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者:离基层越近 离真理越近

2011-09-06 09:44:00     作者:    来源: 解放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走基层 深入实际 转作风
[提要] 即便在信息时代,无论战地还是灾区,也无论突发事件还是日常报道,记者无疑应当继续深入实际,更多地沉入基层,去切实体悟百姓的情感,发现生活的宝藏,开掘新闻的金矿。暑气逼人的八月,中国的新闻记者们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召唤下,大踏步地走向广袤大地,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百姓家园。

  简要内容:●即便在信息时代,无论战地还是灾区,也无论突发事件还是日常报道,记者无疑应当继续深入实际,更多地沉入基层,去切实体悟百姓的情感,发现生活的宝藏,开掘新闻的金矿。暑气逼人的八月,中国的新闻记者们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召唤下,大踏步地走向广袤大地,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百姓家园。

  ●即便在信息时代,无论战地还是灾区,也无论突发事件还是日常报道,记者无疑应当继续深入实际,更多地沉入基层,去切实体悟百姓的情感,发现生活的宝藏,开掘新闻的金矿。

  ●“走基层”大有讲究,“转作风”“改文风”也大有学问。在突出强调、大力倡导之后,重在信念坚定,贵在持之以恒,并要努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暑气逼人的八月,中国的新闻记者们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召唤下,大踏步地走向广袤大地,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百姓家园。版面里、广播中、屏幕上,随处可见记者们活跃在祖国建设的最前沿,下沉在社会生活的最底处。各种传媒纷纷为此推出专版、开设专栏。常年运筹帷幄的采编负责人也身先士卒,带头“走、转、改”,总编辑们的名字随同“本报讯”一并出现,台长们手握话筒亮相于“现场报道”的镜头里,这是多年不见的可喜景象。

  继为期半年的全国新闻界深入开展 “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之后,中央五部门就“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了部署。这两项活动呼应衔接,顺理成章,既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又有鲜明的时代表征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其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并非一个全新的命题,而是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责任所系,也是中国和世界杰出记者们的优良传统。新闻工作,实践性最强,脱离了实际生活则一事无成。无论是马克思的箴言: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还是毛泽东的指示:“报社的人应该经常到下边去,呼吸新鲜空气……下去又做工作,又当记者”,抑或胡锦涛的要求:“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都是中国新闻记者的精神养分和行为驱动力。新闻记者的天职就是用自己的双腿走向鲜活火热的生活,用自己的慧眼捕捉瞬息万变的信息,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性为时代扬善抑恶。唯有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才会有真实生动的新闻、可圈可点的佳作。诚如新闻大家范敬宜所言:“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真理在握,成竹在胸。当年,范长江冒着敌人的炮火深入战地采访,才可能写下大量战地通讯报道;赵超构实地采访延安,才能激情四溢地写下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在《新民报》连载81天,被誉为中国的“西行漫记”。而新中国的新闻史上无数精品力作,无不浸透着记者们风尘仆仆的汗水,凝聚着记者们殚精竭虑的心血。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当始终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而如今大张旗鼓地重申、倡导,就是要承继传统、提升素质、整饬队伍、更上层楼。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传播生态发生巨变,新媒体全媒体的神速发展,新闻记者的采访条件和方式较之过去,难以同日而语。因此,养尊处优、贪图安逸的情绪在一些记者中滋生,网上搜索、电话联络成了采访的主要方式,自以为是拍脑袋,随心所欲“编”新闻,也就变为“娇记者”“懒记者”们的不良风气和坏习惯。长此以往,便逐渐脱离了实际,疏离了群众,“客里空”乘虚而入,新闻和传媒的公信力大为受损。曾有一位记者到农户家里访问,适逢午餐时间,为和农民打成一片,便留下吃饭,随口说“就下点挂面吧”。在他看来,吃碗面条是最方便简单不过的事,也显得自己很“亲民”。孰料,吃罢面条才发现,这家人都在蘸着盐巴吃荞麦面,这才知道挂面是这家老大娘生日时儿子特意送的礼物,一直舍不得吃。这位记者当即羞愧难当,泪流满面。他何曾想到小小挂面对于清贫农家意味着什么,不到基层哪会知道民间疾苦,哪会有对百姓的真情实感啊!而这一种采访经历,在办公室、在“虚拟空间”里根本无从体验无从感悟,从此将刻骨铭心地激励他 “要对得起农民”。可见,即便在信息时代,无论战地还是灾区,也无论突发事件还是日常报道,记者无疑应当继续深入实际,更多地沉入基层,去切实体悟百姓的情感,发现生活的宝藏,开掘新闻的金矿。

  不过,别以为到了基层就算“大功告成”。 “走基层”大有讲究,“转作风”“改文风”也大有学问。

  首先是“走基层”的“走法”。范敬宜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时,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奉送”给有些记者:“朝辞宾馆彩云间,百里方圆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着,小车已过万重山”。他们也算是“下去”了,但这种“下法”岂是名实相符的“走基层”?范敬宜认为,“下法”与作风、文风紧密相连,“如果不真正深入基层,就只会说些套话,什么‘应该指出’、‘众所周知’,什么‘毋庸讳言’、‘必须强调’,苍白无力却说得似乎理直气壮”。

  其次是以什么样的角色“走基层”。中央五部门在对“走、转、改”活动进行部署时,提出在活动中须回答和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我是谁”就是角色意识,就是自我定位。自以为是“无冕之王”,自以为是“领导视察”,或者将自己仅仅当作以写稿谋生的“新闻民工”,那都是模糊观念,都是角色错位。新闻记者由人民哺育成长,理当反哺人民,甘当人民的笔杆子、百姓的代言人。任何时候,不可忘却这个“身份”与“角色”。

  同时,还要看“走下去”后如何表现。毛泽东曾说:“记者到下面去,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要有冷静的头脑,要作比较。 ”范长江则主张:“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现在有些记者去访问有点类似办官差,采访的方式也比较生硬。记者一定要善于交朋友……要生活在他们中间,很熟,有感情,彼此有交流,互相给予方便,互相服务”。这应当是我们“走、转、改”的指南,也应当是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绝非权宜之计,亦非短期突击,在突出强调、大力倡导之后,重在信念坚定,贵在持之以恒,并要努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将其成果见之于每篇报道、每块版面、每档节目、每个大众传媒。当力戒浮躁浮浅,谨防形式主义。若哪一天这不再当作一项活动了,不再为之特设专栏专版专题了,而我们的各个媒体依然持之以恒、广大受众喜闻乐见深感满意了,那才是真有成效,新闻记者们也真正称职了。(吕怡然 作者为高级记者)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