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成乐:农民增收不能全靠政府“撒芝麻”

2011-03-05 08:46:00    作者:   来源:农村大众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政府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多年发‘一号文件’。现在关键是‘把好政策用好’,不能一味等政府拨款‘撒芝麻’,要自己努力想思路‘闯路子’”。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党总支书记宗成乐代表说。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政府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多年发‘一号文件’。现在关键是‘把好政策用好’,不能一味等政府拨款‘撒芝麻’,要自己努力想思路‘闯路子’”。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党总支书记宗成乐代表说。
  他认为,解决农村问题最核心的还是搞产业、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收入。现在政策扶持力度大,得把这些宝贵资金用足、用好。
  大宗村距离镇上25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全镇有名的穷地方。1987年,宗成乐担任村支书时,全村人均年收入300元,3000多口人出了90多条光棍。
  “现在除了老人和学生娃,村里的劳动力都是‘亦农亦工’。村里办起农产品加工厂,农忙时留几个师傅在维修机器,农闲时到本村企业做工,工资一个月1000块钱,粮食收获后直接卖给企业不愁销路。2010年,全村3500人的年人均收入是10000多元。”宗成乐说。
  宗成乐表示,农民要致富必须有思路,要学会“放水养鱼”。政府的扶持资金不能吃了喝了就没有,要搞产业链。比如我们村种玉米,就搞玉米加工,生产淀粉、变性淀粉、开发新型酶制剂等。
  “农村增产要结合本地实际想思路,把扶持资金用到关键项目上去。比如,小秸秆里都有大商机。我们现在开发的生态环保花盆就是麦秆秸秆为原料,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农民贷款筹钱买台机器,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就可以将秸秆粉碎、降解做花盆。现在看,两三年就能回本。对国家来说,还可以通过后来的税收收回投资。”他说。
  创业离不开人才。大宗村规定,考上本科奖1万元,考上研究生奖2万元、博士生奖4万元,读到博士后,村里盖栋200平方米的“才子楼”送他。
  1987年底,宗成乐出任支书时立下誓言:共产党员不能只图个人发财,要带领大家共富。他到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洗煤厂入股到村子,经过艰苦创业,现在大宗村拥有企业18家,形成热电、生物化工等10大系列120多个品类,拥有总资产12亿元。
  “当村支书,必须要有‘责任心’‘事业心’‘爱心’‘善心’才能做好百姓的‘当家人’。”宗成乐说。
高娜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