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3 09:51:00 作者:托马斯·克里斯坦森,汪析译 来源:环球时报
2010年10月1日清晨,国旗护卫队走向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摄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月21日文章,原题:世界需要一个更自信的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末,倡导“和平崛起”的中国采取了旨在打消外界疑虑的政策。但在过去两年里,中国一改这项基本成功的政策,损害了其与美国和邻国的关系。
在整个亚洲和华盛顿,对北京的不信任处处可见。观察人士称,中国变得更自负,修改了其大战略以反映自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两国的实力消长。其实,北京的这些政策只起到反效果,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是折射了中国的被动和保守。
金融危机前两年那段时期,中国其实比现在更加创新、主动和自信。当时,北京软化了不干预别国内政的一贯政策,在解决全球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领袖作用,其间美中关系也得到改善。
比如,对朝鲜施压,迫使后者同意关闭宁边核反应堆,这是六方会谈取得的唯一具体进展。还改变了对达尔富尔的政策,转而支持联合国的和平计划。遗憾的是,2009年以来,中国丧失了这种积极势头,对别国的做法反应粗暴。这完全不像是充满自信的新的大战略。
奇怪的是,北京新出现的这种更为好斗的态度,其实源于一种奇怪的组合———在国际舞台上的信心和在国内的不安全感。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民众、一般政府官员和媒体及网上评论员,常常夸大中国实力的上升及美国实力的下降,主张中国在受到怠慢时应予以回击,减少与美国及其盟友的合作。而与笔者交流的中国人表示,北京的高层对本国的全球地位和今后发展所面临挑战的认识要清醒得多。但国内民族主义声音制造了一种激烈的政治环境。共产党精英担心国内稳定,希望遵循民族主义路线以避免遭到批评。
幸好这些中国人也说,北京内部存在真正的政策辩论,特别是在朝鲜问题上。为影响此类辩论,华盛顿及盟友有必要坚持向中国提供机会,使其在有关朝鲜、伊朗等问题的多边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表明,不论有无中国合作,他们都将对挑衅作出反应,若北京阻挠或袖手旁观,中国的利益将受损。
华盛顿迄今的做法产生了有限但积极的效果。我们尚未看到北京回归以前那种主动和自信心态。对美国及其安全伙伴来说,未来争取中国的合作可能面临极大障碍,但中国的合作对解决种种国际问题是不可或缺的。从这个重要意义来讲,美国需要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作者托马斯·克里斯坦森,汪析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