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泰安应立文化、旅游联姻发展样本

2011-10-19 15:49:00     作者:    来源: 中安在线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泰安 文化
[提要] 山东南有孔孟,北有泉水,西接中原,东临滨海,文化资源灿若星辰。但在曾经一段时间里,山东文化资源虽多,却散落各地,不能串珠而成链。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应以旅游促文化,靠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发展带动全省一盘棋。
 融俗入雅:泰安应立文化、旅游联姻发展样本文化强省看山东——第七届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之十三

  大众网评论员韦国骞

  山东南有孔孟,北有泉水,西接中原,东临滨海,文化资源灿若星辰。但在曾经一段时间里,山东文化资源虽多,却散落各地,不能串珠而成链。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应以旅游促文化,靠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发展带动全省一盘棋。幸运的是,藏于鲁中群山的泰安,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联姻发展来说,真是天赋自然。“山—水—圣人”的线路中,可以说泰安火则全线活。

  首先想提出的是,文化旅游之于文化发展有何作用?而文化又给旅游带来了什么?简单的说,人们与文化的接触,大体有三类,一是直观的感受文化,二是主动的传承文化,三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而这三类中百姓接触最多的,无疑是直观的感受文化。怎样感受文化?我想走到异乡,在那里的听、闻、思、悟,便是最主要的感知手段,这一过程便叫文化旅游。而“文化”二字,则赋予旅游以灵魂,以泰山为例,其自然之美不若黄山变幻多端,不具峨眉秀丽阴柔,而之所以被成为“国山”,只因其浓厚文化色彩。也就是说,文化与旅游的联姻几乎是天然的,一个地方文化旅游的繁荣,表现了该地文化发展的成熟。

  放眼到山东,为什么说泰安应树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姻高效发展的样本?粗略列举原因有二。

  第一取决于泰安难得的区位。位于鲁中的泰安,很自然的将其南边的曲阜儒家旅游资源和北边的济南泉水旅游资源串在一起,高铁的建起更让三者所构成的一小时文化旅游圈成型。而这一小时的“大泰山”文化旅游圈中,泰安将起到重要的中转站作用。泰安的旅游文化资源是否吸引人,直接决定了游客的心情和接下来的出行方向。

  其次,泰安除了是中转站,还是核心点,传统旅游优势明显。以全省视角来看,能如泰山般将雄浑博大的自然之美与浓厚的封禅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山水”浑然结合的旅游地点,难有。《史记》记载,天下易姓而王,为求国泰民安,必先封泰山禅梁父,炎帝、黄帝、尧、舜、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都登封过泰山。泰山是道教名山,儒、佛两教在泰山的影响亦不可小觑,三教合一的情形比比皆是。同时,泰山的民俗文化,让每年400多万游客到山上朝拜泰山老奶奶,而泰山石敢当则成了中国民俗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图腾。正是泰山这些独特的自然、人文魅力,使其成为各地游客来山东后的首选旅游地。在文化旅游方面,泰安是山东的窗口和晴雨表。泰安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先发优势,创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联姻高效发展的独特模式,开风气之先。

  其实,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姻共同发展上,泰安人已经开始尝试,并且颇具成效。投资上亿元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和投资几十亿元的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让泰安市的年接待旅游数量倍增,曾经的旅游业瓶颈被打破了。也正是得益于这两个融会了高科技的文化娱乐项目,让来到泰安的游客真正“一览众山小”,泰山“半日游”也发展为泰安“二日游”。融文化于旅游,融文化于科技,是泰安文化产业升级的成功。

  研究这种创新成功的原因,或许能找到文化发展的目的。其实琢磨一下,来泰安的文化旅游者,大都不会鉴赏泰山的石刻艺术,也不可能阅过太多佛道儒的历史渊源,更难想象出当年皇帝们的封禅情景。因为这些限制,很多人无法体会到泰山文化旅游中的诸多乐趣点。而《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等实景演出,则用现代化的视角和手段,将泰山的封禅历史和宗教文化通俗的展现出来。其成功的关键可能在一个“俗”字,融俗入雅、雅俗共赏。泰山文化能在实景演出中很直观的被广大游客感受,这比山上导游费尽口舌地照本讲解封禅、宗教和石刻文化,或者来一场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角的泰山文化普及课,要震撼生动且容易理解的多。其实,文化的发展目的在于“惠民”,让往日文人雅士的文化专属“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能自由充分的感受当地文化,这便是文化产业升级成功的第一步。而游客,会对文化旅游的创新成绩“用脚投票”。

  今天的泰安,文化产业以56%的速度增长,其已经借助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优势,在融文化于旅游上走好了第一步,我们希望看到这座由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托举起来的城市,在文化产业升级上走的更远更稳,树立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姻高效发展的样本。

见习编辑郑志侠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