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布朗族:在歌声与茶香中徘徊的布朗族

2011-11-13 09:44: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十年前,施晓亮采访56民族之布朗族,去的是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与缅甸接壤的一个叫“打洛”的边境小镇,而到了勐海和接待我们的勐海县外宣办主任王海全聊天时,他却极力推荐我们去勐海布朗山布朗族乡的老曼峨村,“来了勐海,不去老曼峨你会后悔一辈子的,那里才有原汁原味的布朗族”。我们决定听取“地主”的建议,在重访打洛镇后,特地专程驱车深入布朗山深处的老曼峨。

岩瓦洛手中拿的是国家颁发给他的布朗族弹唱非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证书,这个证书让他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岩瓦洛的收入主要靠割胶,一棵橡胶树一晚上就能流一碗,岩瓦洛家有三百亩橡胶树,一天的收入就达到两万元左右。

岩瓦洛背后是他正在建造中的房子,一共花费的一百三十多万,其中将有一个一百多平米的布朗族弹唱传习所。

十年前打洛镇的布朗民居(施晓亮摄),现在曼芽村民的收入每年已经达到户均数十万

老曼峨最宝贝的财富就是山上这些千年老茶树,采茶都要爬到树上采。这就是茶界著名的老曼峨古树茶,市场售价相当高。

 

老曼峨人有钱了,都争相盖新房。缺少规划的村庄和缺少设计的新房明显让布朗族的味道淡了许多

 

 

 老曼峨村的房子现在都已经翻盖成了砖瓦结构的新房。

老曼峨村的村民在新盖的房顶上凉晒稻谷和茶叶

布朗族平时的衣着都已经汉化,只是为配合我们拍摄才穿上这些压箱底的民族服装

布朗族男子正在给刚采摘的普洱茶用手进行翻炒杀青

布朗族男女在一起唱情歌,中间是老曼峨村一千三百多年的老茶树(施哲莹摄)

 

10年前施晓亮开车过打洛口岸进入缅甸,那时的口岸贸易已经开始红火,数年后达到顶峰

10年前施晓亮采访的岩保,如今岩保已去世多年

 10年前的布朗民间艺人岩保和他的徒弟们

10年后,冷清的打洛口岸

 

    大众网-联通3G西双版纳10月28日讯(特派记者 刘国栋)十年前,施晓亮采访56民族之布朗族,去的是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与缅甸接壤的一个叫“打洛”的边境小镇,而到了勐海和接待我们的勐海县外宣办主任王海全聊天时,他却极力推荐我们去勐海布朗山布朗族乡的老曼峨村,“来了勐海,不去老曼峨你会后悔一辈子的,那里才有原汁原味的布朗族”。我们决定听取“地主”的建议,在重访打洛镇后,特地专程驱车深入布朗山深处的老曼峨。

     打洛镇那些被改变的生活

    从景洪通往打洛镇的道路非常的好走,皆是四车道的柏油路,据说这跟数年前打洛口岸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过,如今这个与缅甸相接的打洛口岸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只偶尔会有一两辆车辆出入。陪同采访的当地乡政府办公室主任玉甩(女)说,以前进出的车队要在国门处排出好几百米等待,从几年前国家半封闭了这个口岸后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仔细聊过,才知道之所以打洛口岸被半封闭,是因为国家发现,很多内地人通过这个口岸进入对面的缅甸境内,并不是进行正规的边境贸易,而是赌博和色情交易,其赌博的现金流量大到让人咋舌。“五六年前的打洛镇比勐海县城都要繁华,对面那座佛寺花了几千万盖成的,就是专门为大量的中国游客建的,赌场、人妖表演,啥都有。现在打洛口岸冷清多了,除了当地边民有互市贸易外,不再有旅游团队过去了。”玉甩指着对面一河之隔的缅甸境内一座高耸的佛寺说。
    但就算是曾经的繁荣,也给这个边境上的小镇留下了许多变化的痕迹。十年前,施晓亮采访过的那个被称为“天使”与“魔鬼”的岩保就是这里面的变化之一。
    “岩保死得挺可惜,他太多才多艺。那些年他带演出团经常往来于缅甸、泰国,生活随便,就得了那种病。他把他老婆也传染上了,他老婆早岩保一年死的,岩保也死了几年了。”玉甩说的时候很隐晦,但听者都明白那种病是啥病。
    在施晓亮的眼里,岩保就是布朗族弹唱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如果他还在世,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不会是别人。”他会唱、会弹、会跳、会自己创作,还能说会道上得了台面,“人也长得帅,那时候就有很多小姑娘喜欢他。”在十年前采访时,岩保的“西美民族艺术团培训基地”所招收的男女学员,经常到缅甸那边进行商业演出。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岩保这样一个浪漫不羁的灵魂其命运就是以悲剧结尾。
    岩保已经变成过去,代替他成为布朗族弹唱代表人的,是打洛镇曼芽村的前任村长岩瓦洛,一位四十六岁的富翁。
    岩瓦洛是真正的富翁,而且是一个愿意为布朗族弹唱做出贡献的富翁。在曼芽村见到他的时候,这位衣着朴素的小个子男人正在村里指挥工人们,给他建造一座四百平米、造价一百三四十万的布朗族风格的杆栏式纯木结构的房屋。用百万富翁来形容已经是太小瞧他了,因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现在一年的收入“也就是挣一两栋这样的房子”。
    “我计划拿出二百多平米当做布朗族弹唱讲习所,在这里教人们学习布朗族的弹唱艺术”,在这座还未完工的房屋二楼,岩瓦洛指着一块空间给我们介绍说,原先村里也有一个传习所,但是顶多只能盛二三十个人,他准备把传习所搬到这里来,这里能容纳一二百人没问题。二楼除了传习所还有一间大屋,是他筹划中的布朗族小型博物馆,“我准备把布朗族的老玩艺、能体现布朗族文化的那些文物搜集来让小辈们看看。”他所说的这些“老玩艺”国内很少了,他经常到缅甸那边去收,现在那边的行情也在看涨,让这个小博物馆能够达到开放的程度,至少还要投入七八十万。
     这座楼的建造图纸完全是岩瓦洛自己设计的,木料则大多是从缅甸进口的,“一百块钱一米”。而曼芽村在1970年刚从山上搬到现在住的地方时,住的还是茅草房,杈杈房,每人每年的平均收入还不到100元。支撑岩瓦洛能这样做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他的三百多亩橡胶林。“三百亩橡胶林一天带来的收益就将有两万多”,玉甩保守的估计说。
    本来,如果我们不来造访的话,岩瓦洛凌晨三四点就会到自家的橡胶林里割胶,然后一直等到中午十二点才回到家休息吃饭,下午两三点再去干到晚上七八点钟。
    “现在村里的人都忙了,不过大家对布朗族弹唱还都是很感兴趣的,去年一次一个礼拜的集中培训就收了七十多个徒弟”,作为布朗族弹唱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岩瓦洛觉得自己有能力有义务也有这个责任去做,“布朗族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我们这代人再不去保护,恐怕下一代人就不知道布朗族弹唱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如果说十年前的岩保传唱布朗族的弹唱,更多的是为了生活为了挣到更多金钱的话,现在的岩瓦洛则可以说更多的是一种经济发展以后,对民族文化自觉地保护性的传承吧。

   布朗山千年茶树焕新春

   离开打洛镇,沿回勐海县城的路行驶到大约三分之一处,就有一条叉往布朗山乡的山间小路。这条二十多公里长的单车道硬化路顺山势蜿蜒曲折,先穿过一大片一大片连绵的香蕉林;然后是被亚热带气候所滋润而恣意生长遮天蔽日的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那里一边是长满蕨类植物的山崖,另一边则是从深达十多米山沟探出头来的高大笔直的亚热带乔木;再然后,才是略见缓和的丘陵,偶尔在林间露出鳞栉次比民居的村寨。而这样到达的才刚刚是布朗山乡政府所在地,我们必须把公羊车停在乡政府大院,换乘乡政府提供的四驱越野、走20公里烂泥巴路、再翻过五座山才能到达布朗山深处的老曼峨。
   由于交通闭塞、偏远,即使对于生活在西双版纳的本地人来说,布朗山也仍有太多的传奇和神秘气息。但是随着近几年,特别是2007年普洱茶的热炒以后,深山里的布朗山老曼峨也忽然之间像普洱茶一样声名鹊起。
   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就是布朗族。“布朗族种茶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进老曼峨之前,布朗山乡的党委书记黄立诚给我们介绍,茶叶既是布朗族的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经济来源,以前当地产的普洱茶经过“茶马古道”销往外地,但是这种贸易并没有给布朗族带来富裕的生活。令黄立诚欣喜的是,随着普洱茶热兴起,这种状况正在改变。
   “别的不说,这几年普洱茶卖的好,光这一个村寨不到二百户的村民,一年的资金流量就有将近2000万。”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种茶最早的布朗族村寨。据寨里佛寺里的石碑记载,老曼峨建寨至今已有1369年,寨里还保存着一口千年古井,见证了老曼峨寨的悠久历史,布朗山乡其它众多村寨的古茶树,也均来源于老曼峨。
    老曼峨村如此有钱,我们进入老曼峨村时却一点没感觉到这一点。进村的唯一的一条山路被布朗山人称为“烂泥巴路”,到处坑坑洼洼崎岖不平不说,由于常年雨水不断,又经过大车反复碾压,有的地方车辙压起的泥巴都有一个车轮那么深,就连我们乘坐的四驱越野车都差点没有从泥坑走出来。
    “现在村子里不是都有钱了吗?怎么也不把这条路修一修呢?”坐在上下左右不断颠簸的车里,我忍不住问起旁边陪同我们进山的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自震云,这位早就走遍了布朗山乡63个村寨了农业技术干部无奈的笑了笑说,“这条路是被拉建材盖房子的大车压成这样的,已经修过两次了,每次修完以后都会又被压烂。”
     村民们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翻盖房子。自震云说,老曼峨以前那些有民族特色杆栏式木结构的老房子,有三分之二都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住房,今年据说还要再盖13座小楼,“山里没有砖瓦水泥钢筋,只能从山外运,你说这路能不压坏吗。”
     说着车子已经开进了老曼峨寨,村子路不是很宽路边堆满了散放的红砖,村长岩三光就站在自己家新盖的两层小楼前迎接我们。走进岩三光家的新楼房里,电视机、音响、沙发等一应俱全,阳台上摆着几个晒茶叶的簸箕。岩三光说,他家有上百亩茶树,基本上全部都是百年古茶树。为了确保茶叶质量,老曼峨的茶园从不施用农药和化肥,产出的茶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这样的茶叶更能卖个好价钱。
    “今年的春茶卖到五六百块钱一公斤,现在的谷花茶也能卖二百多块钱。”岩三光介绍,茶叶每年可以采很多批,最早一批春茶价格最高。村民把茶叶采回来后,平摊在簸箕中晒青,制成普洱茶的原料干毛茶,等着外来的客商上门收购。古茶树资源稀缺,村民不用担心销路。
    “因为古茶树种的稀散,所以产量不高,每亩一年只能摘七八十公斤鲜叶,晒20多公斤干毛茶。”岩三光算了一笔账,以亩产20公斤、每公斤300元计算,每亩茶叶年收益也有6000元,他家一百亩古树茶一年的收益就有60万元,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在老曼峨村三千亩古茶树的深处,岩三光指着山坡上一棵有海碗粗细的茶树告诉记者,这就是山寨的护寨神树,“这棵树的年纪比我们寨子都长,老人们说能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陶云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