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6 16:07:00 我要评论
汤兴 来源: 大众网我外出出差或旅游喜欢乘火车,认为交通工具中火车的安全系数最高。但2011年7月的京沪高铁事故频现、温州动车追尾惨状惊人,使我对火车的安全性产生了动摇。2011年8月底,我和同事因参加国家新闻出版署在西安组织的一个培训交流学习活动,需要从信阳赴西安(需要在郑州转车一次)时,我对乘什么交通工具斟酌再三,但选来选去还是习惯思维占了上风,决定乘火车。谁知提前三天购票,还买不到普、特快卧铺票,原来受旅客欢迎的夕发朝至的京沪列车当时全部取消了,只有高铁和动车票,想到高铁的车速太快,最后就买了动车票。
三天后乘上动车。漂亮的和谐号在绿色的田野中疾驰,铁轨旁林立的电线杆如光影在车窗前飘然闪过;车顶发出疾风般“呜呜”的鸣叫,前排座位上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把小手放在嘴边学着“呜—呜—”的风声,不停地叫着;火车过隧道时,照明灯飞速掠过,连成一条银色的光带。车厢里显现的时速是250公里,这车简直像飞!动车在飞驰,我的思绪也飞向了遥远的过去……
我现在工作的单位是上市企业——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加盟羚锐制药前,我在北京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安装公司工作过十余年:我是1989年9月从老家河南省新县应征入北京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安装公司的,当时的身份是农民合同制工人。作为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的工人,我每年都有为期一个月的探亲假,有机会回老家与父母亲团聚一次的机会。1996年9月以前,京九铁路还没有建成通车,从新县到北京,我还得坐四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到信阳,购得乘火车票后到北京。记得1996年春节春节探亲假,我是早晨六、七点钟乘车,上午十二点四十到信阳火车站的,购得下午三点的到北京的火车票,是一个慢车。因是春运期间,列车晚点,临上火车的时候,我才发现,那是一列北上路过信阳的拉煤车,车上根本就没有车座,因为人多,大家上了车,只能随意而坐,车门上锁,车上挂着一个大马灯,有一个乘车员看护,那完全是一种没有座位的铁棚车,每节车厢至少要坐几十名农民工,十分拥挤。这种棚车黑乎乎的,也看不到外面任何东西。铁棚车开得很慢,只听见车轮“咯噔、咯噔”的声音,我们叫它“叩头车”。由于它是临时加班车,遇到什么列车都要停车相让,我们又叫它“君子车”。从信阳到郑州要开近10个小时。我们就在那有节奏的催人入睡的“咯噔”声中度过一个漫长的行程。然后我在郑州中转签字又乘车到了石家庄,在转车到了北京,这次探亲返京,我前后在路途中,应该是火车上过了三天两夜,搞得真是疲惫至极、劳累至极,这次探亲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