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新闻工作的永恒坐标

2011-09-06 09:41:00     作者: 吴林红    来源: 《安徽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接地气 新闻事业 七一 基层
[提要] 夜宿农家听民意,走街串巷访民情,跋山涉水问民生……连日来,我省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投身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深入基层中 “接地气”,在融入群众中受教育,在转变作风中改文风,进一步找准了新闻工作的坐标,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奋进途径。

  夜宿农家听民意,走街串巷访民情,跋山涉水问民生……连日来,我省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投身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深入基层中 “接地气”,在融入群众中受教育,在转变作风中改文风,进一步找准了新闻工作的坐标,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奋进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在我们党90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党的新闻工作者植根人民,献身使命,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上写下了灿烂篇章,邵飘萍、范长江、穆青等优秀典型给无数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最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构筑了人民新闻事业的永恒坐标。

  新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但新闻工作中也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整治低俗之风、虚假报道活动中曝光了一些警示案例,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比如,有的记者一心想着吸引眼球,抢“短、平、快”,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以至于“萝卜快了不洗泥”;有的记者对上“看天气”,对下 “耍脾气”,关在办公室里 “找灵气”,唯独不到基层群众中“接地气”,这些新闻作品距离群众只会越来越远。这表面上都是新闻业务的具体问题,实际上却反映立场态度、思想作风等根本问题。少数新闻工作者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淡忘了群众立场,丢失了新闻坐标,迷失了前行方向。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只有回答并解决好这一问题,新闻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因此,我们不妨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新闻战线的“寻根之旅”,就是优良传统的“传承之旅”,就是新闻队伍的“锤炼之旅”。

  基层是新闻工作的永恒坐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新闻事业的 “源头活水”。只有深入新闻第一线,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挖到更多生动的素材,才能摸准时代跳动的脉搏。最近一段时间,我省媒体一批“冒着热气”、“带着露珠”的新闻引来基层好评:“用脚底板‘写’出来的新闻,好看!耐看!有嚼头! ”

  基层是新闻工作的永恒坐标。新闻事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毕生以“勿忘人民”自勉的穆青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我们要始终把群众当成最好的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多从老百姓的视角,多用老百姓的语言,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当前,安徽正处于“十二五”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新闻战线使命更为艰巨,责任更加重大。“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是为了引导、鞭策和推动新闻工作者永远植根基层、情系群众。只有植根基层、情系群众,新闻报道才有源头活水;只有植根基层、情系群众,新闻作品才有真情实感;只有植根基层、情系群众,新闻记者才能出精品力作;只有植根基层、情系群众,新闻工作才能有力有效有为有位;只有植根基层、情系群众,我们才能不断攀登事业和人生的高峰!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