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渔民住进学校食堂 110余艘渔船被吊上岸

2011-08-08 09:08:00     作者: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渔民 渔船 梅花 回港
[提要] 7日下午,小港码头内,不少渔船来此躲避台风 。沙子口渔港已经封港,红岛、黄岛等地渔船相继到小港避风,渔民加固渔船,养殖户加固养殖箱,7日下午,记者探访发现,岛城各大港口已经做好了抗击台风的准备。

8月7日晚,沙子口南姜码头内,渔民正在连夜吊转渔船。

7日晚,崂山六中食堂内,渔民家的一名小朋友酣然进入梦乡。

被转移到崂山六中的渔民凑到一起打起了扑克。

7日下午,小港码头内,不少渔船来此躲避台风 。

  沙子口渔港已经封港,红岛、黄岛等地渔船相继到小港避风,渔民加固渔船,养殖户加固养殖箱,7日下午,记者探访发现,岛城各大港口已经做好了抗击台风的准备。当天,沙子口南姜社区还组织渔民撤离码头 ,临时安置在崂山六中食堂内,渔民也开始把码头内的渔船吊转上岸,以防风浪损坏船只。当天共转移356名渔民及家属,110余艘渔船被吊转上岸。

  桥下停满避风渔船

  近50艘木船整齐地停靠在两岸,缆绳也都拴在了岸边,这是7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沙子口桥下看到的场景。

  “以往沙子口桥下的水面上也就停靠十余只小船,从8月6日开始,这里变得热闹起来。”正在一艘木船上加固船体的四川籍渔民老王不由感叹 ,处于休渔期 ,“梅花”的到来让本来悠闲的渔民好一阵忙乱。

  走进沙子口渔港码头,更能感受到台风到来前的紧张气氛。沙子口中心渔港的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停工,昔日热闹的水面上只停靠有四五只船只。沙子口边防派出所的外墙上,LED显示屏滚动播出红色字幕,提醒渔民进港避风。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收购船进小港避风外,该区的726艘捕捞船,115艘养殖船也都到十余个村镇码头避风。

  加固养殖箱搬行李

  为“迎战”这次强台风,忙乱的还有养殖户。在沙子口海域,一些渔民正在忙着加固渔排和深水网箱。“50多个网箱,每个网箱之间都要固定好,忙活了一天了”,一位渔民告诉记者 。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短信平台,已经通知所有养殖户从海上撤离,并加固养殖设施。

  一些养殖户加固完网箱后,忙着将行李撤往陆上安全区域。“已经运了6趟了,以前还没遇到过这么大的台风。”从早上6:00起,沙子口的鲍鱼养殖户老李和同伴就忙着从海边往家运行李,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满满当当的三轮车厢里,不仅放着冰柜、豆浆机等大件物品,也有挂历等小物件。“全部家当都搬走了,不能让台风带来一点损失,等台风走了再搬回去。”老李说。

  三百渔民紧急转移

  8月7日晚,崂山六中食堂内,众多因防御台风转移的渔民已经吃完晚饭准备休息。为了避免台风“梅花”对沙子口南姜码头的渔民造成危害,南姜社区于当日中午开始组织渔民撤离码头,渔民也开始把码头内的渔船吊转上岸,以防风浪损坏船只。

  21时10分许,记者来到崂山六中食堂内,被转移到这里的 356名渔民及家属有的在打扑克,有的已经进入了梦乡,一些耐不住寂寞的小朋友也开始玩起了游戏。渔民王师傅介绍,转移到这里的渔民大都是四川籍的,从中午开始转移,到晚上7时多,社区工作人员和学校老师为渔民们分发了面包和矿泉水。

  21时40分许,在南姜码头,记者看到两辆起重机正在从码头内吊转渔船,由于风浪较大容易导致码头内的渔船碰撞损坏,渔民们从早上开始雇来了吊车,开始转移渔船,预计总共转移110余艘。

  ■特写

  打鱼30年,没见过这么大的台风

  8月7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小港码头,近十艘挂有“黄岛一队”旗帜的渔船正驶进小港码头。而在码头,停满了渔船、客船、快艇等避风的船只。

  “以往有台风基本在红岛本地避风,这次台风太大,村子里挨家挨户下了避风的通知。”红岛街道东大洋社区的渔民王明源说,7日上午10时许,社区的50多艘渔船集体来到小港码头避风。

  “看天气预报,16级台风,走得慢,每小时20公里,这些都是不利因素。”王明源说,他从18岁开始打鱼,已经打了30年的鱼,他先后经历了两次台风,但像“梅花”这样的强台风还是第一次见。

  和以往抗击台风一样,作为船长的王明源将带着妻子还有三个小伙计在船上过夜,彻夜守护船只,防止出现意外。

  “人不能离船,不然船就报废了。一艘船就20万,这可是家里最值钱的财产。”王明源解释说,以前经历的两次台风,由于船上无人看护,发生过碰撞、翻船的事故,最惨重的一次村子里70% 的渔船都报废了。

  王明源告诉记者,以往都不会出现什么情况,他也希望能够顺利挺过这次台风。本版文/图 记者 陆金星 朱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