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4 16:03:00 我要评论
来源: 大众网编者按:“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访活动采访团在贵州采访。由于道路及行程原因采访团未能到务川县采访仡佬族,了解到这一特殊情况后,务川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向记者提供了仡佬族相关历史资料,希望能用这些秀丽的图片和难忘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下仡佬族在10年间发生的历史变迁。
仡乡少女采茶青
傩戏表演
花轿迎亲
打篾鸡蛋
大众网11月14日讯 民族村寨蕴含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民族乡村旅游和实现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和血脉。十年前,大众网特约记者施晓亮曾来到贵州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采访仡佬族,真实地记录了龙潭村当年的情况。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十年后的龙潭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仡佬族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一、蛮王仡佬,开荒辟草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居住在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北渝南结合部,位于黔东北大娄山东南麓, 是仡佬族的发祥地。全县总面积约2777平方公里,有仡佬族、苗族、土家族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6.56%。
仡佬族是务川的土著民族,是最早开辟务川土地的先民之一。“蛮王仡佬,开荒辟草”的歌谣,至今仍流传务川各地。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不仅如此,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
二、美轮美奂的龙潭民居
龙潭村是全国仡佬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丰富的物产资源,为此而赢得了“仡佬之源、丹砂古镇”的美誉,是全省20个少数民族文化村和全省首批公布的14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现批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更是全国唯一的仡佬族文化保护建设村寨。2010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龙潭仡佬民族文化村是一处集历史遗存和自然山水为一体的典型村寨,被专家评为“是仡佬族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工艺最精湛”、“吸收汉文化最多”的一处仡佬族村寨。
龙潭村民居大多修建在岩石嶙峋的石头丛中。当地的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尤为有特色的便是其建筑布局及石木装修。一般都是一正两厢,中铺石院坝,外砌石垣墙,形成封闭式四合院。四合院的石垣墙,大多以片毛石垒砌,间或以方整石砌筑。前者有平砌、斜砌及随意垒砌等多种工艺。斜砌中,又有上下两层反向垒砌者,形成条条“麦穗纹”,当地又称“鱼骨头”。麦穗和鱼骨,皆为吉祥物,一向受青睐。
建有石垣墙的民居,必定建朝门。朝门由木质垂花门和石质八字墙组成。垂花门,穿斗式,悬山顶,上盖小青瓦。垂柱雕刻莲蒂、南瓜,寓意清廉、多子。门簪或刻南瓜或刻福寿,寓意多子、多福、多寿。连楹雕刻水波纹,意在于镇火。
正房多为四榀三间。房子较高,吞口较深,出檐较远,是其特点。最引入注目的是门窗雕刻丰富多彩。明间门窗,均为六扇,称“六合门”,意为“完整”、“圆满”。次间门窗,也是六扇,但窗子只雕四扇。不少人家于次间辟门,上部饰以圆形挂落,称“月亮门”。在木质门窗上,遍饰造型各异的吉祥图案,诸如福寿禧、耕读渔樵、二龙抢宝、双凤朝阳、野鹿含芝、喜鹊闹梅、吉祥牡丹、麒麟望日、岁寒三友、连年有余等等。龙潭民居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即不仅于明间大门安装腰门,次间房门也安腰门,所有腰门都是镂空的,但图案几乎无一雷同,其实门窗雕刻也是如此,充分体现各自的独创精神。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