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模范——韩立菊

2012-02-29 11:20:00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0月17日,莱城区汶源学校四年级二班的学生们正津津有味地吟诵古诗。古诗词的学习一度让不少学生无从下手,而该校韩立菊老师创立的“古诗吟诵教学法”,却让语文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用心育人 让爱花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0月17日,莱城区汶源学校四年级二班的学生们正津津有味地吟诵古诗。古诗词的学习一度让不少学生无从下手,而该校韩立菊老师创立的“古诗吟诵教学法”,却让语文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调动学生古诗词学习,使教与学有机统一,是韩立菊长期思考和探索的一个课题。去年冬天,韩立菊无意中从网络上看到吟诵进课堂课题,觉得吟诵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读书方法,应该把传统的文明拾起来。于是她通过几个月的系统学习,逐渐了解了吟诵的渊源,掌握了吟诵的规则,她的“古诗吟诵教学法”也应运而生。古诗吟诵教学法将古诗分为吟和诵两部分,吟诵时朗朗上口,在学校进行第一次尝试就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学生魏昕元说:“以前背起诗来,费几天劲才能背一首。开展吟诵课后,吟着、诵着自己不知不觉就背过了,真神奇,我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与新课改同步,韩立菊还积极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在生活识字、阅读教学、经典阅读方面创出了典型经验,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韩立菊每周都坚持和学生进行书信往来,把自己的爱无私投注给班级里的每个孩子。她每周选出二至五个孩子,根据他们这周的表现,给他们写信。写一些赞扬鼓励的话,或给孩子指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有一次,韩立菊发现在全校闻名的“小脏蛋”穿得非常干净,觉得这是一个交流的契机,立刻给他写了一封信。收到信的小学生,放学回家后马上一字一句地读给了妈妈听。这让“小脏蛋”的妈妈大为感动:“自从收到这封信以后,孩子像长大了一样,注意个人卫生了,学习也有进步了,自信心也增强了。工作这样细心的老师让我们敬佩。”
  因抚育双胞胎,本可以享受半年产假的韩立菊,在孩子三个月大时就上了班;孩子和老父亲生病,韩立菊就请公婆、父母、姐姐帮忙,自己从未耽误学生一节课……她兢兢业业,18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工作上,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爱都给了教育事业。韩立菊以其出色的业绩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创新工作先进个人、教育学科先进个人,莱芜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班主任先进个人、新教育榜样教师等荣誉称号。今年,她又被评为“莱芜市敬业奉献模范”,获全省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荣登“中国好人榜”,评为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立德树人  爱心奉献

 

    韩立菊,女,1973年12月出生,中 共 党 员,莱城区汶源学校教师。躬耕教坛18载,她锻造师魂,敬业奉献,先后被评为省创新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育学会先进个人,莱芜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创新型教师。个人事迹在《现代教育导报》作过专题报道。
一、尽职尽责  诲人不倦  爱心奉献学生
    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勤勉执着,耐心细心,用慈母般的爱、大姐般的情,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全心服务。她常年做低年级班主任,给孩子擦屁股、洗屎裤是常有的事。她自费学习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班级网页成为学生才艺展示、家校携手的平台;用家长会、电子邮箱等多种形式协同教育。以此为主题的教育叙事《重新迈出家访的步伐》发表在《中国教师报》(2010.10.27)上。
    参与实践。她牺牲星期天、节假日和学生一起实践调查,组织学生成立“绿色护卫队”“环保小卫士”,走进社区,服务社会,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学生十几篇调查习作发表在《学语文》等省级报刊上。  
评价改革。她把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改为“即时评价”,《莱芜日报》曾做过专题报道,赞其“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与风采。” 
师生共读。她酷爱读书率先垂范,她的学生都以读书为荣,在《大世界》等省级刊物和《莱芜日报》发表习作几十篇。她的工作得到学生、家长、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评为莱城区优秀共 产 党 员,两次荣获莱城区优秀教师称号。 
二、爱岗敬业  探索不息  痴心投入教学 ! 
    她痴心教学,精心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教学成绩每学期都是优秀。
    兢兢业业。她总是到校在学生前,离校在学生后。因为双胞胎的孕情,可以享受半年产假,但孩子三个月她便上了班。领导照顾,让她早走一节课,可她往往在忙碌中忘了回家。孩子因为营养不良,经常生病,有时一个月输两次液,公婆、父母、姐姐帮忙,她未耽误学生一节课……
    矢志创新。她钟情语文教学,在生活识字、阅读教学、经典阅读方面创出了典型经验。研究成果“生活识字策略”发表在《教育研究与评论》(2009年第1期),“精读 博览 广诵”的经典阅读方法,获山东省2008年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多篇经验总结在莱城区研讨会上交流。 
    共研共享。她积极组织教研活动,为教师说课、作报告,在各级教研活动中上公开课,参与改编鲁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及教学指导书。多次参加莱芜市举行的优质课、基本功、课件制作、新课程大赛,均获一等奖。  
三、勤学善思  求知不止  用心钻研课题 
    韩老师善于反思笔耕不辍,已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等国家、省级报刊发表论文、案例近20万字,十几篇论文获全国、省、市一、二等奖。 
    与新课改同步,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研究式阅读”,2005年12月结题。她的教学设计选进鲁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学用书》。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实验研究”,2006年9月结题。她撰写的研究报告选进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实验研究》一书。领衔实验山东省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途径的实验研究”,2009年6月结题。她主笔《语文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的第六章《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主持山东省重点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研究报告《走上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发表于《山东教育》(2010.1-2)。主持莱芜市重点课题“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实践与研究”,先后到莱新中学、和庄教办、鲁矿一小等十几个单位进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专题报告。  
 
    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韩老师始终是有激情、有干劲、有思想,她全力以赴地投入、扎扎实实地工作,用挚爱、创新在教育的书页上描绘着亮丽的色彩。

刘欣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