的妇女从来没有受过裹脚之苦,现在她们的舞蹈中有一个就叫《大脚女人舞》(施晓亮摄)

屯堡大汉族的祭祀仪式上的傩面舞蹈。据说傩戏是从军傩演变来的(施晓亮摄)

屯堡大汉族傩戏中的傩面具(施晓亮摄)

  “我家南京凤阳的”
  据资料上的记载,最早对屯堡人产生兴趣的是日本学者。1902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到贵州做实地调查,发现有一群人的打扮很奇怪,他询问向导,当地人说那些人叫“凤头鸡(籍)”。鸟居龙藏还以为自己发现了新种族,很兴奋,于是研究一番,结论是这些人是汉苗人群的混血,应该归属于汉族。
  过了几个月,另一位日本学者伊东忠太也到了贵州。伊东忠太这个人是研究亚洲古建筑的,可他看见那群打扮古怪的人,也觉得稀奇。他不想在人类学上费太多的精力,就直接去问清政府的镇宁州知州,地方官告诉他,那些人是“凤头苗”,还写了个纸条,解释苗族分为黑苗、花苗、凤头苗、仲家苗,穿着特点分别是什么……于是伊东忠太就以为这些人是苗族。
  鸟居龙藏回国以后就宣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伊东忠太看见以后不同意,俩人就吵了起来。这事让当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知道了,觉得有趣,于是也来探个究竟。这样,直到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学研究者(如费孝通等人)陆续发表文章,最终认定这群打扮古怪的人是“汉裔”,并且因为他们多住在屯堡周围,当时的学术命名为“屯堡人”,而现在直接称为汉族,当地人为了显示自己血统的纯正则自称“老汉族”。
  据《平坝县志》载:“屯堡者,屯军驻居地名也……迨屯制既废,不复再以军字呼此种人,唯其居住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居信地名之为屯堡人,实则真正之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后裔嗣也。”
  安顺会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当地居民的大量传说及家谱印证了以上记载,说明今天的屯堡人世间确为明初屯军的后代子孙。1371年,也就是洪武四年刚刚坐上皇位的朱元璋,为平定边患派大将汤和率兵南征贵州,时任普定路土知府的适尔归顺了明王朝。第二年改设普定府,适尔任知府。适尔死后,安锁继任。当时,元朝势力仍盘踞云南,元梁王巴匝刺瓦尔密不服从明王朝统治,胁迫安锁反叛明朝,并斩杀明朝派来的使臣,这激怒了明朝皇帝。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征南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攻克普定,安陆侯吴复和顾成斩杀梁王派来的将军金容刀,生擒安锁,安顺一方战事初平。紧接着两路大军直捣云南,元梁王败死,战事结束。
  但没几年,烽火又起,傅友德不得不奉旨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率兵第二次“调北征南”。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
  朱元璋后来就采纳大臣意见,把军队留在了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并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在当地聚族而居,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600年过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娱乐方式等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
  “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安顺地戏
  说起娱乐方式,我们果然就遇到了。在屯堡的石头砌就得街巷行走,突然就听得从某一个院落传出密密的鼓点锣声,中间还掺着辽远粗狂未知名的歌声。
  “快走,快走,这是安顺地戏开锣了,咱们赶紧去看看。”施晓亮边说,便拉着我们循声找去。
  高门大户,迎面是一堵屏风,上面挂着安顺地戏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绕过屏风后,是一处宽阔的天井,中间摆放一排排的长条木凳,游客稀稀拉拉的坐着。对面的舞台上,穿梭着四个身穿戏服,头戴面具的演员,他们手持道具刀枪,那抬腿踢脚的动作像极了京剧里面的做打。再细看旁边高挂的戏牌:三英战吕布。
  屯堡人先祖为屯兵之人,先天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也许就是地戏了。地戏源于军傩,军傩是古代军队中用来作为出征祭曲、振奋军威、恐吓敌人的一种傩仪。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续修安顺府志》,“黔中民众多来自外省,当草莽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
  “跳神”是屯堡人对地戏的俗称。它是屯堡人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象征,也是屯堡人文化娱乐的主要内容,在屯堡村寨里,稍大点的寨子都有地戏,大的村寨甚至多达四五堂。我们现在到的这个戏院,工作人员就告诉我们,这里每过半点就会有一场演出,让过往的游客都能看一看安顺地戏。
  地戏的唱腔源于江西傩戏中的弋阳高腔,高亢粗犷,十分适合表现战争主题,这也曾是影响“国戏”京剧的重要唱腔,这一唱腔“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在其他戏中早已不复存在,惟在屯堡地戏中保留了下来,流传至今。改革开放后,屯堡地戏应邀到出国演出,西方戏剧界为之震动,称之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
  地戏脸子(面具)的雕刻是黔中最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它按人物造型分为五色相,即老将、文将、武将、少将和女将,老将雕刻讲究年龄气质,少将讲究英俊潇洒,文将讲究气质儒雅,武将讲究面相威猛,女将则讲究秀色妩媚;脸子雕刻细腻生动,仅仅就眉毛而言,就有“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刚烈人物如烈焰”的造型规律。这门古老的艺术一般都是家传,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经过“破四旧”和“文革”,古老的脸子已经很难寻觅,所幸的是,屯堡脸子艺人后继有人。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