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行简 “一门四进士”

2011-07-04 13:44: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张行简历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四朝,先后任应奉翰林文字、进读陈言文字、太常博士、翰林编修、礼部郎中、同修国史、礼部侍郎、提点司天台、直学士、侍讲学士、顺天军节度使、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翰林学士承旨、太子太傅等职。行简科举入仕,政绩突出,并且精通天文数术,为金朝礼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颇得四代皇帝赏识。
  “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张行简聪明好学,幼年聆听父亲张暐讲授经史,每天都到深夜方罢。长大后,博通经史,才能出众,1179年高中状元,出任翰林文学。
  张行简历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四朝,先后任应奉翰林文字、进读陈言文字、太常博士、翰林编修、礼部郎中、同修国史、礼部侍郎、提点司天台、直学士、侍讲学士、顺天军节度使、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翰林学士承旨、太子太傅等职。行简科举入仕,政绩突出,并且精通天文数术,为金朝礼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颇得四代皇帝赏识。
  且不说“伴君如伴虎”,能在“异族”的朝堂之上如鱼得水,张行简仕途的一帆风顺不是偶然。
  其一,张行简所处时代尊尚推崇汉文化的大背景。
  众所周知,金国的前身女真族的完颜部落,从黑龙江和松花江交汇处一条名叫蜿蜒水的小河发祥,历经一千多年的时间,才发展到50几个部落。这个从白山黑水的荒原莽林间走出的民族,对中原汉文化却有着近乎顶礼膜拜式的尊崇。当初,完颜阿骨打灭辽之际,就曾经嘱咐属下:“归附的俘虏、民众中,有才能的要予以录用。”还特别重视注意录用知书达礼的儒生。
  至海陵王完颜亮时,这种尊崇达到了疯狂的地步。
  《大金国记?海陵炀王记上》载:完颜亮自幼聪敏好学,曾拜汉儒张用直为师。“学奕、象戏、点茶、延接儒生,谈论有成人器”。汉文化的熏陶,使得完颜亮不但精通汉学颇有文才,并且对中原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望海潮?柳永》
  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据说,因为听了柳三变的这阙望海潮,完颜亮对杭州的美景垂涎欲滴。于是派人将西湖的优美景致都画了下来,制成屏风,又添画自己戎装骏马于吴山之上, 题诗曰: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男儿本自重横行。投鞭渡江,立马吴山,是何等的霸气、何等的刚勇、何等的不可一世!
  然而,完颜亮的铁骑终究未能踏上江南的土地,1161 年12月15日,完颜亮在扬州试图渡江时被部将完颜元宣等砍伤,最后以绳勒死,以大氅裹尸而焚,卒年40。一代枭雄,化为灰烬。
  立马吴山成绝唱,壮志未酬身先亡。
  英雄末路,实堪叹惋!
  自古以来,历代帝王中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者不胜枚举,如诗词有李煜,书画有赵佶,然莫不以玩物丧志而误国,像完颜亮这般文韬武略兼备的君主,实乃少见。《大金国志》称其“一咏一吟,冠绝当时”,绝非妄言。
  言归正传。
  张行简的宦海生涯,历经四代金主,可谓四朝元老。1179年张行简出任翰林文学,正是金世宗大定19年。
  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许是因为对完颜亮的“武功”有了切肤之痛,金世宗完颜雍即位后推行“文治”。
  完颜雍世称“小尧舜”,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唯贤才是用,形成了“大定盛世”的鼎盛局面。
  金章宗完颜璟,是金朝诸帝中文化修养最高的。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通晓汉、女真文,并且自幼对祖父完颜雍的文治耳濡目染,登位后,在继行祖父“仁政”之治的同时,也倍加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利用。
  完颜璟深知重用人才乃立国兴邦之道,即位后,大兴郡学,提倡儒术。为方便学子应试,特增府试三处;恐误失人才,又增加会试录取人数,对命题和程文要求也作了相应调整;选才识优长者为学官,提高教育和科举取士水平。
  即位次年,修缮曲阜孔子庙学、碧瓦廊庑,雕龙石柱,极尽壮观;还下诏全国州县各修孔庙,避孔子名讳。即位当年,增设经童科。明昌初,增设制举宏词科,以待非常之士,金朝科举至此诸科齐备。故而史称:世宗、章宗之世,儒风大变,学校日盛,士人由科举而位列宰相者前后相望。
  在这种大背景下,以辞赋科第一及第的张行简,自然成为时代的宠儿。
  其二,张行简的经国济世、定国安邦之才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张行简对天文历法颇有研究,且态度严谨。1190年(金章宗明昌元年),张行简任泰昌博士,司天监刘道用改进新历,章宗下诏由学士院更订历名。行简奏曰:“乞复校测验,俟将来月蚀无差,然后赐名。”章宗下诏由翰林侍讲学士党怀英复校,发现错误甚多,月蚀时刻不同。刘道用新历不可用。后来张行简任提点司天台直学士时,对新历进行精细校正,定名“太一新历”,颁布实施。
  金国推崇借鉴汉文化,典章制度建设是重要的一部分。当年,金灭北宋时,载其图书、礼器而归,至金熙宗时,渐行汉礼。至金章宗时,重用张行简,正礼乐,修律法,完善官制,使典章文物日臻完备。
张行简出身礼学世家,在金朝礼制建设方面大有建树,与其家学渊源密切相关。其祖父张莘卿曾任礼部郎中。其父张暐“历太常、礼部二十余年,最明古今礼学”,“礼乐家法为世族仪表”。
  泰和二年(1202年),张行简为宋主生日副使。章宗诏生日使完颜瑭,戒之曰:“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行简。”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是非,皆须正之。旧例所有,不可不至。”并说,“颇闻前奉使者,过淮海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者,殊非礼。卿自戒舟人。”
  公元1202年,南宋的君主应是宁宗赵扩。作为金国的外交使臣,当北宋遗民张行简渡过淮河踏上南宋的土地时,不知有何感慨?
  当是时,南宋韩侂胄为相。这位把秦桧谥号由忠献改为缪丑的抗金名相,8年后,被奸人从坟墓里扒出来,割下头颅,献给金国。亦不知金国朝堂之上的张行简,又会有怎样的感慨?
  史料记载,张行简学识渊博,且端悫慎密、言行得体,深得皇帝赏识。泰和四年(1204年),章宗诏曰:“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张行简为人正派,屡屡上书,敢于直言。因为提出的意见合理,均被采纳。
  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大多是暴力与杀戮的盛宴。
能苟全性命于乱世,已属不易。然而张行简,能得到四代君主的赏识,并且仕途稳中有升,这当然缘于他的学识与人格魅力。
  据史料记载,张行简博学多识,一生著述颇丰。有《敬甫文集》15卷、《礼例纂》120卷,还有《人伦大统赋》,和《清台》、《皇华》、《戒严》、《为善》和《自公》等记。
  公元1215年秋,张行简病逝,赠金紫荣禄大夫,谥文正。

见习编辑张艳

editor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