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

2011-10-16 14:37: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是济南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丰富农村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而推出的一项农村公益性文化工程。该项活动由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于2009年5月策划推出,目前已进入第三个推进年度。

    “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是济南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丰富农村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而推出的一项农村公益性文化工程。该项活动由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于2009年5月策划推出,目前已进入第三个推进年度。其服务内容包括三类:一是组织吕剧、京剧、歌舞、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演出;二是举办书法、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展览活动;三是举办各类艺术讲座和培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5月,该项活动已覆盖到全市10个县(市)区,举办各类演出、展览、讲座和培训活动近200场(次),参与人数达5万多人。2011年初,为进一步扩大该项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济南市委宣传部将其列入《2011年“多彩生活﹒美好济南”文化惠民主题行动》,并与市文广新局、市妇联等单位共同出资,配备流动舞台车一部,以方便文化惠民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济南市“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开展三年来,既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也广受社会各界的赞誉,成为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总体来看,济南市“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活动成功开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新”。首先是思路新:该项活动是顺应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的要求,满足新农村新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而创新打造的一项公益性文化活动。其次是载体新:该项活动不仅以吕剧、京剧、歌舞、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组织常规演出,还根据农民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送书画春联下乡、美术作品巡展、济南“非遗”展览以及各类艺术(合唱指挥、文艺创作、化妆、舞蹈)讲座、培训等相关活动,使其不同于以往 “上面送什么,农民看什么”的文化下乡活动。再是组织方式新,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作为全市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在依托自身业务团队开展活动的同时,还联合省、市专业文艺团体(如省歌舞剧院、市歌舞剧院)及驻济高校艺术学院(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省艺术学院)等驻济南文化资源,共同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节目,为当地老百姓送去最新、最精彩的演出。

    二是“深”。该项活动深入贯彻中央以推动保障和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的方针政策,特别注重把高质量、高水准的文化服务活动送到交通不便、文化匮乏的偏远山区村庄,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三年时间,“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举办相关活动近200场次,先后走进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市中区瓦峪沟村、长清区书堂峪村、章丘市文祖村,以及平阴县、济阳县等,将文化惠民的春风吹遍济南每一片乡村,让公共文化服务延伸的更深、更远。该项活动深入研究新农村新农民的文化需求特点,“量身定制”文化服务项目,以活动载体的多样性,让农民真正拥有文化选择权,从而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进一步增强了农村文化工作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真”。在开展“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活动中,以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为代表的各有关文化单位,都把“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作为自身的重大责任,不摆花架子,不作表面文章,从领导干部到普通业务人员,都认真研究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做到全身心投入。活动前期,认真策划、充分准备;活动推进中,真心投入、真情流露;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把舞台搭建到田间地头,将优秀的艺术送进农家,送到农民朋友的心坎中。

    济南市“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达到了以下成效:一是直接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艺术展览和公益培训等系列文化活动,让农村群众全方位感受文化的魅力,充分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二是有效发挥了农村文化广场的作用。近年来,全市部分有条件的村庄都兴建了文化广场,但由于文化资源所限,实际利用率不高。“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活动,利用这些文化硬件设施,积极组织软性文化活动,使文化广场真正发挥了文化惠民作用。三是有效整合资源,弥补了农村文化资源的不足。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省城文化资源密集优势,积极吸纳驻济高校和艺术院团参加,联袂为农村群众奉献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艺术精品,有效弥补了当前农村文化资源的短缺状况。四是促进了文化与当地经济、旅游活动的结合,起到了推动发展的作用。“公共文化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以其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他们结合当地的举办的赏花节、采摘节等旅游活动,积极邀请相关文化单位参与其中,为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王云峰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