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抑物价,该怎么抑

2011-03-05 10:4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去年11月,我国CPI同比上涨5.1%,达到年内峰值。此后数月,虽然这个数字从5.1%降为4.6%,再降至2月预测值4.01%,但通胀预期仍困扰我国。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与网民对话时也强调,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还要可怕。
  □ 本报记者 赵琳 董卿 贾瑞君

  去年11月,我国CPI同比上涨5.1%,达到年内峰值。此后数月,虽然这个数字从5.1%降为4.6%,再降至2月预测值4.01%,但通胀预期仍困扰我国。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与网民对话时也强调,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还要可怕。
  物价还会涨吗?平抑物价、控制通胀、提振百姓消费信心该如何出招?一些经济界政协委员各抒己见。
    多用货币政策工具
  温家宝在与网民对话中指出,控制通胀、解决物价问题,首先要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控制货币流动性。
  “国家在物价调控方面多管齐下,但最主要的手段还是经济手段。”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委员认为,货币政策的收紧是典型的经济手段。“虽然国家也曾放出储备棉来平抑飞涨的棉花价格,但这些政策治标不治本,只是平抑物价的退烧药,不能多用。”
  控制货币流动性,银行收紧信贷,这让一些商业银行的日子变得“难捱”了。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委员表示,银行放贷受限,商业银行只能“天天追着银监会要贷款额度”,“现在全国配给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是按星期来发放的,周期太短。据我回忆,计划经济时代也没有这样搞过。”
  富力地产董事长张力委员认为,控制货币流动性波及了一些与居民消费品关联不大的行业,这些企业从银行申贷变得异常艰难。“国家调控物价的措施打击精准,用力很猛,但是否可以考虑让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而不是一味下猛药。”
  “今年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将更加频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委员表示,由于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和广义货币双双超出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因此2011年控制货币流动性的任务艰巨。“有必要继续加快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步伐。”
    治标更要治本
  为稳定物价,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
  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委员表示,各省市政策根据国家40号文件的要求,从保障供应、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监管多方面入手抑制通胀,“连月来CPI逐步下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发展农业生产、抗旱双保、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等举措,从根本上保障了农产品供给,既治标,也治本。”
  在CPI各参考指标中,食品和房价占比最大。贾康分析,2010年CPI在去年11月达到峰值,其中食品价格占了当月CPI上涨因素的75%以上,房价占17%,其他千百种物品的上涨只占一成不到。“由此来看,当前一轮的通胀主要还是内生性通胀。下一步应该着力控制食品价格、平抑房价。”
  在董文标看来,比通胀更可怕的是通胀预期,这可能一定程度上抵消国家为抑制通胀做出的种种努力。“据我了解,一些有余钱的中国企业现在最想买的就是石油,有闲钱的中国人最想买的就是黄金。前阵子原油、黄金价格双双刷出新高,说明大家对通胀过于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通胀。”
  贾康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民众的公民意识也在觉醒、增强,当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没有达到预期感受时,对现存问题的不满程度会凸显。“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这要求我们的政府必须多管齐下,虽然不如收缩流动性见效快,但治本之策必须长期坚持。”
    从“上游”抓起
  李毅中认为,现在平抑物价的措施多集中在居民消费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领域,而要从根本上平抑物价,则要追溯到居民消费品价格链条的“上游”——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领域。
  “现在我国控制通胀采取的手段,如发展农业增加农产品供给、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放出国家战略储备品来平抑物价等,都集中在价格链条的‘下游’。”李毅中说,2010年,最上游的燃料、原材料价格上涨了0.96%,看似并不高,但制造业用这些燃料、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却上涨了5.5%,传导到消费品上即CPI上涨了3.3%。“国际原油价格日前每桶突破100美金,类似输入型因素的影响导致基础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必然反映到下游消费品价格上。”
  我国燃料、原材料对外依赖较强,又是制造业大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采取措施,让制造业为平抑物价、稳定物价作出贡献?
  李毅中认为,首先应让GDP增速放慢。“7%或8%也是个很好的速度,这样我们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就可以减弱一点。”他指出,中国没有支撑粗放经济模式发展的足够能源和原材料,适当放缓GDP增速,能适当抑制通胀,长期来看对经济发展也有好处。
  “制造业要千方百计节能降耗、减排治污,这样企业也可以降低成本,消耗一部分涨价的因素。从消费品领域看,企业生产消费品,也要节能降耗、革新技术、减排治污,这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的客观要求。”
  李毅中认为,从源头上减少能源、原材料消耗量,在生产中降低成本,每个环节都减轻上游对下游、生产资料对消费品的价格传导,环环相扣,物价企稳必能实现。“转方式调结构贯穿‘十二五’始终,这在中国一刻不能放松,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不厌其烦。”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王云峰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