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用好机遇

2011-02-14 09:01:00    作者:孙秀岭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作为山东人感到很自豪”,“现在的机遇太好了”,“感受到了国家战略的广告效应”……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代表委员谈感受、谋对策,喜形于色。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推进工作,使两个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施,让“蓝黄”美好愿景落地生根。

  “作为山东人感到很自豪”,“现在的机遇太好了”,“感受到了国家战略的广告效应”……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代表委员谈感受、谋对策,喜形于色。省领导在参加审议讨论时指出,这两个国家战略,是山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机遇;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这个机遇才具有机遇的意义,如果我们抓不住机遇,用不好机遇,这个机遇就没有什么意义。几句话,朴素而深刻,发人深思

  机遇,是一种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对一个地方来说,机遇并不常有,机遇来之不易,但机遇只是一个“外因”,创造了一种可能性,能否由可能变为现实,根本还在内因,在于抓住机遇的双手。“蓝黄”两个国家战略,为山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有了好机遇并不表明发展成果必定如期而至。如果看不清自身的短板和问题,看不到变化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难免会盲目乐观,缺乏紧迫感;如果只盯着机遇带来的好处,缺乏脚踏实地的作风和真抓实干的精神,不免将“坐失良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机遇,从不会给无所作为的人带来奇迹,用好机遇才算抓住机遇,用不好机遇不叫抓住机遇。

  机遇与责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机遇越大,责任越重。多年来,如何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如何科学发展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发展,这些都是工业化进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国家把“蓝黄”两个战略交给山东,不仅是对山东已有基础条件和人才资源等优势的认可,更是对山东人民的殷切期望。开发黄河三角洲,肩负着创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重任;发展蓝色经济,需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书写好海洋开发的山东样本,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做好示范、探索新路。“蓝黄”两个国家战略,不仅是重大的历史机遇,更是更为重大的责任。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只争朝夕、拼搏进取,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机遇,从不会属于因循守旧者。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创新创造,就抓不住机遇,用不好机遇。发展蓝色经济,绝非只是“靠海吃海”,海是海、陆是陆,各自为战,谈不上陆海统筹;重项目轻生态,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蓝黄”两个战略,既然肩负着“示范”职责,就必然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面对,有很多陌生领域需要探究,可以说,几乎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推动。创新,是“蓝黄”的天然气质。实施“蓝黄”两个战略,不能抱着老观念不放,更不能过去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或者把老做法贴上新标签,而应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强化战略思维,打破传统观念和常规做法,在工作思路、目标设计、工作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全面创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在探索创新中找到破解难题的“钥匙”。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推进工作,使两个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施,让“蓝黄”美好愿景落地生根。

王静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