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济南经济广播:小记者难忘的15岁生日
2011-12-09 14:45: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很舒服的一个状态。这两天我们也回看了一下我们莹莹的微博,发现在旅途过程中,你好像度过了你自己15岁的生日。
施晓亮: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施晓亮。我们昨天下去采访,一直是节奏非常紧张,因为车的问题,就停在南宁,突然节奏就放松下来,一放松下来,反而人会感觉比较累,今天一睁眼的时候已经是11点了。然后现在我和莹莹还都在各自的床上,她还没起来。我说一会儿就连线了。
主持人女:昨天还没说完,昨天采访的是壮族吗?
施晓亮:今天我可能少说一点,一会儿交给莹莹。我就作为替补队员。昨天访问的壮族,上午采访的时候,仅仅是采访了当地壮族的小歌唱团,也就是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唱的这些歌声,我发现电话信号连线很不好,我录下来的声音,用高清的录音笔录下来的声音我回放了一下,非常非常的好。以后有这样的事情,我尽量的录,录了以后,传给你们,尽量早的传给你们,在节目中就作为插花,和大家分享一下,因为以后的行程中可能录音会比较多。壮族是因为遍布全境的,九年前我来采访的时候,仅仅是到刘三姐的故乡,壮族就是刘三姐的后代,不仅仅是唱山歌,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壮族的文化,比如说我昨天到的武鸣县,它是壮族的发祥地,也是壮文的发源地,所以说它这边有关于壮族的文化、历史,在这里比刘三姐的故乡更到位一些,更传统一些。其实有关于壮族的传统在原来的采访中有了很多,选了很多的点,比如说百色的黑衣壮,我们所说的抛绣球、唱鹩歌都在那边是最原始,唱的最好,抛绣球是在那边起源的,有很多的民俗活动,而这边武鸣是蓝衣壮和那边的黑衣壮完全不一样。还有很多壮族的其他的分支,由于这次行程很紧张,我们就只能说是到有限的几个地方去。即便这样也是看到、采访到了很多,有很多的以外收获,比如说昨天下午,我们去了一个壮文学校,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壮文学校,壮文是1958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创立的壮族的文字。原来壮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我们去壮文学校,他同时还有两块牌子,一个是广西民族中学,还有一块牌子是广西民族中专,一个高中一个中专都在这里。我们去了之,这个民族中专里面,让我们看到,他们办了一个特色班,就叫少数民族歌手班。他们这边聚集着九个民族,除了壮族还有侗族、苗族、瑶族、水族、布依族、仡佬族、仫佬族等等等等,很多的民族。他的特点让我非常兴奋,他的特点是除了会唱本民族的歌唱得非常好之外,所有的各民族的同学都会唱另外七个八民族的歌曲,而都是用少数民族的语言,用各个民族的目语母语去唱,至少这些同学都会说八九种民族的语言。那都是很了不起的语言专家了,小专家了。而且唱的歌非常原汁原味,而且经过专业的训练和提升以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唱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歌曲,但是比一般我们听到的生活中的老百姓唱的歌曲确实是好,因为像一般的老百姓没有音乐素养的话,他想唱民族的这些比较有技巧的,像多声部,他唱不了,而这些经过培训的孩子,唱原生态也会唱得非常的好。很可惜,我今天刚刚给你们传音频去,今天就不能放了,在以后就作为插花来给大家分享吧。特别是昨天唱的壮族的歌曲,和刘三姐家乡听到很不一样,在壮族有一种传统的乐器叫天琴,天琴唱的一首《问天谣》,天琴就像琵琶、二胡形状结合起来的样子,音色也不一样,然后各民族的女孩子都来唱壮族的歌,而且唱的非常非常的好,让我挺感动。这就是说明这边的多民族的少数民族在这边和睦相处,千百年来共同发展,和睦相处,一块和睦融洽团结,这才真正体现出民族大团结、民族大家庭,在他们这边就体现的特别好。你像各民族的音乐能够互通了,都在舞台上唱多民族的歌曲,文化的相互融合也带动了感情的不断的融合和沟通,这些民族团结、民族大家庭,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配合的特别默契,特别和谐,让人感觉特别的好。
主持人女:我们也看这两天你采访的壮族,跟我们讲的经历非常的丰富,也希望晓亮能抽点时间在微博上更新一下,让我们看到、知道当时的场景,肯定有图片给我们分享。那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请出小莹莹?
施哲莹:你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女:还没起床呢?
施哲莹:没有。
主持人男:平时的时候都是几点起?
施哲莹:平常的时候八九点。
主持人男:今天睡了一个懒觉。
施哲莹:一觉睡到自然醒,太阳晒屁股。
主持人女:很舒服的一个状态。这两天我们也回看了一下我们莹莹的微博,发现在旅途过程中,你好像度过了你自己15岁的生日。
施哲莹:是。
主持人女:那是不是这个生日也挺难忘的?
施哲莹:其实15岁的生日,上次我连线我说错了,酸奶不是在西藏,是青海那块的回族。在回族的时候,当时我们去买酸奶,那个老婆婆就说,你多大了呀,我说快到15岁了,她就说15岁在我们这儿都结婚了,我们说现在也是这样吗?她说是。然后我们到下一个地方再去买酸奶的时候,我们就问那个阿姨这里的人都是多大结婚?她就说14、15岁结婚。所以在他们看来,14、15岁就是一个比较成年的年龄了。
主持人男:快成家立业了。
施哲莹:然后在15岁这一年把中国跑了一圈,快跑完了。然后在11月的时候过了一个生日,其实那个生日还是比较戏剧化的,当时我睡了一下午,然后我爸爸就出去办事,去政府拷照片什么的,他就顺便去买蛋糕,他没买到,那个小县城就没买到,他就问那个路人说有没有蛋糕店呀,那个路人说挺难找的。他看到我们的采访车上贴的标志,他就挺感兴趣,他就问怎么回事儿,我爸爸就跟他说,他就特别感兴趣,他就说,我帮你们过生日吧,怎样怎样的。然后那个叔叔也特别特别热心,帮我买了蛋糕,也是挺感谢他的。然后虽然15岁的这一年的生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礼物,但是回想起来,走完了这一圈,感觉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主持人女:对,刚才我也想说这一段旅程对你来讲,就是15年来说最好的礼物了。
主持人男:你看了这么多的人,有15岁结婚的,还有15岁天真烂漫的,你看你15岁走完了这一圈,你自己平时静下来心来的时候想一想,你比别人多得到了什么吗?
施哲莹:其实你看我们从6月25号从北京出发,然后北上采访了满族、朝鲜族,然后以猎为生的赫哲族,在内蒙古大草原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然后在往西走,采访了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然后到达新疆又采访了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边疆上的塔吉克族,然后到西藏的时候,又翻越了唐古拉山口,在4000多米的时候也是有高原反应,种种反应都经历了,然后采访了珞巴族、门巴族,现在到了壮族、黎族,感觉这一路上的收获肯定是非常多的,但是我没法用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来表述它。
主持人男:其实你刚才说的这些民族,我觉得一般人,不用说一般人,就包括有一定的年纪,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的人,都不一定能说出来这些民族,包括你刚才说出来的这些民族,有些人都不一定知道,他是什么民族,有什么样的故事。其实你经历了这么多,你自己的想法,你是比较喜欢,你现在还是处于一个感恩的状态去接受这段旅程呢?还是已经差不多了,该回去了呢?
施哲莹:前者吧。
主持人男:还是处于一种感恩的状态。
主持人女:刚才小莹莹从方位上来说了整个民族的一个分布,可能我们之前接触民族都是从地理书上的,你觉得你是又从书本上学过,然后又眼见为实过,你觉得跟书本上感觉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施哲莹:像初二的时候学地理,肯定学过中国地理,学这一块的风情,还有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还是海洋气候,这些感触都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不是特别的理解,不是特别能够感受深。但是走过这一圈以后,包括你看地图,你的感觉肯定不是特别深,但是你走过这一圈之后,在新疆的时候,走了一个多月,都没走出去,然后在内蒙古的时候也走了好久,这时候才切身的感受到中国是如此的地大物博。
主持人女:特别是之前我们女孩学地理的时候,对于各种气候的变化都是分的不是很特别明显,你这一路走来,是不是对气候和地貌的感受也挺多的?
施哲莹:我们这个行程先往北去,在东北和内蒙古的时候,那时候正好是我们山东特别热的时候,但是那时候我们走的这一块就特别特别的凉爽,有的时候还需要穿长袖。到了西藏的时候,也是有的时候特别的冷,后来我们山东开始变冷的时候,现在都下雪了,而我们现在有的时候还需要穿半袖,或者是穿一个线衣,非常舒服。其实这个气温的变化和山东还是有很大的对比的。
主持人女:也感觉你走了这短短半年,似乎体验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施哲莹:已经体验完了。
主持人女:其实在跟你连线之前,和爸爸在连线的过程中,也会时常提起小莹莹这一路上的感受,就觉得你长大了很多,比如说有时候你特别想吃一个东西,但是不跟你爸爸表达,会在微博发一些情绪,你觉得对一个女孩,其实15岁是挺喜欢吃零食的,你这一路上对于吃这一方面有关注吗,有觉得到哪儿特别想吃哪儿的一个食品,或者是说哪一个民族的食品对你印象最深刻?
施哲莹:哪个民族的食品?也不是说最喜欢吃,但是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在内蒙那一块,我们去的时候他要杀羊,那一头羊1000多块钱,然后他见我们吃了以后就感觉特别亲切,因为十年前,去采访过,然后他就感觉特别激动,就把那头羊给杀了,1000多块钱就让我们给吃了,就感觉特别特别的热情,而且给他钱,他觉得是在侮辱他。
主持人女:你说到这儿,突然让我们想到关于人方面,就是你这一路上接触了这么多不同的人,你感觉跟之前的人的心态,或者说对人接物上你产生变化了吗?
施哲莹:这些少数民族基本上跟他们接触的时候,就是你不要去绕弯子,他会觉得你比较虚伪,不喜欢你,节是喜欢那种直来直去的,都很真诚。
主持人男:回到了人最初的本性。一路走来,肯定会有比较孤独和寂寞的时候,在车上赶路的时候,你是怎么去打发时间呢?
施哲莹:听音乐。
主持人男:就听音乐、玩儿手机。
施哲莹:聊QQ。
主持人男:在沿途的时候会看车外的一些风景吗?
施哲莹:也会。
主持人男:然后想一些事情?
施哲莹:对。
主持人男:当时我和莹莹沟通的时候,莹莹说她一般不会想未来的事情,她一般都会回忆很多的美好的事,你是在车上回忆之前采访的这个地的美好的事呢?还是回忆很早很早的那种事情,一直不能忘怀的?
施哲莹:很早很早以前的。
主持人男:是这个旅程的呢?还是朋友间,还是你希望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施哲莹:只要就是对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印象比较深的,基本上都会,也不会偏向于哪个时段。
主持人男:爸爸也是经常说,说小女儿在这路上真的是不容易,尤其是这一路来,也没有伴什么的,因为这个年龄也是需要一个同学、朋友在一起玩儿的时候,你自己有没有想过这个事?
施哲莹:感觉如果要是有个同龄人的话,自然会更好,不过没有的话,一路上也加入了很多的队员,比如说叔叔阿姨、姐姐什么,跟他们相处的也特别好。
主持人女:那在这一路上,不同的队员哪一个哥哥姐姐或者是叔叔阿姨的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你们交流起来感觉让你收获最多?
施晓亮:其实各有所长,就比如说在内蒙的时候,加入了一个摄影的,就可以和他学很多摄影方面的技巧,还有在新疆喀什的时候,就有一个北京的姐姐,她是在微博上找到了我们,然后她之前也不认识我们,我们也不认识她,她就这样加入进来了,她就是一个人拖着行李,想出来放松自己,就跟着我们走过了西藏之后,她才回北京的。她的很多想法,也对我有些影响。
主持人女:是不是我们在微博上看到过长得还挺漂亮的姐姐跟你彻夜长谈,一些小女生的小心思可能不方便跟大家来共同分享,但是我觉得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那我们明天继续和你分享,好吧?
施哲莹:好的,再见。
主持人女:明天见。
马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