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碎片,而今俯首即是

2011-07-04 10:57: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遗憾的是那都是碎片,失去了很多考古信息。   拾起,再扔掉,在东海峪遗址,一片片远古的碎片静默地躺着,任一批批来寻访的人踏过,又走了。   一如五千年间的风雨,来了,又去了。碎片如故。
   3月14日,大风,降温。
  驾车自日照市区出发,北京路向南,在一路大货车的缝隙中穿行10分钟,向西拐入一条空空的水泥路,经东海峪村,穿村而出,眼前是一片地势略高的平地。同行的日照市文物办公室副主任刘红军说:停车,到了。
  车停在村边民居的门前,那一片平整的高地就与民居紧挨着。中间仅隔了两块保护标志碑,以及碑前拥挤的垃圾。
  高地上稀稀落落地栽植着一些低矮的植物。我们从一条土路走上去,凛冽的西北风扬起沙尘,打在我们身上。蹲下身去,仔细看那片褐色的土,干燥、细密,看不出特别的地方。
  “往前走。”市文管办文物保护科科长李玉说。他走在前边,很快就到了高地的边缘,也就是当年考古挖掘的横断面,走下去,随手捡起几片碎陶片,说:“这些碎片都不是当代器物,这里的古代残片,俯拾都是。”
  遗憾的是那都是碎片,失去了很多考古信息。
  拾起,再扔掉,在东海峪遗址,一片片远古的碎片静默地躺着,任一批批来寻访的人踏过,又走了。
  一如五千年间的风雨,来了,又去了。碎片如故。 

  高地的边缘,横断面土壁的中间,是一层白色的贝壳。这是大约三四十公分厚的“一层”。其上、其下、其中,土色并不相同。
  这就是考古学家所说的“三叠层”,如此直观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随手捡起几片碎裂的贝壳,刘红军介绍:这应该是那个时代的人吃完后的遗弃物。  吃完后扔掉的贝壳,没有风化,没有成泥。静静地躺在地表之下,层土之中。
  那个时代,三千年前?四千年前?五千年前?
  这是在东海之侧,峪,辞典上的解释是:山谷,多用于地名。具体对东海峪来说,应该理解为海边山侧的洼地,同行的市文管办张新介绍,这里的海拔就是很低。在这里生活的人民,他们的生活来源便主要来自于大海,贝类食品,是他们生命延续的重要支撑。
  几千年后的我们,对祖先们的生活满怀好奇。
  考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复原了远古先民的生活方式。
  这一切,有赖于包括贝壳在内的遗存来证明,来还原。
见习编辑张艳

editor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