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大桥实时监测气象 安装地灯应对雨雾

2011-06-30 08:12: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胶州湾大桥 隧道 青岛
[提要] 作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交通工程,在胶州湾大桥上行车有什么应该注意的?桥上能否停车?一旦发生故障应该怎么办?
    作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交通工程,在胶州湾大桥上行车有什么应该注意的?桥上能否停车?一旦发生故障应该怎么办?行人和自行车能上桥吗?针对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相关方面的专家,搜集了诸多注意事项供您参考。

  不能停车看风景,非机动车不能上桥

  作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胶州湾大桥全长36.48公里,设计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如不是特殊情况,不能因为沿途看风景而直接停下来。

  另外,海湾大桥为汽车专用道路 ,严禁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残疾人专用车、履带式铁轮车、教练车、电瓶车、全挂牵引车、轮式专用机械车、链接式客车等通行。同时,管理方还禁止“跑冒滴漏”车辆进入,特别会加强对运输危化品车辆的控制,严禁此类车辆进入大桥。

  一旦车辆发生事故或故障时,车辆如能继续通行,车主应迅速行驶到右侧边上停靠,打开双闪警示灯,然后在车辆后方1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随后报警等待救援;不能继续通行的车辆,应立即打开双跳警示灯,人员迅速转移到大桥右侧护栏边,并在后方150米的应急通道上放置三角警示牌,随后报警等待救援。

  桥上装地灯,保障车辆雨雾天气通行

  雾、降雨、降雪、大风、雷电、道路结冰等天气现象是影响大桥安全通行的重要因素。随着胶州湾大桥的正式建成通车,桥上安装的全程视频无缝隙监控设备也同时启用,违法停车等行为都将被拍下。

  这些监控还能对不同的天气状况和交通路况进行监测,从而采取措施保障大桥的畅通。重点在经常发生大雾的区域,采取安装地灯等多种措施,保障车辆在雨雾天气时照样通行。为保障跨海大桥高速交通畅通,市气象部门还在大桥和胶州湾高速公路上建设了14套抗腐蚀、耐用性很强的自动气象站,可对系统覆盖的全路段天气做出实时监测和精细化预报。

  通过监控系统和气象服务系统,大桥上的能见度好不好、降雨量大不大、风有多大、风向怎样……这些信息都可以随时被掌握,然后再通过警报台,随时提醒司机,前方将出现什么情况,时速应该保持在多少公里以内。因此,司机在通行大桥时需留意大桥上的提示牌,随时调整车速。

  隧道内有手机信号吗?

  答:移动、联通、电信三家通信运营商均在隧道内布设了设备和线缆,实现了隧道内的手机信号全覆盖。乘客进入隧道后可正常使用手机。另外,为满足治安、消防、交警等的无线通信需求 ,隧道口处设置了350MHz集群基站,隧道内全线布设了漏缆。隧道监控调度使用的 150MHz无线信号也覆盖了隧道全线、收费站及管理中心等位置。

  隧道内可否收听电台广播?

  答:可以。隧道中设置了一套电台广播系统,电台广播可通过调频广播发射台与车载FM 接收机,向驾驶员进行无线调频广播;且隧道中有专门的广播频段,隧道专用移动调度通信系统工作频段采用150MHz设计,当车辆进入隧道时,可将FM 接收机调至隧道专用频段,系统可实现管理中心对隧道内来往车辆上的车载收音机 FM 频道提供信号源,播放隧道相关重要信息。

  隧道内行车信号灯跟普通道路交通信号灯一样吗?

  答:不一样。隧道外的交通信号灯显示的信息为红黄绿及左转信息,交通信号灯通过区域控制单元PLC与中心计算机和控制台连接,根据隧道运行状况,能自动或手动进行信号显示,以控制疏导交通。一般安装于双洞隧道洞外交叉渡线区域的前方,提前告诉驾驶员隧道当前的营运状态,指示驾驶员按当时的营运隧道状态正确行车,以免走错车道,引起延误或诱发交通事故。车道指示器采用“转向←、红╳和绿↓”表示,为了使驾驶员在各种特殊情况下,严格按车道指示器的指示行驶,设置于洞口处和隧道内,在隧道内车道指示器一般按每间隔250米左右一组设置,用于指示隧道内每一车道或某一段车道是开放或关闭状态,指示车辆严格按车道状态正确行驶。

  隧道的治安、消防、交通通行等方面有哪些行政管理机构?

  答:为了保障胶州湾隧道运营安全、畅通,市交警支队成立了隧道交警中队,对出入隧道的车辆进行管理,及时处理隧道内车辆超速、变道、抛洒物品等违规行为,并疏导洞内外交通;市公安局轮渡治安派出所在薛家岛端隧道管理中心、团岛端隧道应急分中心分别24小时驻点保卫;市公安消防局在隧道两端洞口附近分别设立特勤消防站,配备先进可靠的消防和救援设备,以便能够及时对隧道内的火情进行处置。

  安全保障

  武警护大桥“鹰眼”来助阵

  6月30日,胶州湾大桥通车,市民期待这一刻,可有一批特殊人,为了这一天,更是欢欣鼓舞。建设期间,他们万无一失保卫了大桥安全,通车后,他们将更信心百倍担负起大桥的保卫任务。他们就是李沧公安分局海口边防派出所和黄岛公安分局红石崖边防派出所的60多名边防战士们。

  四年以来,在边防战士们的认真防护下,大桥的施工秩序及保安都很顺利。每天除了在岗位上执勤的边防战士,剩下的战士每天要接受8小时的全科训练。战士们会经常参加实战演习,熟悉大桥的特点,还有某些地段的“弱点”,提高现场处置能力。

  海口边防派出所战士还带记者见到了他们的“海上110监控系统”。系统能将15公里范围内的情况看清楚,环湾大道、铁路北客站也能覆盖进来。画面能定位到桥墩下的作业船只。期间,操作的战士打开除雾功能,显示屏当中的船只变得更清晰。

  文/本报记者 马正拓 图/本报记者 王滨(署名除外)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余梁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