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高台民居 留恋曲折蜿蜒的过街楼

2011-08-23 20:44: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我们昨天到喀什,喀什这个地方其实不用采访,你随时随地都能生活在一个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的圈子里。我们今天先离开喀什,到喀什下面的一个县,叫塔什库尔干县,这个地方是塔吉克人的大本营,这个地方也是我们此行中最偏远的一个地方。

  大众网-联通3G喀什8月23日报道 8月23日,“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采访团继续在喀什进行采访。喀什是中国最西边的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第六个经济特区,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维吾尔族民俗风情圈,它保留着维吾尔族最原味、最传统、最浓郁的风情、民俗、文化。

  在喀什流传着一句话“不到高台民居等于没到喀什”,也就是说如果来到喀什,有一个地方是不能不去的,那就是高台民居。高台民居是当地维吾尔族世代居住的地方,维吾尔族人大约在2000年前就在这个地方居住,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的扩建,形成了一个非常古朴的、错落有致的一个维吾尔族的聚居的地方。在这里,淳朴的民俗民风和错落有致、蜿蜒幽深的过街楼让游客流连忘返。

  作为合作媒体之一的济南经济广播电台,除了全程报道采风活动详情之外,也会每天固定连线采访活动参与者之一大众网特约记者施晓亮。

  主持人女:你好,晓亮。
  施晓亮:你好,主持人好,我是施晓亮。现在依然是在喀什。
  主持人男:今天还是采访的是维吾尔族吗?
  施晓亮:我们昨天到喀什,喀什这个地方其实不用采访,你随时随地都能生活在一个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的圈子里。我们今天先离开喀什,到喀什下面的一个县,叫塔什库尔干县,这个地方是塔吉克人的大本营,这个地方也是我们此行中最偏远的一个地方。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是在这个地方拍摄,而且是表现的是崇尚“鹰”的民族塔吉克族。我们今天正在前往边防支队,要去办一个边境通行证,然后才能到塔什库尔干。今天的路程也比较长,我们得赶在中午之前,他所谓的中午就是两点,就必须赶出去,因为说在100公里左右,这条路本身也是山路,也不太好,他说下午三点到五点的过程,会因为太阳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山上的雪化水,我们一直是两侧冰山的夹击下中间的路上行走,那么中午太阳大的时候,冰山上的雪溶水会比较大,水量大的时候,就会淹没一段公里,据说最深的时候能到七八十公分。那么这个车涉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赶在三点钟以前度过这个地方。
  主持人男:现在是在行程中吗?
  施晓亮:没有,现在是在去往边境支队的路上,去办边境证,办完我们就走了,我们有两个小时四十分钟的时差,你们现在算是刚刚上班没多久吧。我这边你刚才问到说是维吾尔族,我现在首先给大家通报一下我们在这边的一些采访的程序,采访的安排。喀什是一个大的范围,叫喀什地区,包括12个县市区,我们将在这边采访维吾尔族,重点是在我们从塔县回来以后,往和田去的半路上有一个叫莎车县,莎车县这个地方我们将见到最正宗的宫廷里面保留下来的十二木卡姆,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吐鲁番吗?吐鲁番我们是采访的维吾尔族的吐鲁番木卡姆。木卡姆是维吾尔这个民族最灿烂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来讲是分为四个类型,一个是我们所熟悉的刀郎木卡姆,十二木卡姆,还有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我们已经见证了吐鲁番木卡姆,基本上民间的,来自于草根。这个十二木卡姆呢,它算是木卡姆中的皇族,是宫廷里的音乐,只有莎车县才有宫廷的十二木卡姆。还有一个叫麦盖提的地方,我们回来之后看看能不能去,这个地方是正宗的刀郎木卡姆。维吾尔族我们还会经过和田地区,这边也是维吾尔族集中聚居的地方,像我这个年龄再往上的,熟悉的当年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的叫库尔班大叔,就是生活在和田地区的于田县。这个地方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典范,我们在去青海格尔木的路上,会经过和田县,也进行一下感受。我这边特别想说的是刚才说的是即将要采访的,我现在特别想对大家说的是,已经见到过的。那就是昨天在喀什这边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维吾尔族在喀什这个地方的聚居程度非常高,特别是在艾提尕尔清真寺,清真寺的周围,一般来讲即便是在山东也是在清真寺周围是伊斯兰民族回族的聚居区,在这边也是同样的情况。
  我们因为要寻找一个朋友介绍的特别特别正宗的叫喀什老城的青年旅馆,因为青年旅馆中有很多的背包客,来自于海内外的。那么我们就想去订房间去住一下。这个老城的青年旅馆就在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旁边,也就300米,我们到达的时候,这边很有名的青年旅馆,不光是一房难求,还是一床难求。我们预定四天以后,不知道会不会定上。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有很多来自于海内外,台湾、新加坡以及大陆各省市来的游客,他们都在这个地方,已经有些人住了很多天了,我们碰到一个台湾的小伙子,这个台湾小伙子是一个大陆各民族的各地方的文化的一个粉丝,他来到中国大陆已经是若干次了,至少是在2002、2003年他就来过大陆,游历过很多省份,去过西藏、青海,他今年是第一次到新疆。他在新疆待了一个礼拜,他说没有待够,因为昨天晚上就要飞山东青岛,他说没有待够,非常想在这个地方有更多的见闻、游历。我们就问他了,那你感觉到在这边安全吗,他就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说,为什么感觉不安全呢,要不安全的话,我能一个人随便的到处走吗。而且这个小伙子这一个礼拜的游历对喀什的维吾尔风情已经是比较熟悉了,而且会以一个先行者的身份很和善的跟我们讲,现在是应该注意什么,在这边要注意什么,哪个地方是比较值得看的。特别是提醒我们现在是维吾尔族的斋月,斋月就是太阳出来之前吃一顿吃饭,整个白天不能吃饭,然后太阳落山以后才能吃饭,所以说你们在大街上就不要,可以在大街上买东西,但是不要在大街上吃东西,不要大声的喧哗,不要高声的唱歌等等,告诉我们,然后还说,你们到了维吾尔族聚居的地方见了维吾尔族的朋友,要笑着友好的说一声,亚克西,就是类似于我们汉族的打招呼,你好什么的。还教我们说了几句其他的维吾尔语,所以说这个小伙子已经是对这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又给我们介绍旁边的一个朋友是来自于广东的,这个小伙子是大三,马上要上大四了,他这个暑假一放假,六月底就开始骑着自行车游历全国,走到青海的时候就把自行车托运回去,搭便车一直走到新疆,来到喀什,在喀什住在青年旅馆,他已经出来快两个月了,他对这个地方民俗风情也是了然于心,俨然一个专家一样给我们讲了很多。他是在广州的一所大学里学日语的,同时他介绍了一下他结识的新伙伴,有一个日本的女孩子已经在新疆的这个地方待了一个月了,那么这个女孩子的中文也很好,英文也很好,她为了学习维吾尔语,她对伊斯兰的文化,对维吾尔的语言非常的感兴趣,在这边生活一个月,每天就一个人,一个女孩子背一个小包,然后在清真寺周围,维吾尔族聚居的地方,游走在维吾尔族的最基层、最草根,跟各个民族的,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个民族的老百姓,每天这样接触、交流、体验他们的生活,然后学习他们的语言。我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旅游,才是能够让自己的生命的经历最大化、收获最大化。
  我还特别想说的是,因为我昨天的时候给大家说过,喀什的旅游资源特别丰富,我今天说的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见到的,其他的那些资料性的东西就不给大家说了。特别想对大家说,如果有机会来到新疆、来到喀什的话,有一个地方是不能不去的,是叫高台民居,严格来讲,有一句话叫不到喀什等于没到新疆,不到高台民居等于没到喀什。喀什这个高台民居是来新疆的游客,必到地方之一。但是严格来讲的这个高台民居并不是一个旅游的景点,而是当地维吾尔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因为喀什已经建的非常现代化了,也有高楼、也有摩天轮,还有在一个风景区旁边有一个土台子,实际上就当时一个黄土的高地,是依水而居的高地,然后维吾尔族人大约在接近2000年前就有在这个地方居住的,到现在经过几百年、一千多年的不断的扩建,形成了一个非常古朴的、错落有致的一个维吾尔族的聚居的地方。现在里面还有600多户,就2000多名维吾尔族人,他的房屋是非常奇怪,是用泥巴,完全整个的高台民居就是一个土黄色,整个是用泥巴和杨木来搭建的。杨木砍伐去了枝以后,没有经过任何的刨削,皮都没有去掉,直接用来架构、支撑屋顶、阁楼和阳台,整个看上去都是好像晃晃荡荡、松松垮垮的,但是据说这里的房子都非常坚固,许多房子已经有数百年甚至是近千年的历史了。它为什么修建成这个样子呢?因为维吾尔族人的居住的文化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和故土的依恋,他们世代聚居,家族人口不断的繁衍增多,增减的房屋就占去院落的很大部分,在沿着墙体扩建,再加高一层、两层、三层,房屋顺着坡,室内外的局部不受我们所谓城市建设的对称的概念的束缚,它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错落有致,后来又出现了巧妙的过街楼,比如说你这个邻居,这个街是两米宽也好、三米宽也好,他用杨树的树干,搭在过街的两个屋的顶上,然后在枝干上铺上木板,然后再加盖,这叫过街楼。然后从二楼跨过街巷就搭到对面,既不影响楼下行人的行走,也不影响楼上的人的居住。因为这个没有任何的图纸,没有规划,是依据当时的情况,各个家里的情况,应该来讲是随意搭建的,这些楼上楼、楼外楼,幽深、四通八达、曲曲弯弯、忽上忽下、或大或小,没有规则,这种高台民居的小街小巷,小街小巷也没有正南正北的,全都是曲里拐弯的。但是走在个地方,你会感觉到整个高台古城非常干净,时光仿佛倒流到我们在吐鲁番见到的高昌古城,上千年的世纪,小巷曲折蜿蜒,古墙古朴,难得的这个地方的民俗不是作为一个景点,而是活态保存的。因为他们的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子的。所有的维吾尔族的居民都非常的友好,昨天我和莹莹随便走入几户维吾尔族人的家庭,都是非常的友好的招呼你,接待你,把家里最好看的纱巾、维族的小帽给莹莹戴在头上,有个五岁的小女孩很友好的给莹莹,这样打扮,那样打扮,然后和她一块拍照,我们以为她要推销她的东西呢,结果到最后她没有任何这样的意思,当我们挥挥手向她们说拜拜的时候,她非常友好的说你好,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她爸爸也一样,非常友好的,鼓励女孩和莹莹合照。所有拍照的小孩都会要求看照相机里的影像,看到以后他们就会非常高兴,但是他也没有任何的额外的要求,你说要把照片寄给我,他也没有。他觉得你快乐了,你来采访了他了,你拍了他,你可能回去之后,到你生活的城市中,像你的朋友介绍这个高台民居,介绍他们在这边的生活,他们就会感觉到非常的高兴,那才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主持人男:其实我们能感受到当地人民内心的那种非常单纯的思想以及最纯朴的民俗风情,还有今天你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当地的一些风景,也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很多的画面,再次感谢晓亮,同样如果我们的听众如果想听到每天与晓亮的连线的话,可以登录到大众网专栏,同样也可以在我们的新视听网站上可以听到重播。再次谢谢晓亮,谢谢。
  施晓亮:谢谢。

马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