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5 10:53: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特派记者 马云云 王光照
山东省的教育改革一直备受关注。2月份,山东省又印发了《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为未来几年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然而,面对高考这根“指挥棒”,如何把持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之间的平衡,如何面对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愿,怎样让教育资源均衡分布,这些都是亟待探讨的话题。
4日,本报“两会三人行”栏目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烟台二中高级教师郝翠娟走进本报“北京直播室”,本报首席评论员张金岭作为主持人,与两位嘉宾交流对话,就这些热点话题进行了梳理。
要让懂教育的人当局长、校长
张金岭:我们不断强调要积极倡导教育家办学,但现在有些学校的主要领导却由从来没有干过教育的行政官员来担任,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张厅长有没有关注到这类问题?
张志勇:作为一名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这些年我发现一个规律,如果一个有专业背景和教育情怀的校长、局长到一个地方上任,那里的教育质量很快就会上来。反之,不出三年,那里的教育水平就会下来。
张金岭:郝老师,作为一线教师,你们是不是也希望学校的领导都干过教育,熟悉教育工作?
郝翠娟:对,如果我们的校长非常懂教育,我们这些教师也心顺、气顺,干起工作来也有精神。如果校长不懂教育,做的事与老师想的格格不入,我们的心情就会不愉快,肯定影响教育效果。
张志勇:要让真正懂教育、有教育情怀的人来管教育,也就是实现“教育家办学”。一是市县教育局一把手,必须要有专业的资格标准,比如要做过教育工作、具备一定学历、有一定专业管理知识。二是要尽快推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必须在具备任职资格的人才库里选校长。今年我们要在一些市和县搞这一试点。
减负不是教改的根本目的
张金岭:郝老师在一线工作,对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切身感受?
郝翠娟:现在的教育问题确实很严峻,比如孩子缺乏爱心、不懂感恩,这不能怪某个人,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因为他们脑子里只有学习,整天想着“我要高考”。
张志勇:这是教育短视带来的极大恶果。上学为了什么?上小学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是为了找工作。在这些话语体系中,哪还有人说教育是为孩子的成长?
张金岭:从2007年起,山东省开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负成了很多学校的新任务。可是面对高考这根“指挥棒”,孩子们减负的效果究竟怎样?
郝翠娟:目前来看,改革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但孩子们的负担还没有真正减下来。原因很简单,学校减负以后,家长们心里不踏实,总担心孩子成绩不好了。反而会在节假日给孩子补课,增加孩子负担。
张志勇: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不是减负,而是学生的学习必须是有效的。有些学校和老师认为,我只要管住你,只要多上课、多布置作业就是负责任,就是好老师、好学校,这是不科学的。
自主招生要有章程来规范
张金岭:张厅长既是学者也是教育官员,根据您这些年的观察思考,教育领域哪些问题特别值得关注?
张志勇:现在一些教育观念有些错位。我们一直在说“上大学改变命运”,却没有人告诉孩子们,上大学可能找到好工作,也可能找不到好工作。
其实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怎样让他们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我们应该告诉家长,上本科的好多人工作后拿1000块钱,上中专也可能拿1000块钱。
张金岭:自主招生是不是对选拔人才的多元化是个很好的尝试?
张志勇:自主招生是不可逆转的方向。招生越多元,对基础教育的正面影响越大,选拔人的尺子越统一,对整个教育来讲,就越是灾难性的。
但自主招生也有一些问题要考虑。每一个自主招生的大学都应有自身的章程,选什么样的人,考什么科目,怎么面试,接受社会监督的渠道是什么,都要有章程来规范。
教育部门不是择校受益者
张金岭:城市中心区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会有很多不是本学区的孩子来择校。对这种现象,有人甚至说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不公的受益者,因为很多择校生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才能进去,张厅长是否同意这个说法?
张志勇: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择校的原因很复杂。解决择校问题,其根本就是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下工夫,不同学校之间的拨款差距,教师素质差距,校长对学校管理水平的差距都要考虑。
如今我们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就要回到根儿上去,实现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
未来5年,山东义务教育要花很大精力把标准化学校建设好,通过这个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差距。择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择校长、择老师,我们现在有一个制度,济南市已经出台文件,小学的名教师和名校长6年之后要流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