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1专题汇总 > 青岛1891 > 足迹

杨振声:身材修长,温文尔雅

2011-06-16 16:08:00     作者: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杨振声(1890年~1956年),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能形成人文荟萃的局面,一是因国立青岛大学的成立;二是全靠了校长杨振声的主张,广延国内著名学者来青岛任教。

449×555

 

  杨振声:

    身材修长,温文尔雅

    杨振声(1890年~1956年),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

    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能形成人文荟萃的局面,一是因国立青岛大学的成立;二是全靠了校长杨振声的主张,广延国内著名学者来青岛任教。

    据青岛文史专家鲁海介绍,早在 1929年,当时的教育部成立了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聘蔡元培、杨振声、何思源、赵太侔、傅斯年等9人为筹备委员,决定以私立青岛大学校址为基础(今中国海洋大学东北角)成立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6月,正式任命杨振声为校长。

    来青岛后,杨振声一直住在黄县路的一座二层小楼里。《山东大学校史》资料记载:建校之初,他“以其声望和地位,广聘国内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加以青岛自然环境幽美,气候宜人,素有‘东方瑞士’之称,应聘者待遇虽比某些大学略低,也甘愿俯就。当时学校虽系初建,但师资阵营比较整齐”。开创初期就有闻一多、梁实秋、宋春舫、宋君复等名教授及游国恩、沈从文、方令孺等讲师,陈梦家等助教应聘。

    接到杨振声的邀请,从上海赶来青岛的梁实秋曾撰文这样描述他对杨振声的印象以及他选择到大学任教的原因:“今甫身材修长,仪表甚伟,友辈常比之于他所最激赏的名伶武生杨小楼。而其谈吐则又温文尔雅,不似山东大汉。今甫奉命筹备国立青岛大学,到上海物色教师,他从容不迫地对闻一多和我说:上海不是适宜居住的地方,讲风景环境,青岛是全国第一。二位不妨前去游览一次,如果中意就留在那里执教,如不满意,决不勉强。这‘先尝后买’的办法实在太诱人了,于是我和一多就去了青岛,半日游览、一席饮宴之后,我们接受了青岛大学的聘书。今甫待人接物的风度有令人不可抵拒的力量。”

    中国海洋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杨鸿勋教授认为,如果没有杨振声搭建的文化平台,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文学创作将会逊色得多。

    遗憾的是,1932年,学校学生为了要求国民政府抗日,集体抢乘火车去南京,游行请愿。学生回青以后,蒋介石密令惩办、逮捕为首学生。作为一校之长,杨振声被迫辞职,新中国成立后在东北大学任教直至逝世。

见习编辑张艳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