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0 22:09:00 我要评论
来源: 中国网谭信慈展示傩面具。
傩面具。
提及“傩戏”这个词,脑海里闪过的是诡异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古怪的言语、粗犷的动作和令人惊悚的场景,像古希腊的酒神狂欢,又像印第安人的原始祭祀。傩戏这种从原始巫术蜕变脱胎出来的古老戏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而被称为戏剧“活化石”。谁能想到,它却遗落于毛南山乡,隐藏在重重深山里。
几天来,记者一直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大山中,寻找那些诡异的面孔,或凶神恶煞,或慈眉善目,或满面沧桑,或美丽娇人。如此执著地探寻,不仅仅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也是为了追溯一段失落的传奇。
“活化石”遗落的地方
环江的下南、上南、木论一带是毛南族聚居地,这些地区史称“茆滩”、“冒难”或“毛难”,当地土著被称“茆滩蛮”,后称“毛难族”,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毛南族。2009年6月3日至5日,我前往环江,奔走于崇山峻岭之间。
从殷商至汉唐,傩都是可登大雅之堂的礼乐。“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即便是民间傩祀,连孔子也身穿朝服站立阶台,恭敬地观看。
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英俊武士薛绍的邂逅,就是在一场傩舞的狂欢中。一张傩面具揭下的瞬间,她的初恋悄然来临。
自唐以后,傩戏在中原声渐不闻,最终在汉文化区域内销声匿迹了,却幸运地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保存了下来。而在环江的下南乡、水源镇等毛南族聚居地,地域的偏僻、独特的民俗、方言的限制,以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渗透,使得傩戏千百年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独自芬芳。没有人知道,在这里,究竟是从哪天开始上演傩戏的。此行若能捡拾这古老剧种失落的碎片,也许能够体味到千百年前毛南人的信念与快乐。
雕刻时光的老人
6月4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堂八村70岁的毛南族傩师谭信慈,在老伴的协助下,把两个沉重的箩筐拖下楼来。
箩筐里,36个精雕细琢、色彩绚丽的木质傩面具,或剑眉刀须,狰狞可怖;或温文尔雅,慈眉善目,呈现着令人震撼的艺术之美。毛南先民对神灵的崇拜,对鬼魅的痛恨,通过面具的制作而表现得淋漓尽致。毛南傩面具一套36个,有男女之分、善恶之别,据说在傩师“开光”之后,就有了神力。
“这个眼珠瞪突、阔嘴獠牙的是雷王;这个樱嘴柳眉,满面含笑的是万岁娘娘;这是三娘,这是雷兵,这是瑶王……”谭信慈小心翼翼地双手捧出,一一介绍,再轻轻地放回箩筐里。
面具用一种叫做“恩木”的树木雕刻而成的,因为“恩木”雕刻时不易开裂,也不易生虫,而易于保存。傩面具的雕刻是傩戏的核心技术。在环江,能雕刻全套傩面具的仅有寥寥数人,其中之一就是谭信慈。
谭信慈是从44岁开始学习傩面雕刻的。因为找不到师傅,他就根据书上的图像,并结合自己的想像,勾勒出模型,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技术炉火纯青,刀下栩栩如生。他还研习戏文,找来爱好民间艺术的青壮年,组建傩戏班子,常应邀到村民家里演出。谭信慈既懂雕面具又懂演傩戏,在毛南人中恐怕绝无仅有。
傩面具雕刻工艺繁琐,制作一个面具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该县洛阳镇平源李果场大河组75岁的毛南族雕刻艺人方振国,用一生守护着这门技艺,他说不清自己刻了多少个面具、用掉了多少“恩木”。他把制作技术传给了二儿子方文展,但二儿子已外出务工多年,手艺也荒废了。因担心这种古朴神秘的技法后继无人,已是垂暮之年的方振国,开始向孙女授艺。傩面具雕刻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已渐渐被打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