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民情日记”架起干群“连心桥”

2011-09-15 11:23:00     作者:    来源: 中国山东省委宣传部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三个一切 群众路线 乳山市
[提要] 在“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中,乳山市组织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基层,通过记“民情日记”这种富有新意的方式实现与群众的对接。
  在“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中,乳山市组织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基层,通过记“民情日记”这种富有新意的方式实现与群众的对接。
  一、“四明确”使“民情日记”有了“细要求”
  订立《记“民情日记”工作制度》,提出明确要求。明确日记篇数,规定宣传文化干部主题教育活动期间须经常深入村(社区)群众家中走访,每人每月走访时间不少于4天,每名干部职工记民情日记不少于60篇;明确日记格式,统一发放了“民情日记”本,将走访时间、走访对象、反映问题、处理意见、签名评价等事项“格式化”;明确记录内容,要求真实记录所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困难与问题、意见与建议等;明确处理程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要当场解决。对一些现场不好解决、不能解答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研究。要求各单位建立“民情日记”台账,每月对上报的重要“民情”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行销号管理、限时督办,处理落实结果及时向群众进行反馈。
  二、“三制度”为“民情日记”创造“硬条件”
  建立并实施三项制度,促使干部职工走出机关,深入农村,为记“民情日记”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实行包村联户制度。包村,就是组织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包扶1个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或经济薄弱村,帮助包扶村整治环境、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并规定每年投入包扶资金不少于5万元;联户,就是宣传文化系统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实行一对一帮扶。为每位联系人制作了联系卡,注明联系人员姓名、性别、职务、联系方式,发放到所联农户家中,方便农户有事联系。
  二是实行驻村蹲点制度。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选派1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所包村驻村蹲点,安排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选派期限为一年。驻村期间,驻村干部一律自带被褥,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要求驻村干部坚持记《民情日记》,防止“走读”现象。驻村蹲点期间,干部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协助规范村级管理,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实行民情走访制度。不定期组织宣传文化干部职工到所包村开展民情走访活动,并提出“两个100%”的目标要求:宣传文化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参与面达100%,对所包扶村入户走访率达100%。根据群众生产生活现状,灵活确定走访时间,坚持“白加黑”、“ 五加二”,即白天走访不在家的晚上再走访,工作日没有走访的利用休息日再走访,实现了应访尽访、每户必访。
  三、“三举措”让“民情日记”得到“严保障”
  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民情日记”不流于形式。一是让群众留“存根”。向每户群众发放了《民情联系手册》,由受访群众对相关干部职工的走访时间、走访内容等进行记录,做到《民情联系手册》内容与《民情日记》内容相吻合,对弄虚作假者及时做出严肃处理。二是培养农村工作“明白人”。针对宣传文化干部缺乏基层经验、与群众缺乏“共同语言”的实际,事前先对走访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三农”方面的相关知识,及时提高与基层群众的沟通能力。三是问题不解决不“销号”。要求对走访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如实记录,实行“首问负责制”。走访人作为问题解决的牵头人,不得推诿扯皮或敷衍塞责,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直到群众满意才“销号”。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