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011-10-13 10:45: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近年来,省旅游局积极适应旅游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新要求,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培育现代旅游产业的着力点,创新思路,建设载体,精心培育,促进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山东省旅游局


  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近年来,省旅游局积极适应旅游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新要求,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培育现代旅游产业的着力点,创新思路,建设载体,精心培育,促进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打造“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进入新世纪以来,旅游竞争逐步呈现出由产品竞争转入品牌竞争的新特点。为积极适应这一新形势,同时也是为了解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2007年我们开始着手研究旅游品牌建设问题。聘请国内知名旅游设计公司,在深入挖掘山东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策划创意了“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心理表达。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好客”已经融入到山东人的血脉,成为山东人共同的文化基因。我们挖掘传统文化,策划创意“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一方面使传统文化产生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传承创新传统文化,使“好客”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当前,“好客山东”已经超越旅游层面,成为现代山东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是打造“好客山东贺年会”和“好客山东休闲汇”品牌。2009年以来,省旅游局连续举办了两届“好客山东贺年会”。最近,又在全省举办了“好客山东休闲汇”。两大节事活动品牌的策划创意,主旨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不仅仅是搞文化活动,而是在打造两个文化旅游品牌。每年元旦至春节期间举办的“好客山东贺年会”,将年节文化注入年节消费,使年节时间更长、年味更浓、消费更旺,传承创新了一系列春节民俗文化。去年贺年会期间,中央文史馆和国务院参事室组成联合调研组专程来我省调研,对贺年会在传承创新春节文化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正在开展的“国民休闲汇”,创新群众现代休闲方式,开发了乡村休闲、健身养生、旅游休闲、文化休闲、夜间休闲、节事休闲、蓝色休闲、黄河休闲、修学休闲9大系列休闲产品,必将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应当说,这是一种继承发扬优秀传统休闲文化的有益尝试,一个文化活动创举。
  三是建设精品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我们一方面着力改造提升现有的旅游产品,增加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文化遗产型旅游项目。泰山《封禅大典》、泰安方特欢乐世界、青岛方特欢乐世界、青岛海泉湾、威海华夏城、烟台葡萄酒庄等一批投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旅游大项目相继建成开业,引领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最近,我们又在全省推出了“到山东不可不去的100个地方”、“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旅游商品”、“到山东不可不品尝的100种美食”,这些都是精品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山东旅游产品的内涵,增强了山东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四是丰富活跃旅游夜生活。从旅游经济的角度看,游客夜间消费是白天消费的3.5倍,增加旅游收入必须大力发展繁荣旅游夜生活。从文化的角度看,在夜间大力开发旅游演艺、旅游购物、旅游小吃等旅游产品,也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以实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为抓手,引导各地尤其是重点旅游城市着力加强餐饮一条街、购物一条街、娱乐一条街建设,打造游客夜间集中消费街区。过去“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旅游消费模式得到较大改观,在促进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在全省旅游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着力加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把文化作为旅游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不断提升全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将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打造“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引导和推动各市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策划创意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品牌,树立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集中打造“好客山东贺年会”和“好客山东休闲汇”,力争通过二到三年的努力,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体系。二是深入挖掘山东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文化旅游产品。重点挖掘齐长城文化、黄河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山东美食文化等,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推动各市突出地域文化,高水平策划,市场化运作,打造一场面向游客常年演出的大型旅游演艺项目。三是进一步挖掘利用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开发一批婚俗、风俗、民俗、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切实发挥旅游业在传承创新民俗文化中的载体作用。
  衷心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相关部门对旅游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将进一步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沟通,及时通报交流情况,积极配合开展文化改革发展有关工作,努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刘宝才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