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经济概况

2011-12-14 15:08:00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哈尼族;施肥方法;灰肥;1950年;信运;水田;经济文化
[提要]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哈尼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水田一般二犁二耙,中耕锄草两次;秧田及部分地区的水田也施少量绿肥、灰肥和畜粪,不施人粪。   擅长纺织竹篾器物是每个哈尼族男子的特点,家庭用的箩筐、竹篓、竹席、草排,大部分自编自用。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哈尼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居住在墨江、新平、镇源等接近内地的哈尼族,因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大,自明清以来已先后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的范畴。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当地汉族大体相当,土地的买卖、租佃关系已很普遍。而居住在西双版纳和澜沧江一带的哈尼族,则受封建领主的统治,有的地方还保存一定的“刀耕火种”原始的生产方式,居住原江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和江城等县的哈尼族,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阶段。这些地区还残余着土司制度。由于这些剥削制度的存在,哈尼族人民期以来受尽了压迫和剥削,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特别是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民党的统治,更使广大哈尼族人民的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1.农业

  西双版纳及澜沧一带的哈尼族以旱地的锄耕农业占主导地位。水田占的比例较小,部分地区甚至完全没有水田。铁质生产农具已普遍使用,主要是砍刀和锄头,多从外地输入,也有本民族打制的;水田使用犁和耙,用牛拽引。没有水田的地方,也不会使用耕畜。旱地作物以和中旱谷、包谷、芋头和瓜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耕作技术较为粗放,普遍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一般是在冬委将山坡上的树木枯杂砍倒晒干,第二年春季放火烧山,然后便在烧荒的土地上,用锄开挖并略加修整即进行播种,如果种包谷和黄豆,即采用挖穴点播,出苗后薅一至二道就等待收获。收获用镰刀,脱粒用脚搓,没有专门工具。山地一般种三至五年即放荒轮歇,又去开垦另一块新地,只有村寨附近少数肥沃的旱地,靠多处作物轮种、间种来保持地力,可以使用较长的年限。水田多半是“雷响田”,耕作一犁一耙,薅一至二道草,有些地方根本不薅草。无论旱地和水田,一年都只种一季,不选种,也不施肥。由于每年都有部分的旱地要放荒轮歇,还要耗费大量劳力去另开新荒,这样就使得耕地与村寨的距离越来越远,每天返时间很多,加上哈尼族本身宗教祭日频繁,一个正常劳办每年用于生产上的时间不超过二百天,而每日的实际劳动时间也只是五、六个小时。哈尼族最大的聚居区红河南岸四县和江城地区大部分的耕地都是水田,旱地只占少部分。利用山区特点兴修的自上而下的沟渠网,保证了相当一部分稻田的适时灌溉。铁质农具不仅数量较多,种类也较全,除犁、锄、镰、斧、砍刀等外,还有中耕的薅锄、旱地犁(部分地区)、脱粒的木制谷床等。由于山区田丘铗小,大型农具均较坝区为小。水田一般二犁二耙,中耕锄草两次;秧田及部分地区的水田也施少量绿肥、灰肥和畜粪,不施人粪。开始注意选种,多在收获时将长得好的成片留下。旱地“砍倒烧光”和体耕轮作还较普遍,宅旁园地经常施以草木灰和畜粪,可以长期使用。

  在生产中男女有明显分工,男子主要是犁田、耙田、铲田埂、打谷、砍地等;妇女主要是挖地、锄地、裁秧、薅秧、割谷及家务劳动,有所谓“女子不犁田,男子不裁秧”的谚语。全年参加劳动生产的时间约二百至二百五十日,每日的劳动时间一般为五、六小时。水田产量一般每亩约三百斤,上等田可达五六晨斤,旱地产量只百斤左右。一个强劳动力,在生产工具俱全的条件下,约可提供超过自身消费水平二倍左右的剩余生产物。

  2.副业

  这里的哈尼族种茶、采茶有悠久历史。格朗和南糯山是西双版纳著名的大茶山之一,这里出产的普洱茶,品种优良,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哈尼族除了农业和种茶外,狩猎和采集也是他们农业经济的补充手段。哈尼族聚居的山区,原始森林茂密,成年男子都有丰富的狩猎经验。野兽出没的地方,可利用地弩、陷阱、扣子、编笼等办法来捕杀豹子、野牛、马鹿、麂子、豪猪等野兽。这些猎物除了少数稀有的要拿出部分奉献头人外,大部分归个人所有。按民族的传统习惯,他们也常常把猎肉分给家族内部或村寨中的老人吃。哈尼族男子还在农闲休息时,下河用鱼网捕鱼捞虾,妇女和老人们则采集野果、香菌、嫩笋、野薯之类来补充粮食的不足。

  普遍饲养家畜家禽。饲养牛、羊、鸡、鸭等,主要是为自己家庭提供肉食,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商品出售。红河南岸的小耳朵猪,是很早就著名的良种。哈尼族还有稻田养鱼的习惯;鸭子也多放养在梯田里。

  3.手工业

  在哈尼族社会,手工业还没有和农业分离。但已有专门技术的手工匠人,除铁匠、银匠外还有木匠和石匠。铁和银主要从汉族地区输入,本族不会治炼。纺织使用纺车,效率较高,但也只能满足自己家庭的消费。竹、木用具品种远比前类地区多,有轧花机、纹车、织机、染布笼、木碓、榨油木榨、煮酒器、犁架、耙、谷床、鱼笼、背箩、簸箕、篾桌、竹凳等多种生产、生活用具。有将小件成品带到市场出售的。各类匠人中,已有少数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工艺劳动,逐渐脱离农业生产。

  铁匠。一般是三、四个村寨有一名不脱离生产的铁匠。铁匠不会治铁,多是为自备原料的农户请去加工和修补。银匠也只是自己家接受原料加工,打制本民族群众喜爱和各种装饰品,镌刻各种精美的花纹。他们都是在农闲时进行工艺劳动,从不购置原料和出售成品。这些有特殊技能的人(特别是铁匠),在社会上受到尊重,别人请他要送酒送鸡,劳动报酬也比从事农业劳动要高。

  纺织。已经在个体家庭中独立地进行。妇女们上山砍柴或下地劳动都带着纺锤沿途捻线,织布是靠一部简单的织机完成,织出的土布布幅较窄,用自种的蓝染成藏青和黑色,然后缝制成衣。据说,由棉捻成线到制衣服,每套需时三、四十天,因而要满足一个家庭内部成员的需要,每年都得经过一番努力。妇女们还会用葛麻纺织伞套、背袋;年青姑娘会用五色丝线纺织饰有各色图案的美丽挎包,这些产品都是自己消费,很少拿到市场上出卖。

  擅长纺织竹篾器物是每个哈尼族男子的特点,家庭用的箩筐、竹篓、竹席、草排,大部分自编自用。酿酒同样也是为了自己消费。只有少数竹藤用具,间或拿到市场上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

  4.商业

  商业交换也比前类地区频繁,定期的市集——街子已经相当普遍,多为五至十天赶一次集。街场上固定的商贩主要是汉族,也有少数哈尼族,他们多为小本经营的摊贩。自己拥有马帮,专做大宗买卖的商人,则多是土司、地富兼营。有些街场,如思陀土司署所在地育乐街,已集中了数十户的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少数匠人,即使不是街期,也可以进行买卖,已初具小镇规模。

  哈尼族聚居的山区,还有定期的集市,商品交换要到附近傣族和汉族的集市上进行。在哈尼族提供的商品中,由狩猎、采集得来的自然物占了相当比重;此外就是小猪、鸡、鸭和蓑衣、篾器、蓝靛、药材、草排之类的农副产品和产茶区的大宗茶叶。

  5.经济的发展

  分布于墨江、新平、镇沅等内地县的哈尼簇,长期与汉、彝、傣、苗、瑶、拉祜等族杂居共处。除墨江以外,其他地汉族是汉族人口占多数。哈尼族和当地其他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影响远比边疆地区深,明、清以来就陆续进入了地主的经济范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哈尼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民族自治,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以哈尼族聚居的元江县为例。元江的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吸取现代农业先进机械和耕种方法,施肥方法,农产品十分丰富,并增种了蔗糖等经济作物,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贸、旅游等也获得长足发展。

  在党和人民的领导下,元江发展了以制糖为主的工业,同时促进了其他地方工业的创建和发展。195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二十五万元,1982年已达到二千零六十五万元,增加了八十一点六倍。

  元江水泥厂于一九七一年组建,次年投产,年产水泥一百六十吨,总产值为一万二千五百七十六元。

  此外,县办集体所制的地方手工业如建筑公司、服装厂、皮革厂、五金厂、陶器厂等,也不断有所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解放前,元江县的交通运输及邮电事业十分落后,县元公路,山区农村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县城只有一个邮局,仅能办理简单的信运及小包裹邮寄。解放后,全县的交通运输及邮电副业有了迅速发展,公路,交通运输工具、邮电通讯设备成倍、十几倍地增长。

魏鹏

editor

更多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