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4 22:5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和讯网3月4日讯(记者 安娜)今天,全国人大代表、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接受大众网与和讯网两会联合访谈,他指出,未来实现节能环保、新能源建设是不可回避的,“微排地球”模式的实现势在必行。黄鸣表示,“微排地球”就是通过各个城市、各行各业的努力,使水污染排放、空气污染排放、碳排放、粉尘排放、垃圾排放等所有的排放降低到原来水平的十分之一以下,利用节能等新技术,让一部分人先“绿”起来也是件很好的事。
大众网—和讯网:黄总您好,在山东德州有一个著名的太阳谷,2010年的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就是在太阳谷举办,主会场日月坛号称是世界上最节能的“微排”大厦,您的博客上显示的数字是节能效率达到88%,您今年的建议有一个项目也是提到微排地球的概念。您对“微排地球”的定义是什么?
黄鸣:“微排地球”就是通过各个城市、各行各业的努力,使得我们的水污染排放、空气污染排放、碳排放、粉尘排放、垃圾排放等等,所有的排放降低到原来水平的十分之一以下。当然“微”还是不够,但是真正能够降低到十分之一以下的就是真正的高效了,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能源污染问题、健康问题、社会资源浪费问题基本就解决了。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工程。
但是这个工程实际上也比较具体,就是我们把地球分解为各个国家,国家分为城市,城市分为各个街区,包括农村的镇、村,让每一个单元都微排,它的建筑、生活、运营都是微排。当然这里面有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建筑本身,包括社区规划本身,交通量最小、堵车最小、节能率最高、用可再生能源和太阳能利用最多,最后总量限制在原来的十分之一。
当然仅仅是日常的生活和建筑不行,还有我们的办公和工厂,工厂是一个排放大户,用能很高,本身的生产加工当中的能耗如果就能降到最低,提高能源效率,然后再加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可以降到最低。交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尽量少乘飞机,多坐火车,在运输当中尽量拼搭。
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上班地就是生活地,我们微排有一个就是“未来方舟”,就是一个未来世界的概念。方舟的地下是商业、娱乐、旅游、观光、度假、办公、培训的公共建筑;船甲板作为一个空中花园,上面的建筑可以是居住、生活,可以住上很多人,在最充分的节约土地的情况下还可以住上别墅,因为船甲板以下都是建筑,土地的利用率已经够高了,上面再做一些别墅也不浪费土地,而且生活也很好。上班的时候往下走,下班的往上走。
这是我们的一个梦想,也是比较好实现的,只要你的规划和标准真正往这方面走。就比如我们建太阳谷,10大太阳我们建了9个,而且个个是全世界第一。我们把全世界最先进的节能环保生态技术都在蔚来城一个楼里面,不仅做起来了,而且效果很好,卖得很好。这都是人有决心做,真正坚守,一定能够做到。
大众网—和讯网:您一直强调自己不是一个商人,是一个造梦家。我看到一个数据,说太阳谷花费了您8年时间和10多亿人民币的成本。
黄鸣:不仅仅是这些,在公共建筑,还有用于世界太阳城大会,用于展示这一块的建筑,不只是公共建筑的生产性投资。
大众网—和讯网:因为太阳谷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最大的太阳能研发、检测、生产、教育、旅游基地,因为太阳能对居民来说,现在接触最多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和一小部分的太阳能发电。您提到一个是“让太阳能走进家庭”的目标,您是怎么想的?您觉得这个模式在全国具有可复制性或者是有推广的可能吗?
黄鸣:“让太阳能走进家庭”的目标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问题。我们现在所有的节能、环保、生态、可再生能源做的工作都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问题。我们的能源危机、资源紧缺、气候变化已经成了不可回避的、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做的不仅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还要和建筑完美结合,太阳能建筑、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太阳能的美化量化,太阳能喷泉和雕塑,和其他的节能环保的技术用在一个楼盘或者是社区,甚至一个城市里面,这是一个潮流,早做早好。
大众网—和讯网:您说的潮流是蔚来城的模式吗?
黄鸣:是的。
大众网—和讯网:蔚来城用的更多的是节能和光伏发电技术,居住之后可想而知舒适度很高,但是我们看到的数字是每一平会增加2000元—3000元,蔚来城具体是什么样的模式,它全面进入到居民生活当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黄鸣:我们先不要追求全面,我们先追求一部分。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先让一部分人“绿”起来,不是挺好吗?另外我们整个是一个打包的方案,节能、环保、生态手段用到极致,也不过是多了两三千块。当然,对于一般的老百姓很难接受,但是对于高端人群只不过把他奢华的装修去掉一小部分而已,把他装修的大理石等等用一种简约的方式替代。比如说一些墙立面本来是几千块的大理石,我现在用了1000块左右的光伏板替代,还省钱了,而且档次不低,形成一个标板的时候,人家说你几千块的大理石落后了,太俗了。光电板既能装修,又能发电,多好啊。结果反而还省钱了,结果成为一种潮流。这时候成为一个榜样,带头大哥,这个时候的中端人群就很有意思了,大家都来效仿,但是不能全部效仿,因为成本太高,但是用几样总可以的,总比不用强吧?再从规模上推广的时候,成本会降低,不是吗?大家都会大众化,普通人群往上够一够,厂家再往下降一降,就像我们的汽车和电脑不都是这样实现的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不会把这个当回事。
我个人觉得普及先来源于带头,有一个典范,没有这个典型,谈不到普及。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