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坤:暮然回首 瞥见青春

2011-05-25 14:58: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关键词:
[提要]

市场运营中心 李玉坤

  2008年3月的一天,处于大四下半学期正在四处找实习单位的我接到由老师的电话,说推荐我去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网站。那时候的大众网还不像现在这样声名卓著,我们被推荐的三名同学对网站都没有什么印象,但报业集团的的名号还是让我们觉得很向往。简单的面试之后,我们到办公室填了张表格,算是留了个人简历。过了半月,清明节假期后回来,我们便接到来网站实习的通知,距离现在整整三年。

  三年的时间,足可以将人从一个青瓜蛋子一点一点改造成一个靠谱青年。

  初来乍到,我是个青瓜蛋子

  2008年的大众网就处在探索经营的初期。那时候,汽车、家居、健康、旅游、房产和财经基本上每个频道只有一两个人在做,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工作量很大,收入很少。“2007年10月份我到这儿,当时网站留给我的盘子只有70万,其中还有晚报分来的30万,还要养活十几个人吃饭。”谈起此事,运营中心陈主任总是感慨万千。当时不足十人的运营团队,还有3人吵着要走。“我特别理解,待遇太低了,同志们总是要吃饭的,”陈主任还是想极力挽留大家,“再留三个月看看吧,不行的话再走。”后来,留下来的几位同事都已经成为网站运营的骨干精英。

  我们那批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招进来,看似为运营中心增添了人马,但是因为刚刚走出校园,基本上除了打杂什么也做不了。一群青瓜蛋子,从写方案到采稿子,什么都需要老同事手把手带。白天,基本上跟着老同事学习发稿、熟悉系统、学做方案、做专题。晚上则跟随领导请客户吃饭,学习酒桌上的礼仪之道。山东酒桌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工作半年之后,我才知道哪是主陪,哪是副陪,谁是主宾,谁是副宾。

  那时候,我们基本保持每周一会。每个周五,陈主任都召集大家开会。每次开会,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堂生动的业务课,然后我们把“课上”所学,应用到下个周的工作中。那段时间里,我们都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

  所有迷茫,都是纸老虎

  开始的那段日子,每打一个电话都要事前反复考虑很多遍,揣摩对方心理,然后考虑如何拿捏说话的语气、口吻,做到既能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使别人不好拒绝;既要做到热情随和,又能不卑不亢。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要想灵活掌握个中尺度,绝非易事。所以,基本上每次跟客户沟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的直接被拒接。遇到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万分沮丧。甚至有些企业表现的也并不那么冷淡,但我们依然不知道该怎么跟人家说。大脑总在电话接通的一瞬间短路,然后一片空白。工作成绩可想而知。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干这个的材料?

  迷茫的时候,就抬起头来看看路。我开始尝试着向前辈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让我感到庆幸的是,运营中心是一个亲密无间的团体,虽然大家来自四海八方,但年轻的血液让我们汇聚在一起,情同手足。他们的每一个肯定的微笑和善意的提醒都使我觉得面前这点小困难都不算什么。有时候,他们让我知道,阻碍前行的只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遇到的这点事,在他们那都不算个事。很多时候,我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后来,思路一点点打开。我开始主动向前辈们学习,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我的老师,陈主任的大气和广博、刘主任的细心缜密、吴磊的勤奋刻苦、吴毅斐的文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渐渐地,我变得开始有了思路,有了底气,觉得工作是件愉快的事。 

  回首岁月,我放佛看见自己正一路从懵懂的青涩里慢慢出走,走向成熟,也看见青春像一条活脱的泥鳅滑过指缝,只剩下尾巴,想抓住,却越用力跑得越快。或许,这就是成长。

杨凯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