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超风"缘何变成"梅干菜"?三问台风"梅花"

2011-08-09 07:05:00     作者: 林晖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梅花;梅超风;梅干菜;台风强度;威海公园;苗柏;热带风暴
[提要] 6日15时,“梅花”从强台风减弱为台风;8日17时,“梅花”减弱为热带风暴;最终在朝鲜西北沿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与此同时,渤海东部、渤海海峡、黄海大部以及辽东半岛及其沿海、山东半岛及其沿海将有7至8级大风,“梅花”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的风力有9至10级。

  资料图:8月8日,山东省威海市威海公园景区沿岸巨浪拍岸。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当日13时,强热带风暴“梅花”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以南大约200公里的黄海北部海面上。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 新闻分析:“梅超风”缘何变成“梅干菜”?——三问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

  新华社记者林晖

  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8日18时30分左右在朝鲜西北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在登陆前的一个半小时,“梅花”已经减弱为热带风暴。从7月28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梅花”就开始了与人类“捉迷藏”的过程。它的强度经历了增强——减弱——再增强——再减弱的变化,可能登陆地点从最初预测的浙江到江苏一带沿海,转移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最终在朝鲜西海岸登陆。从“超强台风”到“热带风暴”,让人担心不已的“梅超风”缘何变成了“梅干菜”?

  “梅花”为什么强度起起伏伏?

  “梅花”自7月28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先后经历了“增强——减弱——再增强——再减弱”的过程。近乎完美的螺旋云系结构和不断加强升级,都让人担心它会成为“桑美”(2006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的翻版,网友不禁惊呼:“梅超风”就要来了!

  但是之后“梅花”出现的变化降低了它的危险度,“梅超风”变成了“梅干菜”。中央气象台刘芯竹介绍,从6日凌晨开始,“梅花”的完美形状出现严重变形,两侧的云系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东侧云系非常旺盛,继续加强,但西侧的外围云系却明显减弱,从卫星云图看,就像是一朵梅花被吹掉了一半的花瓣。

  6日15时,“梅花”从强台风减弱为台风;8日17时,“梅花”减弱为热带风暴;最终在朝鲜西北沿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

  气象专家介绍,台风强度预报在国际台风届是公认的难题,对台风强度变化的机制还缺乏很深入的认识,中央气象台正在对“梅花”强度起伏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从目前的分析看,移动速度和海温条件都是影响台风强度的重要因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平均移速一般为每小时20公里左右,受大气环流影响,“梅花”移动速度较慢,仅为每小时10至15公里。“梅花”长时间在同一片海域维持,由于风浪导致深层冷海水上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强度的加强。

  另外,26摄氏度以上的海温有利于台风强度发展。目前黄海中北部海水温度低于26摄氏度,因此“梅花”移动到黄海南部以北后强度逐渐减弱。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