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五世同堂,老支书见证50年变迁

2011-09-20 23:35:00     作者: 尹海洋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走基层 五世同堂 老支书 陵县
[提要] “老寿星!”“活历史!”“致富带头人!”在陵县五李社区前李村,想探究村中历史的人,总会被村民告知有这么一位老人通晓全村的历史变迁。今天,记者走进89岁李功祥老人家里,听这位全村年纪最大的老人讲述从土地改革至今农村生活的50年变化。

走基层记者走进老支书家里。

记者尹玉涛与李功祥老人交流。

老支书家中,桌上的照片是孙子孙媳的婚纱照。

  大众网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

  89岁五世同堂,老支书见证50年变迁

  时间:9月20日 地点:陵县五李社区前李村 大众网记者 尹海洋

  “老寿星!”“活历史!”“致富带头人!”在陵县五李社区前李村,想探究村中历史的人,总会被村民告知有这么一位老人通晓全村的历史变迁。今天,记者走进89岁李功祥老人家里,听这位全村年纪最大的老人讲述从土地改革至今农村生活的50年变化。

  想当年,穷小村饿死好多人

  见到李功祥老人时,他刚在门前的柏油马路上散完步,正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每天沿着马路走两遍,差不多要走6里地。”89岁的李功祥带着记者往院子里一边走一边说。老人单手拄拐杖,面色红润,衣着干净。

  在屋子里坐定后,老人开始讲述前李村50年前的样子。1960年,家住前李村的李建功在陵县人民公社任会计。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二年,“本来前李就没存下多少粮食,自然灾害头一年就有几个村民饿死了。”放心不下老家的李功祥在1961年要求回村工作,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担任村支书,而且一干就是22年,直到1983年退下来。

  “啃树皮、找草根,经常会为了一块饼子打的头破血流。”李功祥描述当年的场景时语气有些低沉。自然灾害过去后,村民逐渐知道多劳动多分粮,上工不偷懒,粮食也越来越多,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看现在,全套家电还住上楼

  据李功祥介绍,1980年,村里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地质和气候优势,在政府的号召下,前李村家家户户开始种植棉花,发展棉花经济。“连续几年一直是大丰收,农民那几年真是没赚过这么多钱。”1982年,李功祥家里就把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那时前后两个村子,一共两家砖房。

  90年代初,盖大棚又逐渐风行开来,前李村由从大面积种植棉花转变为大棚种菜。黄瓜、西红柿、芹菜,最终西葫在前李村大规模种植起来。和其他四个种植西葫的村子联合成为了“西葫之乡”。砖瓦房逐渐增多,到1999年,土坯房基本不见了踪影。

  “我结婚都是买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现在村里都换大件了。”李功祥的儿子李建恩说去年儿子结婚时买的“三金”、电脑、空调、电冰箱等全套家电。李建恩介绍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购买全家电已不再稀奇,“我们这的大棚户基本都住上楼了!”

  享晚年,五世同堂幸福安逸

  生活富足安逸,心情愉悦轻松。现在,89岁的李功祥老人正在前李村安享晚年。每天在儿子的陪护下,沿着马路散步两次,每次大约1500米,然后便是听戏、看电视、看报纸,了解国内外大事,下午的时候就跟村里的老伙计聊天晒太阳。

  “和老伙计们在一起说说话,看着他们下下棋,挺热闹的!”李功祥说,在前李村,70周岁以上的老人近30位,而他是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们一同闲坐聊天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我胃口好,孙子孙媳妇每月给我买牛奶,不喝不行,他们在城里上班,住着高楼呢!”李功祥指着桌子上孙子的婚纱照说,孙子是村里的大学生,在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德州幼师上班,而孙媳妇正在读研究生。

  据李功祥老人介绍,他有一儿五女,现在大女儿的重孙子已经块五岁了。“我已经五世同堂,当上老老姥爷了!”一说起幸福的家庭,老人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马震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